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LIBS技术结合多元校正定标检测土壤中的Cr

发布时间:2018-04-12 18:15

  本文选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 土壤 ; 参考:《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06期


【摘要】: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定量分析土壤中Cr元素的含量。利用波长为1 064nm的Nd∶YAG脉冲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采用光栅光谱仪和CCD分光探测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土壤样品的LIBS特征光谱。为了提高土壤中Cr元素定量分析的精度,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和SVM两种方法对土壤中Cr元素的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定量分析的精度,定标曲线拟合相关系数从传统定量分析方法的0.689提高到0.980;SVM定量分析方法训练集得到的定标曲线斜率近似为1,拟合相关系数为0.998,优于传统定量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检验集的预测相对误差均在2.57%以内。LIBS技术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和SVM定量分析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中Cr元素定量分析的稳定性和精度,校正土壤基体效应对Cr元素定量分析的影响。
[Abstract]: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combined with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Cr in soil.The Nd:YAG pulse laser with wavelength of 1 064nm was used as the excitation light source. The LIBS characteristic spectra of soi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heavy metal contents were detected by grating spectrometer and CCD spectrometer.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ccuracy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can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using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calibration curve fitting is improved from 0.689 of the tradition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o 0.980 SVM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The slope of calibration curve is approximately 1, and the fitt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98, which is superior to the traditional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and multivariat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The relative error of prediction of test set is within 2.57%. Libs combined with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d SVM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Cr quantitative analysis in soil.The effect of soil matrix effect on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r was corrected.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基金】:国家(863计划)项目(2013AA065502,2014AA06A513) 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508085JGD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378041)资助
【分类号】:X833;O65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春龙;刘建国;赵南京;马明俊;王寅;胡丽;张大海;余洋;孟德硕;章炜;刘晶;张玉钧;刘文清;;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水体重金属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研究[J];光学学报;2013年03期

2 刘小飞;王建东;;融合先验知识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J];信息化研究;2011年01期

3 沈沁梅;周卫东;李科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神经网络测定土壤中的Cr和Ba[J];光子学报;2010年12期

4 徐红敏;王海英;梁瑾;黄帅;;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及其应用[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通;吴宜青;刘秀红;莫欣欣;刘木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联合UVE变量优选检测大豆油中的铬含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10期

2 柳成;尹建川;;一种高精度的短期潮汐预报模型[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6年03期

3 李强;刘坚;李小穗;涂公平;杨天邦;;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模型在岩心扫描仪测定海洋沉积物多种组分中的应用研究[J];岩矿测试;2016年05期

4 李芳;陆安祥;王纪华;;基于支持向量机的X射线荧光光谱重金属检测模型的建立[J];分析仪器;2016年04期

5 张莹;李颖;谷艳红;郭豪;黎娜;;基于LIBS技术的钢铁合金中Cr和Ni元素SVM定量分析方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07期

6 谷艳红;赵南京;马明俊;孟德硕;王寅;余洋;胡丽;方丽;王园园;刘建国;刘文清;;LIBS技术结合多元校正定标检测土壤中的Cr[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年06期

7 杨晖;黄林;刘木华;陈添兵;王彩虹;胡慧琴;姚明印;;双光束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提高污染大米中镉元素检测灵敏度实验[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年05期

8 吴宜青;孙通;刘秀红;莫欣欣;刘木华;;大豆油中铬元素含量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6年04期

9 李大中;赵杰;;基于EMD和GA-SVM的超声检测缺陷信号识别[J];中国测试;2016年01期

10 朱志洁;张宏伟;王春明;;基于人工蜂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采场底板破坏深度预测[J];重庆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振辉;孟繁莉;李金义;马艺闻;孙兰香;丛智博;辛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中的分析线自动选择方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2年04期

2 董美蓉;陆继东;姚顺春;陈凯;李军;李俊彦;;基于多元定标法的煤粉碳元素LIBS定量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3 修俊山;侯华明;钟石磊;王振南;卢渊;郑荣儿;;以滤纸为基质利用LIBS定量分析水溶液中铅元素[J];中国激光;2011年08期

4 刘小飞;王建东;;融合先验知识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J];信息化研究;2011年01期

5 郑严;程文明;程跃;;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的结构可靠性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1年01期

6 沈沁梅;周卫东;李科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神经网络测定土壤中的Cr和Ba[J];光子学报;2010年12期

7 徐红敏;王海英;梁瑾;黄帅;;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及其应用[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赵芳;张谦;熊威;容静宝;李润华;;水中痕量重金属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灵敏检测[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年03期

9 方利民;冯爱明;林敏;;可见/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2期

10 陈果;周伽;;小样本数据的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参数及预测区间研究[J];计量学报;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迟锡增;林梅;时彦;;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痕量Cr及其价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4期

