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钌、钒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微米管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7 21:14
【摘要】: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由于其自身的路易斯酸性和布朗斯特酸性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多酸里引入不同金属的原子使得POM在其性质方面也更加丰富。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多钒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微米管,并且利用钒原子的引入成功的增强了硅钨酸氧化性,进而合成了多个钒原子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杂多蓝微米管,并且研究了其电催化性质。同时我们还探究了钌修饰的SiW12多金属氧酸盐微米管在发光性质方面的应用。本论文中采用传统的的合成方法制备了缺位Keggin型的SiW9和SiW11,然后利用无模板法将多个钒原子修饰到缺位的多金属氧酸盐上,同时将钌修饰到SiW12多金属氧酸盐的微米管上,以制备钒、钌修饰的多酸微米管。其结构和形貌借助X-射线粉末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元素分布图进行了表征,并且进行了电化学性质表征。荧光性质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全功能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本文对多钒取代的微米管及其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了乙酰丙酮负载-煅烧方法,乙酰丙酮溶液生长方法和钌吡啶溶液生长方法合成了金属钌修饰的多金属氧酸盐微米管,并研究了它们的发光性质。
[Abstract]:Polyoxometalate chemistry is widely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because of its Lewis acidity and Brownst acidity. The introduction of atoms of different metals in polyacids makes POM more abundant in its properties. In this paper, the polyvanadium substituted polyoxometalate micron tubes are studied, and the oxidation properties of silicotungstic acid are enhanced by the introduction of vanadium atoms, and the polyoxometalate heteropoly blue micron tubes replaced by vanadium atoms are synthesized. The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were also studied. 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application of ruthenium modified SiW12 polyoxometalate microtubes in luminescent properties. In this thesis, the absence of Keggin type SiW9 and SiW11, were prepared by the traditional synthesis method, then the vanadium atoms were modified to the vacant polyoxometalates by template free method, and the ruthenium was modified onto the micron tubes of SiW12 polyoxometalates. Vanadium and ruthenium modified polyacid micron tubes were prepared. Its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SEM), spectrum, (EDS) spectrum and elemental distribution, and the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and full-function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In this paper, polyvanadium substituted micron tubes and their oxidation properties are studied. Metal ruthenium modified polyoxometalate microtubes were synthesized by acetylacetone supported calcination method acetylacetone solution growth method and ruthenium pyridine solution growth method respectively. Their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山;张丽辉;张立娟;韩瑞雪;李豫豪;;巨轮型多金属氧酸盐纳米超薄多层膜的制备[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冯珍鸽;蔡慧农;王力;杨秋明;;含钒多金属氧酸盐的抑菌活性[J];应用化学;2010年08期

3 万彬;苏占华;周百斌;;钼磷多金属氧酸盐的结构类型及特点[J];化学工程师;2011年05期

4 蔡元志;史振雨;;多金属氧酸盐结构研究的新进展[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许林,王恩波,胡长文;多金属氧酸盐作为构筑块自组装合成新型功能性分子材料[J];无机化学学报;2000年02期

6 马慧媛,周百斌,彭军,刘益春,彭尉先;多金属氧酸盐四硫富瓦烯衍生物荷移盐超薄导电膜(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04年04期

7 吴丹,林深,骆耿耿,徐伟;两种多金属氧酸盐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8 周文辉,邓谦,岳明;纳米多金属氧酸盐的制备方法[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刘丽萍;黄如丹;张中强;魏先印;白延春;朱莹莹;;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化学研究新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10 秦超;许林;;有机官能化的多金属氧酸盐研究进展[J];分子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珍鸽;王力;;含钒多金属氧酸盐抑菌活性[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黄玲;方伟慧;杨国昱;;一个链状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黄玲;方伟慧;杨国昱;;一种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黄玲;杨国昱;;六核铜取代的夹心型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黄玲;杨国昱;;一例三核锆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6 范大伟;郝京诚;;多金属氧酸盐为基础的磁性无机/有机混合囊泡[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聂姗姗;薛岗林;;两个基于有机染料和多金属氧酸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合成、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黄玲;杨国昱;;单稀土取代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黄玲;杨国昱;;链状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黄玲;杨国昱;;四取代三明治单元构建的二维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结构[A];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全国多酸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远航;扩展型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的设计与构筑[D];复旦大学;2014年

2 李娜;含N配体修饰的多酸基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史宗海;多金属氧酸盐—四苯基卟啉体系的设计、合成及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4 于岩;金属/咪唑类配体修饰多金属氧酸盐合成及性质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5年

5 孙靖文;含富氮二羧酸的Keggin型多酸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孙明辉;多酸阴离子配位组装的稀土及过渡金属配合物: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7 刘竹君;过渡金属簇修饰的钨系多金属氧酸盐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8 兰青;多酸基框架材料及其衍生物制备与光催化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年

9 孙春艳;基于微孔金属—有机框架的多金属氧酸盐杂化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鹿颖;以多金属氧酸盐为建筑单元的修饰和扩展结构化合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长云;多金属氧酸盐染料膜材料的制备和性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路飞;基于多金属氧酸盐和双三唑/柔性双胺衍生物配体的功能配合物的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3 刘倩;表面活性剂组装多金属氧酸盐复合材料及其氧化脱硫性能[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4 万思琦;含钼原子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和性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5 赵金丽;基于地球丰产元素钴、铁和锰的多金属氧酸盐的光催化制氢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6 崔颖;基于Ag(Ⅰ)取代的Keggin型多金属钨磷酸盐催化水氧化放氧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璐;以{AsW_9}为结构基元的杂化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蔡红虹;{As_2Mo_(18)}型多金属氧酸盐分子基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9 齐雯;含钒多金属氧酸盐抗乳腺癌MCF-7细胞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盖贝贝;具有质子导电性的多孔多金属氧酸盐基金属有机骨架的离子热合成[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556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2556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b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