基于蒙特卡洛方法的煤吸附水机理
本文选题:水 切入点:煤 出处:《煤炭学报》2017年11期
【摘要】:为研究煤对水的吸附机理,建立煤大分子结构模型,采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方法,在分子尺度研究分析了压力1~100 k Pa不同温度下水在煤中的吸附行为,为涉及煤水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水的吸附量和等量吸附热与温度负相关,与压力正相关。在大于临界压力的某一压力下,两吸附位的势能概率分布间形成高原区,说明比例相当。超过该压力,相互作用更强的氢键占主要地位,吸附量开始急剧增大,发生毛细凝聚,形成水团簇。随着压力增大,吸附继续由较弱的H_2O-煤相互作用的吸附位向较强的H_2O-H_2O相互作用的吸附位移动,直至全部作用在由已吸附的H_2O形成的第2吸附位,等量吸附热趋于平稳。得到了水在煤中吸附过程概率密度的三维分布,从而更直观全方位地认识水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oal to water and to establish a model of macromolecular structure of coal,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of water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t 1 ~ 100 KPA was studied on a molecular scale by using the grand canonical ensemble Monte Carlo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heat of adsorption of water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emperature an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pressure.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potential energy of the two adsorption sites forms a plateau region, indicating that the proportion is equal. When the pressure exceeds this pressure, the hydrogen bond with stronger interaction occupies the main position, and the adsorption amount increases sharply, the capillary condensation occurs, and the water cluster is formed. The adsorption continued to move from the weaker adsorption site of H _ 2O-coal interaction to the adsorption site of stronger H_2O-H_2O interaction until the second adsorption site formed by the adsorbed H _ 2O, The isobaric adsorption heat tends to be stable, and the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of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of water adsorption process in coal is obtained, so that the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 of water can be understood more intuitively and comprehensively.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工程技术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4108,51774172)
【分类号】:O647.3;TQ5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计明娟,杨鹏程,叶学其,侯廷军,徐筱杰;模型分子筛对水分子的吸附[J];物理化学学报;2000年06期
2 丰慧,刁兆玉,王泽新,贾红英;氮原子在铁低指数面上的吸附位和吸附态[J];化学学报;2005年20期
3 张瑞勤,楚天舒,戴国才,吴汲安,邢益荣;水分子在Si(100)面上吸附位的确定[J];半导体学报;1995年11期
4 陈方,邓风,岳勇,叶朝辉,程谟杰;Xe在MCM-22分子筛中的吸附行为[J];科学通报;2001年24期
5 叶林顺;;不同固液两相吸附平衡常数的局限含义及其与吸附位覆盖度θ的关系[J];环境化学;2010年04期
6 张静,刁兆玉,王泽新,丰慧,郝策;氯原子在Ag低指数面上的吸附位和吸附态[J];化学学报;2005年14期
7 陈毓敏;邓珂;裘晓辉;王琛;;一氧化碳共吸附法确定叔丁胺分子在Cu(111)表面的吸附位[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8期
8 苏文煅,陈子云,杨旭辉,周绍民;氢在镍晶面上的吸附态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9 徐铸德,丁继成,杜志强,,陈万喜;氧在理想的和重构的Si(100)面吸附研究[J];化学物理学报;1995年05期
10 陈丹;张丽;刘迎春;王琦;;烷烃混合物在Cu-BTC中的吸附与分离[J];化学学报;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郭亚利;赵凌曦;侯万国;;表面组分吸附位活度系数的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5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中的理论问题[C];2013年
2 卓胜池;黄永民;胡军;刘洪来;胡英;;计算机模拟CO_2在ZSM-5分子筛中的吸附[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赖君玲;宋丽娟;刘道胜;秦玉才;孙兆林;;频率响应法研究噻吩在HZSM-5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A];中国石油学会第六届石油炼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黄贱苟;徐满才;;大孔交联酰胺基树脂对水中酚类的吸附机理[A];中国化学会第12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预印集(一)[C];2004年
5 丁忠浩;赵素芬;卢寿慈;;聚丙烯酰胺在菱锰矿颗粒表面的吸附机理[A];2001年海南全国粉体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6 熊锦程;戴林森;薛志元;;~(129)Xe NMR研究AgNaY分子筛的氧化还原行为[A];第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88年
7 侯新娟;李会泉;;新型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对二氧化碳吸附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丽;流体分子在微孔材料中吸附与扩散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微;Sc、Co元素掺杂对Mg_2Ni表面结构和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晓明;气固表面相互作用动力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敏;氢气在类沸石咪唑酯骨架多孔材料中的吸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李艳秋;气体在过渡金属表面上的吸附和扩散[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陈丹;烷烃混合物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中吸附分离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李英;氧在Fe(100)、Rh(100)面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魏丽娜;类沸石咪唑框架膜材料中小分子吸附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吴丽萍;负载双金属离子的多糖微球材料及其氟铀共吸附特性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7年
9 张芳捷;磁性阳离子环糊精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机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10 丰慧;气—固表面相互作用动力学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650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66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