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联噻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27 13:43

  本文选题:联噻唑 +  ; 参考:《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摘要】:联噻唑具有较大的π共轭体系、良好的金属配位能力和电子传输水平,可应用于光电材料、DNA断裂切割、有机磁性材料等方面。腙含R-C=N-N-R结构单元,其结构特殊可组合性强,在分析检测、农业、医药、功能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基于联噻唑和腙所具有的性质,联噻唑-腙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对于荧光材料的研究、生物活性药物的设计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合成了3个系列共15个新的联噻唑腙类化合物BhL_1~BhL_(15),研究了它们的光学性质和生物活性。1.以丁二酮、液溴、氨基硫脲以及不同种类的苯甲醛为原料,通过Hantzsch缩合反应合成了15个新的联噻唑腙类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质谱、元素分析、红外等方法对它们进行了表征,并得到了两个目标化合物BhL_1、BhL6的单晶结构。2.紫外性质表明,化合物BhL_1~BhL_(15)在258-359 nm处的紫外吸收峰归属于分子内的π-π*轨道跃迁。荧光性质表明,该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含卤素取代的化合物紫外和荧光光谱出现红移现象。量化计算从理论上解释了化合物的光学性质。3.金属离子识别测试表明,加入Fe~(3+)后化合物BhL_1~BhL_(15)均发生荧光猝灭。化合物BhL_(15)对Cu~(2+)有裸眼识别作用,加入Cu~(2+)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BhL_(15)对Cu~(2+)的识别具有专一性且不受其它金属阳离子干扰,Job法测得络合比为1:1,检测限达3.74mM。4.抗菌活性表明,间位含-Cl、-OH取代的化合物,即BhL8和BhL_10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肿瘤活性表明,化合物对不同的肿瘤细胞抑制作用不同。其中BhL5对人食管癌细胞EC-9706的抑制作用最明显IC50值为11.76mM。间位系列的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优于对位和邻位,其中间位含-Cl取代的化合物表现出最好的抗肿瘤活性。
[Abstract]:Because of its large 蟺 conjugation system, good metal coordination ability and electron transport level, it can be used in photoelectrical materials such as DNA cleavage, organic magnetic materials and so on. Hydrazone contains R-CnN-N-R structural unit, which has a special structure and strong combinability. It is widely used in analytical detection, agriculture, medicine,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properties of dithiazole and Hydrazone, the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dithiazole-Hydrazone compound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f fluorescent materials and the design of bioactive drugs. In this paper, three series of 15 new dithiazolizone compounds BhL _ (1) BhL _ (15)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their optical propertie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have been studied. Fifteen new dithiazolone Hydrazone compounds were synthesized by Hantzsch condensation from succinedione, bromine, thiosemicarbazone and benzaldehyde. They were characteriz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carbon spectrum, mass spectrometr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and the single crystal structure of two target compounds, BhL-1, BhL6, was obtained. The UV properties indicate that the UV absorption peak of the compound BhL1 / BhL15 at 258-359 nm is attributed to the intramolecular 蟺-蟺 * orbital transition. 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compounds have better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The UV and fluorescence spectra of halogen-substituted compounds show red shift phenomenon.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explains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und theoretically. Metal ion recogni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fluorescence quenching of the compound BhL _ (15) was observed after the addition of Fe ~ (3). The compound BhL15 can recognize Cu2 by naked eyes. Adding Cu2 solution from colorless to yellow BhL15 has the specificity of recognition of Cu2, and the complexation ratio determined by Job method is 1: 1, and the detection limit is 3.74mM.4. The antimicrobial activity indicated that m-Cl-OH substituted compounds, namely, BhL8 and BhLStu10, could inhibit Gram-positive bacteria to some extent. The anti-tumor activity showed that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the compounds on different tumor cells were different.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BhL5 on human esophageal cancer cell EC-9706 was the most obvious IC50 was 11.76mM. The antineoplastic activity of the mesopotopic compounds wa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opposite and adjacent sites, and the compounds with -Cl substituents in the intermediate sites showed the best antitumor activity.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腙类化合物在农药活性方面研究进展[J];今日农药;2012年06期

2 李建平;郑鹏志;朱俊歌;刘锐杰;渠桂荣;;己二酰二腙类化合物的微波无溶剂合成[J];化学试剂;2007年01期

3 宋文艳,周瑞仪,郭奇珍;中间体苯腙类化合物的合成[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6期

4 龙德清;李德江;蔡卫权;陈胜胜;;3,4,5-三苄氧基苯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7年11期

5 陈思静;崔建国;李莹;范良华;;具有生理活性甾体腙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1年02期

6 邹小毛;;新型吡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J];农化新世纪;2005年07期

7 王俊岭;;含吲哚的吡啶-2,6-二甲酰腙类化合物的合成[J];化学世界;2010年01期

8 阿布拉江·克依木;;新型含三唑及噻唑环的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11年05期

9 刘锦熙;杨丰科;;2-苯基-4-喹啉甲酰腙类化合物合成的研究[J];兰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10 冯德雄,郑文杰,胡学旺,阮湘元;胆绿素的荧光性质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欠;吕永军;郭勇;邵士俊;;腙类化合物比色和荧光识别氟离子[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吴琼;李芳;杨传孝;李聪聪;任驰;孙向英;;三蝶烯衍生物荧光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颜士臣;陈龙;郝启超;汪永涛;汤桂梅;李天铎;;溶剂热法合成的金属配合物及荧光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高月强;顾文;王莉;朱平;刘欣;;稀土-氧钒混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李盎然;李力;侯红卫;;不同金属离子对于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沈永淼;刘蕴;徐建华;;增环中氮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7 陈丽婵;杨海燕;池毓务;;功能化离子液体的荧光性质及其分析应用[A];第十届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年会暨第十届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杨思思;李文举;魏璐璐;李林科;侯红卫;;巯基三氮唑构筑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刘海燕;王广慧;孙红梅;;银-多齿含氮配体修饰的八钼酸盐化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常泽;闫莉芬;王军杰;刘春森;田金磊;卜显和;;3-(2-吡啶)吡唑基配体银(Ⅰ)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曾光;铜(Ⅰ)卤簇基荧光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刘威;稀土微孔晶体材料的高温高压合成及荧光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周晓燕;酰胺和喹啉类配体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4 周吉冲;稀土硼酸盐/氟化物的水热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季兴跃;芪类结构衍生物和戊二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生物活性筛选及构效关系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6 秦永其;含氮、氧建筑块的分子组装及其荧光性质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08年

7 辛丙靖;铜(Ⅰ)-卤簇基杂化材料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赵鑫光;稀土硅酸盐/锗酸盐的高温高压合成与荧光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亚平;联噻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李丽丽;铜、银三氮唑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及阴离子交换、荧光性质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3 王晓丽;三(间羧基苯基)氧化膦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表征[D];温州大学;2015年

4 赵方方;几种非芳香族氨基酸荧光性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5 于沂哲;磺酸镉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6 张燕华;(E)-2-[2-(4-乙烯氧基苯基)乙烯基]喹啉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质的初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7 邱斌;基于异腈的有机荧光小分子的合成、荧光性质的研究及Hetero-Pauson-Khand反应的初探[D];青岛科技大学;2015年

8 白杨;硝基Salamo及其钴(Ⅱ)和镍(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荧光性质与溶剂效应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年

9 杨钰琳;双咪唑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荧光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顾雅琪;基于光功能结构基元的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D];华侨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074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074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8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