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聚合物修饰的石墨烯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8 05:23

  本文选题:石墨烯量子点 切入点:光催化性能 出处:《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前提下,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两大问题。在利用能源过程中带给环境的问题对社会的影响深远。各国政府都已经在新能源方面的研究中投入巨大精力,以期可以在清洁能源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做到有机结合,降低环境污染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对人类久远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实际意义。此时,能源丰富、无污染的太阳能进入研究者的视线。而目前,半导体量子点在紫外光下因其自身独特结构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而引起了广泛研究,如何将其应用扩展到可见光范围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石墨烯量子点是当今的新型材料,其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生物潜在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以期它既可以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物,又同时可以对水中的污染微生物进行靶向治理。本文以柠檬酸为碳源,水热合成石墨烯量子点(graphene quantum dots,GQDs),并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分别对GQDs进行修饰,得到GQDs-PEIs和GQDs-PEGs。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光谱仪和紫外可见光光谱仪对以上产物进行表面官能团、形貌、粒径和光学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GQDs的粒径均一(2-5 nm),具有大量含氧官能团,发蓝光,具有独立激发性能,聚合物修饰的GQDs发射光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红移现象。研究了GQDs,GQDs-PEIs,GQDs-PEGs在生物方面的潜在应用,包括生物相容性应用和生物成像应用。细胞毒性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浓度在0-200μg/ml浓度区间内,细胞的成活率都在67%以上,间接说明GQDs,GQDs-PEIs,GQDs-PEGs对细胞的毒性较小;三个样品相比,在各个样品浓度下,细胞成活率从高到低依次是GQDs,GQDs-PEGs,GQDs-PEIs。生物成像方面,当把样品GQDs,GQDs-PEIs,GQDs-PEGs与MG-63细胞共同孵育6小时后,三者都能进入到细胞中,这为细胞中的生物成像、生物探针、生物载药提供了新的可能。同时通过亚甲基蓝可见光下光催化降解讨论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同等浓度下,对亚甲基蓝的降解速率从高到底依次是GQDs,GQDs-PEIs,GQDs-PEGs。分析原因是由于在光降解过程中,材料表面的含氧官能团产生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氧化亚甲基蓝,从而使其降解。而GQDs-PEIs和GQDs-PEGs因聚合物的官能团与GQDs表面的含氧官能团结合,从而减缓了自由基在光下的生成。同等聚合物分子量下,PEI含有的大量氨基可以与GQDs结合,PEG只有聚合物末端羟基与GQDs结合,即GQDs-PEIs含有更多的石墨烯量子点,拥有更多的含氧官能团产生自由基。
[Abstract]:On the premise of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y, Energy shortage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ve become two major problem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problems brought to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energy have a profound impact on society. Governments of all countries have invested a great deal of energy in the research of new energy sources.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an organic combination of clea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reducing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mproving social productivity, which is of far-reachi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nkind for a long time. At this time, energy is abundant, At present, semiconductor quantum dots (QD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because of their excellent catalytic properties due to their unique structure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How to extend its application to visible light is a hot topic. Graphene quantum dots (QDs) are new materials, and their excellent optical properties and potential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So that it can not only photocatalyze the degrad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water, but also can be targeted to treat the polluted microorganisms in water. In this paper, citric acid is used as carbon source. Hydrothermally synthesized graphene quantum dotsn GQDsn, GQDs was modified with polyethylene polyethylenimine (PEI) and polyethylene glycol polyethylene glycoline (PEG) to obtain GQDs-PEIs and GQDs-PEG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were used to prepare GQDs-PEIs and GQDs-PEGs. The surface functional groups, morphology, particle size and optical properties of GQDs were analyz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 and UV-Vis spectrome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QD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oxygen functional groups, blue light and independent excitation property. In this paper, the potential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of GQDs-PEIsa GQDs-PEGs have been studied. The results of cytotoxicity test showed that the survival rate of the cells was more than 67%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200 渭 g/ml, which indirectly indicated that GQDsGQDs-PEIsa GQDs-PEGs was less toxic to the cells, compared with the three samples, the cytotoxicity of GQDs-PEGs to GQDs-PEG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QDsGQDs-PEGs. In each sample concentration, the survival rate of GQDsGQDs-PEGsN GQDs-PEGsGQDs-PEIs. biological imaging, when the sample GQDsGQDs-PEGs GQDs-PEGs were incubated with MG-63 cells for 6 hours, all three could enter into the cells, which is the biological imaging of cells, biological probes, biological probes, biological imaging of the cells, biological probes, GQDs-PEGs, GQDs-PEGs, GQDs-PEGs, GQDs-PEGs, GQDs-PEGs, and GQDs-PEGs. Biologically loaded drugs offer new possibil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aterials is discussed under the visible light of methylene blue.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methylene blue is GQDsN GQDs-PEIsa GQDs-PEGs. The reason is that oxygen free rad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 oxidize methylene blue are produced by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materials during photodegradation. And GQDs-PEIs and GQDs-PEGs are bound by the functional groups of the polymers to the oxygen-containing functional groups on the surface of GQDs. This slows the formation of free radicals under light. At the same molecular weight, GQDs contains a large amount of amino acids that bind to GQDs only with the end hydroxyl of the polymer bound to GQDs, that is, GQDs-PEIs contains more graphene quantum dots. More oxygenated functional groups produce free radicals.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13.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科学家首次用纳米管制造出石墨烯带[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06期

