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基多孔微球的制备及其止血性能的研究
本文选题:壳聚糖 + 多孔微球 ; 参考:《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作为甲壳素的脱乙酰产物,壳聚糖(CS)是仅次于纤维素的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高分子,且具有无毒、无害、成本低、生物相容性、易于加工以及生物降解性等优点。同时,由于壳聚糖分子每个葡萄糖胺单元中含有1个氨基(.NH2),它可以与血液中细胞,血小板,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对创伤止血产生影响。本研究致力于调控壳聚糖颗粒的微观结构以提高它的止血性能。采用乳液制球与热致相分离相结合,制备了高孔隙率,高吸水率,低密度的壳聚糖基多孔微球,并研究了它的体内外伤口止血性能。主要内容如下:(1)所制得微球表面和内部都呈现多孔结构。通过改变壳聚糖乳液的乳化条件包括乳化剂配比,乳化温度等成功调控了所制得微球的尺寸,当乳化剂配比Tween60/Span 80为0.2/4.8且乳化温度为40℃时可得到平均直径较小(167+38.5 μm),尺寸相对均一的多孔微球产品;通过调节淬火温度和使用共混聚合物原料可以实现对多孔微球表面孔径的调控。当淬火温度降低时,微球表面孔径随之减小,当将CS与PVA共混后乳化时,微球表面孔径也减小,并且当共混比例CS/PVA为6/4时孔径达到最小(0.49+0.07μm)。对CSMS和CS/PVA微球的密度,吸水率,孔隙率及体外降解能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多孔微球的密度很小:CSMS-7:0.0609g/cm3),孔隙率很大(CSMS-7:97.55%)吸水率很高(CSMS-7:1552%).当微球尺寸相近时,微球表面孔径减小时,微球密度增大,吸水率减小,孔隙率改变不明显;CSMS有着比CS/PVA更好的体外降解能力,四周后降解了自身质量的60%。对CS/PVA微球的红外和热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CS/PVA的共混比例为6/4时,微球热失重速率较慢,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较好。(2)微球的止血效果与微球表面孔径大小有着很大关联,当微球表面孔径较大时(大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平均直径),微球的止血效果相对于商业化的Celox止血粉提升不明显;当微球孔径减小时(小于红细胞血小板的平均直径)微球的止血效果相对于Celox有了明显的提升。大鼠断尾法模型试验测得的止血时间(CSMS-7:189s),大鼠肝脏止血模型试验测得的止血时间(CSMS-7:80s)和促凝血时间(CSMS-7:105s)相对于Celox (299s,117s和115s)都有明显缩短,血栓形成速度明显变快。组织学检验表明壳聚糖微球对伤口的组织几乎没有任何刺激作用,不会引起伤口的不良反应。多孔结构的引入不会影响壳聚糖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吸附能力,微球表面凹凸不平的结构有利于血小板的粘附和激活。当壳聚糖微球负载氨甲环酸时,氨甲环酸在血液中可快速释放,并与多孔壳聚糖微球发生良好的协同止血作用使载药壳聚糖多孔微球的止血性能进一步提升,大鼠肝脏止血模型试验测得的止血时间(CSMS-7TA:138s),大鼠肝脏止血模型试验测得的止血时间(CSMS-7TA:61s)和促凝血时间(CSMS-7TA:70s)明显缩短,血栓形成速度也有所加快。(3)本文所制备的壳聚糖多孔微球细胞相容性良好,没有毒性,肝细胞在其表面12h,24h,72h均能正常增殖。与市售细胞载体cytodex的细胞相容性相当,甚至优于cytodex。CSMS-5样品的大孔结构十分有利于细胞粘附与增殖,虽然其止血效果一般,但其有望作为一种新型高密度细胞培养的载体。
[Abstract]:A chitosan - based porous microsphere with high porosity , high water absorption and low density was prepared by changing the emulsifying conditions of chitosan emulsion .
The pore size of porous microspheres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and using the blended polymer raw materials . When the quenching temperature is reduced , the pore diameter of the microspheres decreases . When CS and PVA are blended , the pore diameter of the microspheres is reduced . The density , water absorption , porosity and in vitro degradation ability of CSMS and CS / PVA microspheres are characterized .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nsity of CSMS and CS / PVA microspheres is very small ( CSMS - 7 : 0.0609g / cm3 ) , and the porosity is very large ( CSMS - 7 : 97.55 % ) . The water absorption is very high ( CSMS - 7 : 1552 % ) . When the size of the microspheres is close , the density of the microspheres is increased , the water absorption is reduced , and the porosity change is not obvious .
