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钯催化双齿导向的碳氧芳基化反应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2 08:07

  本文选题:钯催化 + 碳氢活化 ; 参考:《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碳氢键(C-H)是构成有机化合物的最基本化学键之一,碳氢键的活化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领域的一大热点,吸引着越来越广泛的化学工作者的关注。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键活化反应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原子经济性、环境友好,符合现代绿色化学发展趋势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十年来,利用分子内导向策略选择性活化特定碳氢键成为研究者们的兴趣所在。因此,本论文研究了基于高效双齿导向的碳氢芳基化反应体系,成功合成了一系列芳基化产物,主要内容如下:1.基于8-氨基喹啉导向Pd催化的烯烃C-H芳基化反应的研究碳碳双键是有机合成中的常用分子砌块,且多具有生物活性。相比较于反式烯烃领域经取代的巨大成功而言,相对不稳定的顺式烯烃则研究甚少。过渡金属钯(Pd)催化C-H芳基化反应的研究是碳氢活化领域研究最早,且最为成熟的反应类型。本课题探究了以Pd催化,8-氨基喹啉导向,芳基碘试剂为偶联剂,选择性地活化烯烃上C-H键,实现丙烯酰胺类底物上的顺式芳基化反应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以高产率和优异的选择性合成一系列顺式肉桂酸类衍生物。通过实验对比发现,氧化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oxone)的加入对反应选择性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因此,该氧化剂的加入有效抑制了Heck反应历程,即抑制反式产物的产生,进而有效提高了反应的顺反选择性。2.基于2-毗啶酰胺导向Pd催化的氨基酸C-H芳基化反应的初步研究氨基酸分子,作为蛋白质和肽链的次级结构,同样也可以作为手性分子骨架、手性配体及手性催化剂等,在有机合成和生物分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天然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分子的数量有限,造成其在食品、医药、材料等多方面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开发出能够对氨基酸进行修饰的方法学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致力于Pd催化,2-吡啶酰胺导向,芳基碘试剂为偶联剂,氨基酸D-α-苯基甘氨酸底物上碳氢芳基化反应的研究,实现底物侧链苯基上C(sp2)-H芳基化,成功合成含天然手性中心的氨基酸小分子,达到对天然氨基酸侧链修饰的目的。
[Abstract]:C-H) 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chemical bonds of organic compounds. The activation of hydrocarbon bonds is a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in recent year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chemists. Transition metal-catalyzed carbon-hydrogen bond activation has attracted wide attention due to its good atomic economy,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and modern green chemistry. In the last decade,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specific hydrocarbon bonds using intramolecular orientation strategies has been of interest to researchers. Therefore, a series of arylation product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based on the highly efficient bidentate oriented arylation reaction system.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1: 1. Studies on C-H arylation of olefin catalyzed by 8-aminoquinoline-directed PD; carbon-carbon double bonds are commonly used molecular blocks in organic synthesis and have many biological activities. Relative instability of cis-olefins is less studied than the great success of substitution in the field of trans olefin. The study of C-H arylation catalyzed by transition metal palladium (PD) is the earliest and most mature reaction type in the field of hydrocarbon activation.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selective activation of C-H bond on olefin with PD catalyzed 8-aminoquinoline orientation and aryl iodine reagent as coupling agent has been studied to realize cis arylation on acrylamide substrates. This method can synthesize a series of cis cinnamic acid derivatives with high yield and excellent selectivity. It was found that the addition of oxidant potassium persulfate (KH _ 2SO _ 4) had a great effect on the selectivity of the reaction. Therefore, the addition of the oxidant effectively inhibited the Heck reaction process, that is, the production of trans-products was inhibited, and the cis-trans-selectivity of the reaction was improved effectively.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rylation of Amino acids C-H catalyzed by 2-pyridamide-directed PD; Amino acid molecules, as the secondary structures of protein and peptide chains, can also be used as chiral molecular skeletons, chiral ligands and chiral catalysts, etc. It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and biomolecules. However, due to the limited number of amino acid molecules encoded by natural genes, their applications in food, medicine and materials are greatly limited. Therefore, it is an urgent problem to develop a methodology to modify amino acids.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aromatization of amino acids on D- 伪 -phenylglycine substrate by PD catalysis of 2-pyridine amide, aryl iodine reagent as coupling agent, and the arylation of C ~ (2 +) sp _ (2) O _ (-H) on the side chain phenyl of the substrate. Small amino acid molecules containing natural chiral centers were successfully synthesized to modify the side chain of natural amino acids.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亮点介绍[J];有机化学;2009年01期

