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对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及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00:08
本文选题:杨梅素 切入点: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出处:《西南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杨梅素(MYR)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消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肿瘤、减少神经毒性、影响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降血糖、解除轻微醇中毒、防患酒精肝、脂肪肝、抑止肝细胞恶化、减少肝癌的发病率、保护肝、消炎等多种药效。近年来,研究者对黄酮类化合物不断的研究而使其成为研究热点。由于黄酮类化合物结构的复杂性和相似性,导致其在高效液相色谱法、固相萃取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检测分离中出现了一定的阻碍。分子印迹技术(MITs)是合成在“三维”空间结合位点上能够与印迹分子(模板分子)相匹配的聚合物的一种新型技术,由此技术制备的材料中含有与模板分子大小和形状相匹配的特殊识别位点,使其具有识别位点的专一性、构造的预定性、传质速率的快速性、应用的广泛性等特点,而在色谱分离、固相萃取等很多化学、生物、药物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因此,用分子印迹技术来实现对杨梅素的检测和分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原理和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成功富集分离出实际样品中的杨梅素。本实验以杨梅素为模板分子基于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杨梅素分子印迹聚合物,采用FT-IR、TGA、S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探讨了杨梅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等温吸附性能、动力学吸附性能、色谱性能等,并利用MIPs材料富集、分离、提取实际样品中杨梅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第一章综述了液相色谱固定相,固相萃取填料的研究及发展;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系统的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制备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原理,影响合成聚合物材料的因素;介绍了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的检测分离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将分子印迹聚合物用于色谱固定相及固相萃取填料。2、第二章构建了专一性吸附杨梅素的方法。以黄酮类化合物杨梅素(MYR)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常规的杨梅素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探究了模板分子与不同功能单体的比例、溶剂(致孔剂)等对材料的影响,选取性能最佳的材料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等温吸附曲线、动力学吸附曲线、Scatchard分析曲线、选择性识别等对材料的印迹效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材料对目标黄酮类化合物杨梅素具有特异性、专一性吸附。3、第三章以粒径为5μm二氧化硅微球为基底,通过表面分子印迹技术成功制备了杨梅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SMIPs),并以高压匀浆法将此材料填装于液相色谱柱中(250 mm×4.6 mm,5μm)。通过SEM,FT-IR和TGA等表征了材料的形态结构,通过等温吸附曲线、动力学吸附曲线、选择性吸附等对材料的印迹效能进行了研究。将得到的材料研磨成粒径均一的粉末填装于高效液相色谱柱中,然后将填充柱连接到Agilent 1100系列HPLC中进行色谱评价,并与C18色谱柱相比,杨梅素表面分子印迹材料色谱柱对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更好的保留性能,最后将表面分子印迹色谱柱用于分离四种类黄酮混合物,结果表明,SMIPs固定相对黄酮混合物有良好的分离效果。4、第四章基于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了以粒径为40μm二氧化硅微球为基底的固相萃取填料。本章制备的杨梅素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以二氧化硅颗粒(尺寸:40μm)为基底,4-乙烯基吡啶(4-Vpy)为功能单体,成功的合成了SMIPs,并将其填装为新的SPE填料(SMISPE),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通过扫描电镜(S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热重量分析(TGA)表征SMIPs,证明有机聚合物层在40μm二氧化硅表面上成功合成。将SMISPE用于分离和富集红提样品中的杨梅素,再用Agilent 1100 HPLC检测。结果表明,SMISPE比商业C18-SPE有更好的吸附能力,是一种有前景的提取和富集类黄酮类物质的方法。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5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Gui CHEN;Cui XIAO;;Ultrasonic-assisted Semi-bionic Extrac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Soutellaria barbata[J];Medicinal Plant;2014年01期
2 刘道杰,邓爱霞;新型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04年01期
,本文编号:16882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68825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