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介孔调变对CuY催化剂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8-05 20:38
【摘要】:碱溶液处理NaY分子筛形成的介孔有利于反应物及产物分子的扩散,调节碱溶液浓度可控制Y分子筛中的介孔结构,通过溶液离子交换法制备CuY催化剂,研究了NaY分子筛介孔结构调变对CuY催化剂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反应活性的影响。通过BET、~(29)Si-NMR、XRD、NH_3/CO-TPD、H_2-TPR和TEM等表征及催化活性分析表明,在碱溶液处理过程中,NaY分子筛骨架中的Si(0Al)和Si(1Al)原子被优先脱除,且笼结构坍塌使得临近超笼连接,逐步形成直径为3.47~3.66 nm,孔容介于0.142~0.226cm~3·g~(-1)的介孔,在提高反应物分子和产物分子扩散性能的同时,提高了活性物种的可接近性。随着碱液浓度的增加,CuY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当碱液浓度为0.2 mol·L~(-1)时,NaY分子筛介孔直径为3.47 nm,孔容达到最大(0.226 cm~3·g~(-1)),相应CuY催化剂DMC的时空收率、选择性和甲醇转化率分别达到204.0 mg·g~(-1)·h~(-1)、67.8%和14.0%,活性最佳。
[Abstract]:The mesoporous formation of NaY molecular sieve treated with alkali solution is beneficial to the diffusion of reactants and product molecules. The mesoporous structure in Y molecular sieve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alkali solution. The CuY catalyst is prepared by solution ion exchange method. The effect of mesoporous structure modification of NaY molecular sieve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uY catalyst for oxidative carbonylation of methanol was studied. The characterization and catalytic activity analysis of BET29Si-NMR-XRDX NH3 / CO-TPDN H2-TPR and TEM show that the Si (0Al) and Si (1Al) atoms in the skeleton of nay molecular sieve are removed preferentially during alkali solution treatment, and the collapse of cage structure leads to close supercage connection. A mesoporous medium with a diameter of 3.47 ~ 3.66 nm and pore volume of 0.142~0.226cm~3 g ~ (-1) was gradually formed. The diffusion properties of reactants and products were improved, and the accessibility of active species was improved.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CuY catalyst firstly increased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lkali concentration. The mesoporous diameter of nay molecular sieve was 3.47 nm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alkali solution was 0.2 mol L ~ (-1), and the pore volume reached the maximum (0.226 cm~3 g ~ (-1),) CuY catalyst DMC yield, selectivity and methanol conversion reached 204.0 mg g ~ (-1) h ~ (-1) and 14.0 g ~ (-1), respectively.
【作者单位】: 太原理工大学煤科学与技术教育部和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U1510203,No.21276169) 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No.2015021030)资助项目
【分类号】:O621.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文风,刘春萍,李浙齐,路世维;苄氯催化羰基化反应的研究[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2 杨瑛,陆世维;硒催化的乙二胺、乙醇胺和环胺的氧化羰基化反应[J];催化学报;2000年04期

3 王文峰,张藩贤,许翩翩;苯胺氧化羰基化研究(英文)[J];Journal of Natural Gas Chemistry;2000年03期

4 郑焰,贾朝霞,张善言;硒催化羰基化反应合成碳酸衍生物[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肖慧萍,邱祖民,郑典模,严进;氯苄单羰基化和双羰基化的比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李峰波,邹瑾,袁国卿;氢对气相甲醇羰基化催化体系的影响[J];催化学报;2003年07期

7 卓广澜,姜玄珍;钴催化的苯直接羰基化反应研究[J];有机化学;2003年01期

8 陈金铸,彭爱东,陆世维;硒催化羰基化反应若干进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刘玲;许宝华;曹宏兵;钱庆利;李峰波;闫芳;袁国卿;;多相高分子镍配合物催化甲醇羰基化反应研究[J];分子催化;2007年01期

10 张波波;梁英华;陈红萍;赵岩;;离子液体在羰基化反应中的应用[J];上海化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莫婉玲;蒋文杰;贾咏梅;顾彦龙;李光兴;;羰基钴离子液体在羰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刘强;李刚;易宏;雷爱文;;在温和条件下钯催化以空气为氧化剂芳基硼酸酯参与的氧化羰基化反应[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3 高玲;程庆彦;梁亚男;薛伟;王延吉;;草酸-哌嗪-钯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胡耀云;尹静梅;;光促进温和条件下镉盐催化二氯代烷烃的羰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5 尹静梅;高大彬;周广运;齐春桥;贾颖萍;孙文豪;王祥生;;氯代烷烃温和条件下间接与二氧化碳的羰基化反应[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尹静梅;高大彬;贾颖萍;周广运;;光促进温和条件下溴代烷烃的羰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孙颖;王华;沈江汉;刘红超;刘中民;;固体酸催化甲醛羰基化反应[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何林;;过渡金属催化羰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C];2014年

9 李涛;王征;李光兴;;有机强酸催化的甲醛羰基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陈静;;含氧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军;乙醇气相羰基化镍基催化剂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2 王培龙;基于钯催化的碳一氧羰基化反应构建杂环化合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3 陈明;钯催化芳胺和烯胺的C-H羰基化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6年

4 王小芳;硒、硫催化含氮化合物羰基化新催化反应体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凌冈;含N化合物的硒催化羰基化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6 张华;基于一氧化碳参与的羰基化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7 陈金铸;硒催化羰基化合成含氮杂环非对称脲[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8 雷以柱;有机卤化物羰基化反应钴、钯催化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9 曹宏;钯催化下多官能团不饱和化合物的羰基化反应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胡严鹤;碱引起的钯催化羰基化反应机理的改变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兆晶;硒催化羰基化合成1,,3-二氮杂环庚烷-2-酮、2-噻唑脲及吡啶-3-基氨基甲酸酯[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袁烨;CeO_2纳米管负载Pd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李梦云;Y分子筛粒径和表面酸性对CuY催化甲醇氧化羰基化的影响[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季佳敏;过渡金属催化的亲核加成和羰基化聚合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董亚希;基于Co_2(CO)_8为羰基源的钯催化炔烃的胺基羰基化反应[D];郑州大学;2016年

6 刘亮亮;曙红(Eosin Y)催化缩羰基化反应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7 刘武艳;乙炔羰基化合成丙烯酸(酯)的非均相镍催化剂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8 袁淋;基于氧化酰胺化及胺羰基化构建酰胺键的反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9 詹慧敏;Cu/H-MOR催化二甲醚羰基化反应活性位的研究及调控[D];天津大学;2015年

10 傅淑蓉;过渡金属催化氨基羰基化反应合成6H-异吲哚并[2,1-α]吲哚-6-酮[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166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166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f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