2 ;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J];高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3 ;新材料石墨烯[J];材料工程;2009年08期

4 ;日本开发出在蓝宝石底板上制备石墨烯的技术[J];硅酸盐通报;2009年04期

5 马圣乾;裴立振;康英杰;;石墨烯研究进展[J];现代物理知识;2009年04期

6 傅强;包信和;;石墨烯的化学研究进展[J];科学通报;2009年18期

7 ;纳米中心石墨烯相变研究取得新进展[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9年10期

8 徐秀娟;秦金贵;李振;;石墨烯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9年12期

9 张伟娜;何伟;张新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特性[J];化工新型材料;2010年S1期

10 万勇;马廷灿;冯瑞华;黄健;潘懿;;石墨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科学观察;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成会明;;石墨烯的制备与应用探索[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钱文;郝瑞;侯仰龙;;液相剥离制备高质量石墨烯及其功能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张甲;胡平安;王振龙;李乐;;石墨烯制备技术与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4 赵东林;白利忠;谢卫刚;沈曾民;;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微波吸收性能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沈志刚;李金芝;易敏;;射流空化方法制备石墨烯研究[A];颗粒学最新进展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颗粒制备与处理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冕;钱林茂;;石墨烯的微观摩擦行为研究[A];2011年全国青年摩擦学与表面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赵福刚;李维实;;树枝状结构功能化石墨烯[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吴孝松;;碳化硅表面的外延石墨烯[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周震;;后石墨烯和无机石墨烯材料:计算与实验的结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4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10 周琳;周璐珊;李波;吴迪;彭海琳;刘忠范;;石墨烯光化学修饰及尺寸效应研究[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姚耀;石墨烯研究取得系列进展[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刘霞;韩用石墨烯制造出柔性透明触摸屏[N];科技日报;2010年

3 记者 王艳红;“解密”石墨烯到底有多奇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好宇 张們捷(实习) 特约记者 李季;石墨烯未来应用的十大猜想[N];电脑报;2010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向南;石墨烯贵过黄金15倍 生产不易炒作先行[N];证券时报;2010年

6 本报特约撰稿 吴康迪;石墨烯 何以结缘诺贝尔奖[N];计算机世界;2010年

7 记者 谢荣 通讯员 夏永祥 陈海泉 张光杰;石墨烯在泰实现产业化[N];泰州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纪爱玲;石墨烯:市场未启 炒作先行[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9 周科竞;再说石墨烯的是与非[N];北京商报;2011年

10 王小龙;新型石墨烯材料薄如纸硬如钢[N];科技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敏;双层石墨烯的电和磁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罗大超;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分离与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唐秀之;氧化石墨烯表面功能化修饰[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4 王崇;石墨烯中缺陷修复机理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盛凯旋;石墨烯组装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6 伊丁;石墨烯吸附与自旋极化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梁巍;基于石墨烯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理论计算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王义;石墨烯的模板导向制备及在电化学储能和肿瘤靶向诊疗方面的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9 刘明凯;带状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10 刘勇;智能化及掺杂改性石墨烯的研究及应用[D];复旦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晓伟;碳化硅外延石墨烯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晨;石墨烯的微观结构及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苗伟;石墨烯制备及其缺陷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蔡宇凯;一种新型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器件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5 金丽玲;功能化石墨烯的酶学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黄凌燕;石墨烯拉伸性能与尺度效应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刘汝盟;石墨烯热振动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8 雷军;碳化硅上石墨烯的制备与表征[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于金海;石墨烯的非共价功能化修饰及载药系统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2年

10 李晶;高分散性石墨烯的制备[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74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674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