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合成及其器件表征
本文选题:有机太阳能电池 切入点:给体材料 出处:《苏州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具有柔性、质量轻、成本低等优点而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热点。基于聚合物和富勒烯衍生物为给受体材料的本体异质结光伏器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其单层电池和叠层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都分别超过了10%和11%。目前给受体共轭聚合物已经成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主要的给体材料。因此设计合成与富勒烯衍生物(PC71MB和PC61MB)受体材料能级相匹配的给体光伏材料是发展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论文的第一部分工作主要是设计并合成了基于5,6-二氟苯[1,2,5]并噻二唑基团的两个聚合物P1和P2。P1和P2是分别以噻吩和硒吩为给体单元的D-A共轭聚合物,并以这两个聚合物作为给体材料我们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在未加入添加剂的条件下,基于P1和PC71BM共混体系的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5.48%。尽管P2和P1具有相似的前线轨道能级,但是P2和PC71BM共混的光伏性能较差。加入添加剂DIO后,这两个聚合物的光伏体系的效率都在6.6%左右。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空间电荷限制电流(SCLC)表征,我们发现添加剂DIO在P2体系中发挥着着重要的作用,促使活性层具有更优异的形貌和更高的空穴及电子迁移率。第二部分工作主要是设计并合成了三个具有相同骨架但侧链不同的基于3-氟噻吩[3,4-b]噻吩-2-甲酸酯基团的聚合物。聚合物P3、P4和P5的受体单元的侧链碳原子数目相同、氟原子数目逐渐减小。我们将这三个聚合物作为给体材料制备了有机太阳能电池。通过表征测试可知基于P3和P4的光伏器件的效率都比较低,而以P5为给体材料制备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为11.98 m A/cm2,开路电压为0.85 V,填充因子为59.4%,促使其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6.05%。AFM测量揭示了P5体系具有纳米尺寸的相分离及连续的网络结构,展现了优异的成膜质量和器件性能。
[Abstract]:Organic solar cells have become a hot research area in academia and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advantages of flexibility, light weight and low cost.Bulk heterojunction photovoltaic devices based on polymer and fullerene derivatives have been developed rapidly. The photovolta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monolayer and laminated cells is over 10% and 11% respectively.At present, conjugated polymers have become the main donor materials for organic solar cells.Therefore,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donor photovoltaic materials that match the energy levels of PC71MB and PC61MBreceptor materials are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organic solar cells.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 w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two polymers, P1, P2.P1 and P2, which are D-A 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thiophene and selenophene as donor units, respectively.The organic solar cell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these two polymers as donor materials.The optoelectronic conversion efficiency based on P1 and PC71BM blends is 5.48 without additive.Although P2 and P1 have similar frontier orbital energy levels, the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P2 and PC71BM blends are poor.After the addition of additive DIO, the efficiency of the photovoltaic system of the two polymers is about 6.6%.It is found that the additive DI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2 system by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 and space charge-limited current (SCLC) characterization, which makes the active layer have better morphology and higher hole and electron mobility.In the second part, three polymers with the same skeleton but different side chains were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3-fluorothiophene [34-b] thiophene -2-formate group.The number of side chain carbon atoms in the receptor units of P _ 3 P _ 4 and P _ 5 is the same, while the number of fluorine atoms decreases gradually.Organic solar cells were prepared by using these three polymers as donor materials.The results of characterization test show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photovoltaic devices based on P3 and P4 is low.Separate and continuous network structure,Excellent film forming quality and device performance are demonstrated.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M914.4;O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晓菲,王金亮,毛景,裴坚;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J];大学化学;2005年03期
2 任斌;赖树明;陈卫;黄河;;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6年09期
3 钱伯章;;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J];橡塑技术与装备;2008年04期
4 周洪英;;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低成本性能卓越的有机太阳能电池[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Z1期
5 ;最轻薄有机太阳能电池问世[J];化工中间体;2012年04期
6 钱伯章;;最薄最轻的有机太阳能电池[J];国外塑料;2012年03期
7 ;德国企业创立了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世界新高[J];功能材料信息;2013年02期
8 贺素姣;;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3年09期
9 刘佩华,田禾;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近期进展(上)[J];上海化工;1999年11期
10 刘佩华,田禾;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近期进展(下)[J];上海化工;199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斌;田清勇;白华;;可溶性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杝隆建;杝正_7;李宜璇;;可挠式有机太阳能电池之发展技术[A];海峡两岸第十六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9年
3 刘艳;曾庆华;张宪玺;姜建壮;;卟啉、酞菁类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的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陈涛;仰志斌;彭慧胜;;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仰志斌;陈涛;何瑞旋;彭慧胜;;基于取向碳纳米管膜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张坚;杨栋;周玲玉;陈令成;赵斌;李灿;;化学改性氧化石墨烯作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A];2012年两岸三地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二届全国高分子液晶态与超分子有序结构学术论文报告)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赵仪;;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相干电荷和能量转移[A];第十三届全国化学动力学会议报告摘要集[C];2013年
8 唐卫华;海杰峰;朱恩伟;卞临沂;;有机太阳能电池用的二维窄带隙聚合物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G:光电功能高分子[C];2013年
9 易院平;韩广超;沈星星;;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子过程的理论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7分会:光电功能器件[C];2014年
10 马廷丽;;柔性及叠层薄膜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顾钢;德支持企业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毛黎;美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突破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瓶颈[N];科技日报;2012年
4 刘霞;控制电子自旋可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效率[N];科技日报;2013年
5 记者 邰举;叠层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接近商用[N];科技日报;2007年
6 蔡佳;美国研发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N];中国建材报;2011年
7 华凌;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增效50%[N];科技日报;2013年
8 本版编辑邋张浩 郑晓春 邓国庆 毛黎 何屹 顾钢 何永晋;2007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七)[N];科技日报;2008年
9 记者 马悍德;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获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记者 贾明;青海有机太阳能电池研发取得重大进展[N];青海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美凤;高效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界面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2 刘小锐;几种有机太阳能电池供体材料的光伏性能[D];西南大学;2015年
3 党东锋;含噻吩或噻吩稠环单元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4 徐伟龙;有机太阳能电池微纳结构及光物理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5 聂日明;透明阴极界面修饰及其在有机光电转换器件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陈大正;反转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优化与稳定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王之哲;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中银薄膜电极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8 于伟利;电沉积制备聚噻吩有序微结构及有机太阳能电池[D];吉林大学;2009年
9 乔芬;基于聚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制与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向东;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物理过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绍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极修饰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丰艳婷;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光诱导电荷转移的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王文博;低功耗有机光伏技术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童培谦;有机太阳能电池中掺入包覆型金纳米棒的优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陈志才;吡咯并吡咯二酮给、受体的设计合成及应用[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6 宋晓欣;基于引达省衍生物的小分子的合成以及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7 敬灵敏;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和有机太阳能非富勒烯受体材料的设计合成、性能研究以及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8 张春霞;基于PCDTBT:PC_(71)BM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刘春雨;基于聚芴掺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贾旭;基于溶液法和非退火型电极修饰层的聚合物光伏电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06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706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