2 刘建川;;S-芳基化反应研究新进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06期

3 ;铜盐催化下杂环与芳基溴的直接C-芳基化反应:荧光核心骨架的发现[J];有机化学;2009年06期

4 张变香;赵晓芸;吴群;郭一力;;芳基碘摀盐促进芳基化反应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3年07期

5 单书香;孙玉善;;稀水合肼的直接芳基化[J];科学通报;1964年07期

6 陈伟兴,席尚忠,尚芸,陈少清,徐振荣;锰(Ⅲ)或铈(Ⅳ)引发下β-二羰基化合物的芳基化反应(Ⅱ)[J];无机化学学报;1990年02期

7 韩兴昊;李刘艳;陈丽娟;;羰基衍生物α位的芳基化反应及其在天然产物合成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29期

8 胡性禄;;轻烃芳基化新工艺[J];金山油化纤;1986年04期

9 张合胜,杨桂春,沈伟达;芳基化Ⅱ、某些多环芳丁酮的合成及波谱特征[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10 曾志,林富钦;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芳基化反应[J];化学世界;199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亮;秦松;胡常伟;;对铁促进的吡啶的直接芳基化反应机理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何川;郭盛;黄力;雷爱文;;铜催化的通过碳-碳键活化实现的α-位芳基化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勇军;包信和;马丁;;碳催化惰性芳烃的直接芳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刘波;郭强;兰静波;高戈;游劲松;;钯铜双金属催化唑类直接芳基化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亮;易文斌;蔡春;;氟硅胶负载纳米钯催化吲哚芳基化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6 侯雪龙;张凯;戴立信;;二茂铁膦氮配体在酮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王玲玲;曹昌盛;庞广生;施展;史延慧;;NHC钯的化合物催化酮的α-芳基化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文静;马丁;;碳材料负载的铜催化剂用于催化N-芳基化反应[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黄义争;徐杰;苗虹;;温和条件下无配体CuI催化咪唑与卤代芳烃的N-芳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10 许景琦;刘诗咏;刘文清;傅伟飞;AlexK.Y.Jen;陈红征;;通过C-H键直接芳基化合成DPP寡聚物及其光伏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5分会:有机光伏[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仁杰;N-芳基化反应和σ-键断裂反应及其串联反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颜雪明;过渡金属催化的C-H直接芳基化及N-H氧化脱氢自偶联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边永军;钯、铜化合物催化的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4 祝志强;过渡金属催化下经碳—氢键活化的合成反应及烯丙醇的双芳基化多米诺反应[D];浙江大学;2016年

5 解增洋;铜催化杂环化合物直接芳基化和交叉去氢偶联反应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刘伟;基于经济绿色催化体系的新型碳—碳成键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永铭;铜催化碳氢键活化和氮芳基化反应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8 杨晓博;芳基化反应构建氮杂环和硫杂环化合物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9 刘洋;1,,2,4-三氮唑核苷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测试[D];武汉大学;2010年

10 袁道义;烯烃烯化和芳基化的构筑以及石松科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影华;4-喹诺酮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张国栋;2-芳基吡啶的氯化与酰化以及简便构建苯并VA唑环的催化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卢贝贝;非对称苯并咪唑类PCN钳形钯(Ⅱ)化合物的合成与催化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王志伟;钯催化芳杂环化合物C3-芳基化和酰基化反应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5 王成强;铑催化的非末端炔烃的氢化芳基化反应[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刘欢;非膦钯配合物催化噻吩的选择性C-H芳基化反应的研究[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7 李亚威;铁催化炔基芳烃分子内氢芳基化反应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程秀芝;基于钯催化双齿导向的碳氧芳基化反应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6年

9 张小婷;呋喃邻溴苯甲酮选择性α、β芳基化及多取代苯并噻吩的合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10 段林林;介孔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应用于(α-)C-H键活化反应[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08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008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4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