2 吕菊波,王建华,王锁;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Ⅲ)[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1999年09期

3 李明弟;田博昌;李成美;;微量Cr对中锰球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8年15期

4 褚效中;赵宜江;徐继明;徐芳;胡玉霞;苏伟;;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及对Cr(Ⅵ)吸附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5 林汉杰;银胶体系中快速测定CR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1994年02期

6 徐红纳;王英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的Cr(Ⅲ)和Cr(Ⅵ)[J];分析试验室;2008年05期

7 ;热固性透明塑料CR一39[J];江苏化工;1979年04期

8 段洪东,侯万国,汪庐山,李希明,李伯耿;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Cr(Ⅲ)交联作用的研究方法[J];高分子通报;2002年02期

9 李小燕,李树伟,潘建章,王小红,何艺,曾铭;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体系测定Cr(Ⅵ)的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何毅;沈保罗;高升吉;黄四九;;深冷处理对高Cr铸铁组织和耐磨性的影响[J];现代铸铁;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都继成;周海滨;李甫春;洪瑞镇;屠烽;王朝辉;包曼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0例CR诊断[A];2006年华东六省一市暨浙江省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刘杰;王成贤;朱义年;张学洪;;化肥对土壤中Cr(Ⅲ)吸附行为的影响[A];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瑞芬;李素明;叶明德;;三正辛胺萃淋树脂在线分离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Cr(Ⅵ)[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张宏;;CR在床边摄影中的应用价值[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肖忠良;吴道新;陈启元;尹周澜;;Cr热电能的计算机模拟[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李传彪;李中华;贾雄;郑曙光;;CR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晓;;CR重复摄影的分析与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军华;续元超;;CR后处理影像技术质量的分析[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9 钟立清;;动态低张大剂量快速CR静脉肾盂造影检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黄顺红;;土著微生物对土壤不同形态Cr(Ⅵ)修复效果研究[A];依托国家资源战略、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做大做强域内企业、共谋中西部有色金属工业科学发展——2013(桂林)第六届中西部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德恒证券 刘鹤;CR指标应用[N];江苏经济报;2002年

2 听雨急;CR指标与ASI指标[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3 实习记者  吴文坤;温州打火机遭遇欧盟“CR寒冬”技术性壁垒渐成主流[N];中国工业报;2006年

4 肖尧;欧盟修改CR法案 卷土重来意在阻击中国打火机[N];中国贸易报;2006年

5 商武;欧盟CR法案开始实施中国打火机直面考验[N];中国贸易报;2007年

6 李佳;欧盟“CR法案”使中国打火机企业面临困境[N];中国企业报;2006年

7 宗新建;浙江打火机厂商赴欧再战欧盟CR新法案[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施 予;我国打火机商有可能再遭“CR法则”[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9 汪林义;欧盟CR法案:我国打火机遭遇“大考”[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10 中国WTO/TBT通报咨询中心 刘昕;欧盟重新启动打火机CR法案(上)[N];公共商务信息导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郝强;强化稳定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去除及其机理[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姜维东;Cr~(3+)聚合物凝胶性能特征及其应用效果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3 杨宏;二氧化碳氧化乙烷—低温Cr系催化剂和反应过程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1年

4 杨峰;Cr(Ⅲ)-有机酸配合物的氧化及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迁移性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5 闫峰;影响土壤中Cr(Ⅵ)吸持与Cr(Ⅲ)氧化的主要土壤理化性质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勇;Fe_3O_4纳米粒子制备及其对水溶液中Cr(Ⅵ)和Mn(Ⅱ)去除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孙建之;新型特效钠离子吸附剂Li_(1+x)M_xN_(2-x)(PO_4)_3(M=Al,,Cr,La;N=Ti,Zr)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龙;Cr在FeCr合金中扩散过程的原子尺度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张春萍;莫来石晶体及Cr:莫来石晶体光学浮区法生长及其物性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3 梅林波;9%Cr钢汽轮机转子材料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潘经健;生物质炭对模拟酸性废水中Cr(Ⅵ)Cr(Ⅲ)的去除作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4年

5 张悦;果胶包覆的纳米零价铁作用下土壤中Cr(Ⅵ)的去除和迁移规律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6 姜蒙;重金属Cr~(6+)对辣椒生长和根围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7 陈冉;粉粘土中Cr(Ⅵ)的吸附特性及水溶性有机质对铬吸附和形态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边艳勇;微波—乙醇萃取木质素及其吸附Cr(Ⅵ)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9 陈贝贝;香根草吸附污水中Cr(Ⅵ)的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黄涛;氮改性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还原Cr(Ⅵ)性能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40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740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f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