The results of infrared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CS / PVA microspheres showed that when CS / PVA blending ratio was 6 / 4 , the thermal loss rate of microspheres was slow , and the compatibility of the two polymers was good . ( 2 ) The hemostatic effect of microspheres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pore size of microspheres .
The hemostatic time ( CSMS - 7 : 80s ) and coagulation time ( CSMS - 7 : 105s ) measured in rat liver haemostasis model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elox ( 29 s , 117s and 115s ) . The hemostatic time ( CSMS - 7TA : 61s ) and coagulation time ( CSMS - 7 : 105s )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of Celox ( 29s , 117s and 115s ) .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珊;叶光辉;郑敏燕;郭金婵;;壳聚糖微球的应用研究[J];化工中间体;2008年01期
2 郭仕华,贺艳丽;壳聚糖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J];食品与药品;2005年08期
3 王莹;刘小平;;壳聚糖用于药物载体的制备及表征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6年05期
4 张祖菲;周建平;霍美蓉;;壳聚糖微球给药系统[J];药学进展;2006年06期
5 杨婷;侯文龙;杨越冬;;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J];高分子通报;2011年05期
6 党明岩;郭洪敏;谭艳坤;赵春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吸附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J];电镀与精饰;2012年07期
7 曲凤华;栗明献;陈微;李超英;;壳聚糖微球及壳聚糖-明胶复合物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研究[J];化工科技;2012年03期
8 张越;师宪宪;于奕峰;;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9 刘利萍,李苹,吴泽志,蔡绍皙;肺靶向利福平壳聚糖磁微球的构建[J];化学世界;2003年04期
10 王珊;;壳聚糖微球的制备[J];化工之友;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明;高金龙;王胜;赵孔双;;壳聚糖微球对药物缓释作用的介电监测[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郑t@;侯世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制剂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王连艳;孟凡涛;马光辉;;尺寸均一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4 王怀玉;董利民;昝青峰;王晨;;乳化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微球粘连原因分析[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5)[C];2007年
5 马光辉;王连艳;魏炜;吴颉;张岳玲;吕坯平;苏志国;;用于蛋白质多肽药物给药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和药物活性保持策略[A];2010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杨子明;彭政;周敏;韩光涛;高为民;李思东;孔令学;李普旺;;叶酸修饰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靶向给药系统载体材料的研究[A];靶向给药系统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秀珍;赵小钒;张树成;弭忠祥;王国夫;;微囊类样品的制备及观察[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周燕;刘宝林;韩宝三;杨晓昀;王欣;杨波;彭承宏;;冷冻干燥在壳聚糖多孔微载体制备过程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低温生物医学及器械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利民;刘峙嵘;;氨基化改性磁性壳聚糖树脂对Hg~(2+)和UO_2~(2+)的吸附[A];中国核科学技术进展报告——中国核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第5册)[C];2009年
10 彭湘红;张俐娜;;交联甲基化壳聚糖微球的药物释放行为[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祖菲邋 周建平 霍美蓉;控释、靶向、提高稳定性 多优势促进壳聚糖微球给药系统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7年
2 张洁;壳聚糖拓展制剂应用空间[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维芬;壳聚糖肺部缓释微球的研制及其药效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2 刘秉涛;壳聚糖复合剂在水处理中的净化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王芳芳;壳聚糖/稀土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铬(VI)的吸附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4 刘占军;接枝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负载药物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钟志梅;含硫、磷壳聚糖新衍生物的制备、结构与抑菌活性关系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6 袁毅桦;基于壳聚糖与海藻酸钠的改性聚合物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孟丽娜;环丙沙星壳聚糖缓释微球肺部靶向给药系统的研究[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3年
8 王琳;新型壳聚糖螯合树脂对金、银等金属的吸附回收及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9 刘利萍;氟尿嘧啶磁性丝素/壳聚糖复合微球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10 刘亚平;新型粉体止血剂—壳聚糖/海藻酸微球的制备工艺及生物医学特性检测[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国艳;以壳聚糖为载体制备适合于抗体分离的介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2 高扬;载药壳聚糖类微球的制备及其释药性能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3 张如心;壳聚糖改性聚丙烯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4 孟阳;疏水改性海藻酸钠的载药释药性能及其与壳聚糖的协同絮凝作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5 吴先锋;基于粉煤灰磁珠的磁性吸附剂制备及铜吸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6 张伟爱;光谱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壳聚糖[D];广东药科大学;2016年
7 禹阳;姜黄素—壳聚糖载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8 莫芳;富马酸二甲酯/交联壳聚糖微球的研究及其在荔枝保鲜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16年
9 罗肃霜;TiO_2/壳聚糖/氧化石墨烯复合微粒的制备及吸附砷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耿晓梅;可程序化设计壳聚糖仿骨材料及其药物释放行为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94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094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