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金属催化的碳-杂键对炔键的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8-07-15 12:54
【摘要】:碳-杂键对炔键的加成反应已经成为对碳碳叁键进行官能团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此类反应可以一步快速构建两个化学键即一个碳-碳键和一个碳-杂键,因而具有反应效率高、原子经济性高的特点.近年来,Al,Fe,Ni,Cu,Ga,Ru,Rh,Pd,Hf,Ir,Pt,Au,Bi等催化的诸多类型的碳-杂键对炔键的加成反应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对炔键进行加成的碳-杂键的类型分为C—H,C—B,C—N,C—O,C—Si,C—S,C—X(X=Cl,Br,I),C—Se键这8类逐一进行介绍,并对各类加成反应的反应条件、反应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立体化学选择性)以及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和总结.
[Abstract]:The addition reaction of carbon-heterodyne bond to acetylene bond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of functionalization of carbon three bond. This kind of reaction can quickly construct two chemical bonds, one carbon-carbon bond and one carbon-heterogeneity bond, so the rea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High atomic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import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addi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carbon-heterodyne bonds to acetylene bonds catalyzed by Al _ 2O _ 3, Fe, Ni, Cu, Ga, Ruh, Rh, H _ (D), H _ (f), H _ (+), P _ (t) _ (+) _ (Bi) and so on.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C-S bond added to acetylene bond, we can divide it into eight types: C-HHU C-BX C-OOC- Si-C-SnC-X (XCCl-Br-I) C-Se bond, an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each kind of addition reaction are also introduced,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Se bond can be added to the C-Se bond one by one, and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 the C-Se bond are also discussed. The reaction selectivity (regioselectivity and stereoselectivity) and the reaction mechanism we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成都大学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21602022,21372235) 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ARRLKF15-01)资助项目~~
【分类号】:O621.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晓风;;通过双金属催化反应从合成气制乙二醇[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84年03期

2 王力臻,,朱松然;超低载量贵金属催化氢电极的活性[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4年S1期

3 王周玉;蒋珍菊;孙仲;;金属催化制备手性胺的研究新进展[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8年02期

4 高月华;徐利文;夏春谷;;新型双金属催化体系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分子催化;2008年06期

5 王述彬,刘均洪;金属催化和生物催化在对映体拆分中的联合应用[J];河南化工;2004年08期

6 吴立传,余爱芳,张敏,陈立班;双金属催化环氧化物聚合诱导期的研究[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年05期

7 成明;李伯刚;;金属催化端炔与亚胺衍生物亲核加成制备炔丙基胺的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12年01期

8 时志春;张应鹏;杨云裳;李苗苗;;纳米金属催化乌尔曼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试剂;2012年08期

9 刘运林;朱锋;王翠红;周剑;;3-羟基氧化吲哚的不对称合成:金属催化和有机催化[J];有机化学;2013年08期

10 陈立班;林欣欣;陈海生;林间;;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用的双金属催化体系[J];应用化学;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柏庆;;多相金属催化中的纳米尺寸效应[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金属催化反应及其在有机材料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中的应用[A];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秦安军;李红坤;王强;魏强;孙景志;唐本忠;;炔和叠氮的无金属催化的点击聚合[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合成[C];2013年

4 李红坤;秦安军;孙景志;唐本忠;;无金属催化的“点击聚合”制备功能化聚三唑[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邓轶;刘超;王晶;孟令奎;雷爱文;;有机金属催化中的“电子”银行[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永丹;杨雪;费兆福;PaulJ.Dyson;;功能化离子液体在金属催化中的应用[A];2008全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禹蒙蒙;

本文编号:21241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1241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a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