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有机膨润土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3 08:28

  本文关键词:有机膨润土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太原理工大学》 2013年

有机膨润土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研究

李静  

【摘要】:目前焦化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多,焦化废水中污染物种类多、毒害性大且难以生化,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将会对人类乃至整个生物链造成严重的危害,且焦化废水中含量最多的是酚类化合物和氨氮类物质,因而研究焦化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膨润土因其资源丰富及特殊的层状结构、物化性质从而作为一种吸附剂材料在废水处理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由于天然膨润土极强的亲水性,限制了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范围,研究表明改性后的膨润土各种物化性质均得到了改善,其吸附性能也随之提高,所以改性膨润土在焦化废水处理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本文采用传统机械搅拌法将两种有代表性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长碳链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短碳链带苯环的表面活性剂苄基三甲基溴化铵(BTMAB)改性钙基膨润土(Ca-Bent),得到有机改性土CTMAB-Bent及BTMAB-Bent并将其应用于吸附模拟一级处理后焦化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苯酚、对硝基苯酚、邻甲基苯酚及邻氯苯酚),在详细探讨单一酚类吸附条件及规律的基础上研究了四种酚类化合物的混合吸附,考察其对四种酚的总吸附率及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将制备的CTMAB-Bent及BTMAB-Bent进行XRD、BET表征分析并在相同条件下应用于模拟一级处理后焦化废水中四种酚类的吸附,结果表明:CTMAB及BTMAB均插层到了膨润土的层间,CTMAB-Bent及BTMAB-Bent与Ca-Bent相比层间距增大,比表面积减小,孔体积减小;由于BTMAB-Bent的层间距较小且有着紧密和较大的苯环骨架阻止了酚类化合物的进入从而使得CTMAB-Bent对四种酚的吸附效果较好。 将CTMAB-Bent用于起始浓度分别为300mg/L的苯酚、20mg/L的对硝基苯酚、500mg/L的邻甲基苯酚及10mg/L的邻氯苯酚的吸附,详细的探讨了CTMAB的改性量、改性土的投加量及吸附时间对四种酚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TMAB的改性量为1.OCEC (Ca-Bent的阳离子交换容量),吸附时间为1h,吸附剂的投加量分别为1.5g、0.1g、1.0g及O.1g时CTMAB-Bent对四种酚的吸附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4.14%、98.22%、92.85%及84.7%。1.OC-Bent (CTMAB的量为1.0CEC时制备的CTMAB-Bent)对四种酚的吸附过程均较好的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且邻氯苯酚的理论最大吸附量(294.12mg/g)邻甲基苯酚(243.90mg/g)对硝基苯酚(92.59mg/g)苯酚(66.67mg/g),吸附量的大小与四种酚的辛醇--水分配系数(Kow)呈正相关。吸附热力学及动力学的研究表明1.OC-Bent对四种酚类的吸附均为自发的放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吸附的进行且吸附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吸附,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最能描述1.OC-Bent对四种酚的吸附过程。 将CTMAB-Bent对四种酚中的两种酚进行混合吸附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四种酚在平衡浓度较低时即吸附机理为分配作用,吸附质之间有着较好的协同作用;平衡浓度较大时即吸附机理为表面吸附,吸附质之间存在着竞争吸附。1.OC-Bent对四种酚的总吸附率高达92%,吸附量为19.27mg/g。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47.3;X703;X78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勇,王恩德,邵红;膨润土负载壳聚糖对Cu~(2+)的吸附作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2 孔维安;郑水林;白春华;豆中磊;;膨润土在水溶液中的膨胀性能研究[J];非金属矿;2010年01期

3 王建国;;焦化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广东化工;2010年05期

4 曹翠;乔卫红;;阳离子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08年12期

5 蔺起梅;杨小红;;焦化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环境研究与监测;2006年04期

6 赵斌;王宜鑫;赵海涛;陈小峰;徐轶群;封克;;CTMAB-膨润土对苯酚等污染物的吸附特征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年04期

7 朱利中,王晴,陈宝梁;阴-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水中苯胺、苯酚的性能[J];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8 苏玉红,朱利中,陈苏晓;有机膨润土多次吸附模拟废水中苯酚的性能及机理[J];环境科学;2001年05期

9 陈宝梁,沈学优,朱利中,陶澍;溴化十四烷基吡啶对膨润土吸附萘的增强效应及机理[J];环境科学;2003年02期

10 陈望香;朱润良;葛飞;王通;朱门君;刘汉阳;夏燕湘;;应用多元线性溶剂化能关系研究有机膨润土的吸附特征[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羊依金;李志章;刘建英;;矿物材料在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四川有色金属;2006年02期

