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氢化反应在手性药物合成中的应用
[Abstract]:Asymmetric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Various kinds of high efficient chiral phosphine ligands have greatly expanded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substrates. Based on the advantages of homogeneous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such as high atomic economy, high reaction activity,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environmental green friendliness, homogeneous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drugs. In this paper, some representative chiral phosphine ligands in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reaction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a representative example of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drugs by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selectivity asymmetric hydrogenation reaction is also introduced.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
【分类号】:O621.251;TQ46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年;项益智;;一类新的液相催化氢化反应体系[J];中国科学(B辑:化学);2007年02期
2 伍朝{|;;薄层层析法判断甾体激素类药物中间体氢化反应进程——抗炎松、双炔失碳酯(抗孕53)中间体氢化反应进程的判断[J];四川医学院学报;1977年01期
3 申泮文;车云霞;;金属还原氢化反应的研究[J];化学通报;1984年10期
4 王积涛;齐纬杰;张蕴文;许育明;;锆氢化反应研究 Ⅰ.酯类及双官能团化合物的锆氢化反应[J];有机化学;1985年04期
5 王积涛;许育明;张蕴文;齐纬杰;;锆氢化反应研究——2.羰基化合物的选择性还原[J];有机化学;1986年02期
6 王积涛,张蕴文,许育明,林知心;锆氢化反应研究(Ⅳ)——芳腈的锆氢化反应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9年03期
7 罗小雯,邱德仁,陈治江,朱世盛;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研究锗的氢化反应机理[J];分析化学;1993年11期
8 黄志真,朱柳生,黄宪;芳硒基乙炔的锆氢化反应[J];有机化学;1999年06期
9 张俊芳;杨定乔;龙玉华;;铱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9年06期
10 ;手性二烯作为“配体”的无金属不对称氢化反应[J];有机化学;2013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年;项益智;姜莉;;一类新的液相催化氢化反应体系的提出[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邀请报告[C];2006年
2 胡海宇;曹菁;向俊峰;陈传峰;;螺旋结构诱导的蒽醌选择性催化氢化反应[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伏晓国;汪小琳;柏朝茂;赵正平;;金属铀与氢气初期反应的XPS[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4 郑芬芬;洪雅;胡麟峰;郑卫新;;炔基硫醚的锆氢化反应及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邢雁;李岩云;沈伟艺;陈海燕;高景星;;水作溶剂的不对称转移氢化反应[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兴旺;丁奎岭;;手性有机-无机高分子组装体在催化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胡向平;曾庆恒;郑卓;;不对称杂化的膦-亚磷酰胺酯配体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文超;唐艳辉;雷鸣;;双核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N_2活化及氢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苑晓;肖超贤;寇元;;可溶性金属钠米粒子催化的CO_2氢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10 汪游清;赵玉军;周永贵;;钯催化的均相不对称氢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革;不对称氢化反应精细化工领域前景看好[N];中国化工报;2003年
2 友超 广一 光军;江苏两项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N];中国纺织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莎莎;不对称氢化反应和杯[四]芳烃的修饰及其催化性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李晓红;手性修饰的负载型铂催化剂上潜手性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4年
3 曾庆恒;手性磷配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4 黄晓飞;有机催化构建手性螺环羟吲哚的串联反应以及手性双胺钌盐催化酮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5 陈铁桥;炔烃的金属氢化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13年
6 苟发荣;过渡金属催化的环化、C-H活化及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进展[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英男;MH~+(M=Fe、Co、Ni)催化二氧化碳氢化反应[D];吉林大学;2015年
2 诸葛玲;铁催化二氧化碳和甲酸酯衍生物的氢化反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孙燕红;铁—手性Br(?)nsted酸协同催化α-取代醛亚胺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陈秋荣;功能化MCM-41负载钯、钌配合物在碳-磷键、碳-硒键形成及内炔的半氢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高少婵;钌催化酮酯的氢化反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芳元;过渡金属催化的酯和烯酰胺的氢化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7年
7 袁帅;卤代芳酮多相催化氢化反应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8 李大龙;新型双轴手性布朗斯特酸催化3-H-吲哚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9 戴志锋;高纯碳酸锂制备过程中氢化反应的优化与除钙镁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2005年
10 刘晓丹;(E)-β-芳基-β-酰胺基丙烯酸酯的不对称氢化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217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12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