2 杨魁;李贞;;PVA/MMT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年05期

3 石文琴;梁宝霞;高林丹;李琛;;含铅废水处理研究进展[J];安徽化工;2012年02期

4 杨英;彭书传;刘名茗;潘尧;;有机蒙脱石对酸性大红的吸附性能及吸附工艺条件优化研究[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5 张瑾;司友斌;;除草剂胺苯磺隆在粘土矿物及有机改性粘土矿物上的吸附[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6期

6 许之诚;张良璞;;巢湖西半湖底泥多环芳烃的测定和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0期

7 臧运波;;蒙脱土对重金属离子吸附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9期

8 李凡修;黄瑜;;六氯苯在TiO_2催化下的光降解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9 王金元;崔自治;倪海洋;闵晓倩;崔永成;;膨润土与黏性土复合改善沙土保水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10 魏翔,朱琨,王海涛,杨建涛,马娟;改性沸石对2,4-二氯苯酚的吸附性能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昱;封禄田;石爽;闫碧莹;;辽宁朝阳膨润土的钠化改型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刘元;李亚峰;;双元素共掺杂改性TiO_2光催化氧化处理工业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黄珂;朱润良;莫晓余;葛飞;;螯合柱撑有机膨润土同时吸附选矿废水中重金属和酚类有机物[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4 刘汉阳;朱润良;夏燕;;膨润土同时吸附处理结晶紫与2-萘酚[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朱润良;葛飞;Steve C Parker;;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有机粘土的吸附特征[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6 杨瑞成;陈奎;傅公维;;蒙脱土吸附季胺盐CTAB的动力学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9)[C];2007年

7 顾晓利;;铁酸盐催化剂在微波氧化处理水中低浓度甲苯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晓妮;;水滑石类化合物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商平;魏丽娜;王洁;孔祥军;;环境矿物在生物抑制材料中的研究与应用[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磊;侯文;徐炎华;;微电解-化学沉淀法处理高浓度含铜废水的试验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平;烷基铵在蒙脱石层间的吸附及其对蒙脱石/烷基铵结构和凝胶性能的影响[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鲁英;乌鲁木齐市生活饮用水中有机物现状及其类雌激素效应的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3 左树锋;含稀土大孔径Al柱撑粘土的合成及其负载型催化剂用于VOCs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张岩;构建化学和生物传感界面用于环境有机污染物检测新方法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5 耿炤宇;处理焦化废水微氧EGSB反应器启动和运行特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周春生;寒旱区GCL防渗性能研究及相关机理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于旭彪;蛭石基吸附材料的制备、改性及其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机理[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李海燕;基于水处理的壳聚糖树脂的制备、表征及功能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9 张胜利;基于垃圾渗滤液中有机污染物特征的预处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10 郑曦;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多环芳烃污染特征与释放动力学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东琴;粘土矿物负载牛血清白蛋白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邹斐飞;磁性印迹吸附材料选择性去除水中氯酚污染物[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吕新;磁性—吸附—催化复合材料及其动态膜去除水相2,4-二氯苯酚[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蒋思;辽西某膨润土矿提纯与凝胶工艺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王通;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聚合物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及吸附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任娟;有机膨润土对水中克百威的吸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于群;活性炭和膨润土强化SBR工艺脱氮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何云馨;不同类型溢油污染潮间带生物修复可行性现场中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韩化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DDT复合体系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徐燕晓;改性泥炭吸附水中萘、菲、芘及其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宜鑫;林亚萍;刘静;赵斌;赵海涛;封克;;膨润土对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吸附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2 罗成玉;司友斌;刘小红;朱正中;;改性膨润土对废水中Cu~(2+)、Zn~(2+)去除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高华,刘坤,张克凌;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焦化废水中有机毒物的研究[J];青岛医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4 温淑瑶,张科利,方国华;从矿质组分变化看膨润土酸化改性机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5 王铁军;赵勇胜;屈智慧;周睿;刘莹莹;吴倩芳;吕聪;侯戈;;无机改性膨润土防渗层性能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徐健,李干佐,姚继发;马来酸酐双酯型表面活性单体的合成和性质[J];日用化学工业;2002年02期

7 葛虹;邵华锋;张之强;王军;;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日用化学工业;2007年02期

8 曹明礼;;蒙脱石层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应用前景[J];材料导报;2001年04期

9 王海东;汤育才;张海;李海亮;;TiO_2/层状矿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6期

10 梁镇海,许文林,,孙彦平;焦化含酚废水在Ti/PbO_2电极上的氧化处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志超;可聚合聚氨酯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气相色谱法测定白兰地和威士忌的酚类化合物[J];食品与发酵工业;1978年04期

2 汪苹;余贻骥;;麦草硫酸盐浆黑液中酚类化合物的GC测定[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1期

3 赵金辉,张克荣,李崇福,冯艳伟;酚类化合物的光化学降解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0年01期

4 张博,李素真,胡孔诚,岳秀英,司芝坤;固相萃取结合HPLC法快速测定石油中的微量酚[J];石油化工;2002年02期

5 梁咏梅,刘文惠,史权,刘耀芳;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中酚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6期

6 段志芳,李方满;酚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研究进展[J];肇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熊劲芳,刘晓春,李国希;溶解氧对活性炭纤维吸附酚类化合物的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8 LenaH.Dimberg;Charlott Gissén;Janicka Nilsson;李龙辉;;生长在常规和有机系统中的燕麦谷粒的酚类化合物研究[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5年Z1期

9 李霁;刘征涛;李捍东;方征;王婉华;李政;;酚类化合物在模拟海水中的生物耗氧特性及其构效相关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10 解光武;王焕香;陈多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J];广东化工;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志军;徐祖洪;李智恩;;褐藻酚类化合物的研究近况[A];第七届全国海洋湖沼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2 李荷濛;杨勇;杨海宁;徐仁英;杨孟铭;;水中酚类化合物(液相色谱法)测定实验报告[A];西北地区第三届色谱学术报告会暨甘肃省第八届色谱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何茜;胡忠阳;帅琴;吴宏景;;SPME-GC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的酚类化合物[A];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一届分析化学专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赵杰;李亚;高坤;;湖北旋覆花中百里酚类化合物抗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研究[A];第七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杨明远;战英;张丽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防水涂料中的酚类化合物[A];吉林省预防医学学术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6 赵瑞;谢永华;谭春燕;蒋宇扬;;基于药效团设计的磷酰化棉子酚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陈海燕;徐建;杨睿戆;王琛;;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A];2005年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8 余益军;戴玄吏;李春玉;刘红玲;;原位乙酰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测定水中酚类化合物[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9 周艳丽;田如海;只金芳;;硼掺杂金刚石薄膜表面酪氨酸酶的固定及酚类化合物的检测[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10 陈新苗;张友杰;张桃芝;;液相微萃取法与国标法在分析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对比[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有机分析及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天;[N];中国化工报;2010年

2 大山;[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3 全国冶金节能减排新技术知识竞赛组委会专家组;[N];中国冶金报;2010年

4 李洁;[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符丹萍 通讯员 何燕玲;[N];广东科技报;2011年

6 实习生 王京雪 李洪磊;[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本报记者 金小平 特约记者 孙建军 罗璟;[N];中国矿业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高杰;[N];中国环境报;2009年

9 李庆平 赵学年 田晖;[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10 早报记者 鲁勋;[N];东方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伟;厌氧强化工艺处理煤制气废水中酚类化合物效能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马明;松节藻和盾叶木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3 苏东敏;1.有毒植物薄叶山柑和苦藤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2.当归化学成分及指纹图谱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4 戴胜军;烈香杜鹃和光叶桑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5 赵立敏;鼠尾草属植物水溶性化学成分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7年

6 曲险峰;活性炭纤维对水中酚类有机物的催化臭氧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7 汤艳杰;铁锰氧化物界面反应研究及其环境矿物学意义[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3年

8 何志勇;橄榄酚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9 刘秀梅;SO_3H-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宋远志;量子化学与电化学在环境酚类化合物的检测与毒性研究中的应用[D];江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有机膨润土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艾飞虎;酚类化合物有机废水的电催化氧化降解[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3 张灿;芳基有机膨润土对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性能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张志英;山茶油抗氧化防辐射活性成分及其机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卢珂;中国蜂蜜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李磊;水中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直接荧光检测方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孔娇;煤热解过程中酚类化合物的生成规律[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8 林塬;松果菊属HPLC指纹图谱和活性成分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小飞;絮凝-Fenton氧化处理E段漂白废水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10 刘学鹏;功能性离子液前体的合成[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有机膨润土的制备、表征及其对废水中酚类化合物的吸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7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187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1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