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罗丹明类衍生试剂原位衍生联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的开发

发布时间:2018-10-25 17:25
【摘要】: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作为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发展速度迅速,具有强大的分离分析能力而被运用于各个领域,比如生命分析、药物分析、食品卫生及环境化学等。该方法具有发展速度快、应用广泛等特点,良好的分离特性使之受到了诸多领域的关注。UHPLC-MS技术不仅运用范围广泛,且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离度高等特点,可以根据碎裂离子和图谱推断分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质结构。一般样品的检测量都比较小,或者需要检测的组分的含量很低,并且很多化合物不适合色谱分析的直接检测,没有良好的紫外或荧光吸收,然而需要得到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因此,化学衍生化作为改善以上问题的有效技术手段往往被引入。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UA-DLLME)不仅高效快速且具有强大的富集、净化能力而受到了广泛关注并作为前处理技术而被运用。UA-DLLME具有萃取率高、简单、快速等优势而被广泛运用于分析物的富集、净化过程。本论文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的超声辅助-原位衍生-分散液液微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联合超高液相色谱质谱(UHPLC-MS)检测分析,用于生物样本的检测工作。一种新型的用于生物样品分析物衍生标记的罗丹明类试剂4′-甲酰氯罗丹明,成功被用于神经递质和食品中氨基酸和生物胺的含量检测。本文具体工作如下:第一章:简述了UHPLC-MS在分析化学工作中的应用进展。第二章:介绍了化学衍生化增敏技术与液液微萃取技术,及UA-DLLME技术联合衍生前处理技术研究。第三章:采用超声辅助-原位衍生-分散液液微萃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成功应用于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脑微透析液中多种神经递质快速检测。第四章:利用衍生试剂4′-甲酰氯罗丹明,首次对大鼠尿液中的神经递质进行衍生标记,结果表明本论文所建立方法能够很好的运用到生物样本的检测分析。第五章:以4′-甲酰氯罗丹明作为质谱增敏试剂,对食品中的氨基酸和生物胺进行衍生标记,结果表明本论文所建立的实验方法和新合成的衍生试剂能够成功运用不同食品氨基酸和生物胺含量测定。
[Abstract]:As a new detection technology, 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life analysis, drug analysis, food hygiene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This metho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pid development, wide application and good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UHPLC-MS technology is not only widely used, but also has good selectivity, high sensitivity, high separation degree and so on. The molecular weight and structure of the analyte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fragmentation ions and spectra. Generally, the detection of samples is relatively small, or the content of the components to be detected is very low, and many compounds are not suitable for the direct detection of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there is no good UV or fluorescence absorption, but high detection sensitivity is needed. Therefore, chemical derivation is often introduced as an effective technical means to improve the above problems. Ultrasound-assisted dispersible liquid microextraction (UA-DLLME) is not only highly efficient and rapid, but also has a strong enrichment, purification ability and has been widely concerned and used as a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UA-DLLME has a high extraction rate and is simple. Rapid and other advantages are widely used in the enrichment and purification process of analytes. In this paper, a new and high efficient ultrasonic assisted in situ derivation-dispersion liquid microextraction sample pretreatment technique was developed, which was combined with ultra-high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HPLC-MS) for the detection of biological samples. A new type of Rhodamine reagent 4-formyl chloride rhodamine was successfully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mino acids and biogenic amines in neurotransmitters and foods. The main work of this paper is as follows: chapter 1: the application of UHPLC-M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 is reviewed. Chapter 2: the research of chemical derivatization sensitizing technology,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technology and UA-DLLME combined derivatization pretreatment technology are introduced. Chapter 3: the ultrasonic assisted in situ derivation-dispersion liquid microextraction technique was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the rapid detection of multiple neurotransmitters in the cerebral microdialysis solution of Parkinson's disease model rats. Chapter 4: the method was used to label the neurotransmitters in rat urin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could be applied to th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biological samples for the first time. Chapter 5: amino acids and biogenic amines in food were labeled with 4-formyl chloride rhodamine as the sensitizing reagent by mass spectrome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the newly synthesized derivative reagent can be used successfully to determine the amino acids and biogenic amines in different foods.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57.63;TS20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伯劲,王修林;罗丹明B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冶金分析与测试(冶金分析分册);1983年05期

2 姜太良;田素珍;孙丕喜;;不同环境因子对罗丹明B影响的试验[J];黄渤海海洋;1985年04期

3 王筱敏,邵谦,柏竹平,严凤霞;罗丹明6G荧光淬灭法测定水中微量磷[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1988年03期

4 圣筱敏,姜敏华,柏竹平,严风霞;罗丹明6G荧光淬火法测定钢中的钼[J];冶金分析;1989年05期

5 王喜庆,龙英才,孙媛;罗丹明B内酯单晶的生长及晶体结构[J];化学学报;2000年09期

6 戚秀菊;罗丹明B在无机分析中的应用[J];光谱实验室;2001年02期

7 刘立明,宋功武,吴鸣虎,方光荣,李玲;测定蛋白质的罗丹明B自聚平衡体系[J];分析测试学报;2002年05期

8 赵秀琴;;罗丹明衍生物在传感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9 林长虹;胡书玉;黄达锴;吴洁婷;孙丹;;辣椒及其制品中罗丹明B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J];广东化工;2011年04期

10 郝燕花;闫正;邓荔;;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葱粉中的罗丹明B含量[J];化学分析计量;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畅;从宇鸿;张颖;白银娟;郭媛;杨秉勤;史真;;一种新型刚性罗丹明荧光标记探针的合成[A];有机合成创新—产业化的新动力——中国化学会全国第三届有机合成化学与过程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宋相志;;罗丹明染料的荧光淬灭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3 雷洁;莫育俊;张鹏翔;屠安;;罗丹明6 G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4 黎俊波;潘志权;;新型罗丹明B衍生物增色铜离子检测性能研究[A];2010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孙杰;陈昭;戴迎宾;邓克俭;侯浩波;;可见光诱导氯代含硫四氮杂卟啉铁活化氧降解罗丹明B[A];第三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6 罗薇楠;尤宏;姚杰;蔡伟民;;三相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A];2004年全国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徐玉荣;宋桂兰;黄民生;;罗丹明B钙黄绿素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测定痕量锑的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林佳丽;祖莉莉;;罗丹明染料-孔雀石绿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郁美娟;张海凤;赖奕坚;孟庆华;张万斌;;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标记探针的研究(Ⅱ)——罗丹明B-N-羟基琥珀酰亚胺酯的合成与标记应用[A];第九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赵文伟;;罗丹明分子异构化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郝凤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罗丹明 B:染色花椒的元凶[N];大众科技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薇;全面促进我国辣椒提取行业跨越式发展[N];中国食品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晓勇;罗丹明基PMOs的制备、表征及在金属离子传感方面的应用[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延如;基于罗丹明衍生物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3 王保刚;近红外硅基罗丹明—合成方法学及荧光探针的构建与成像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6年

4 颜范勇;罗丹明类衍生物的合成及表征[D];天津大学;2007年

5 张丽珠;罗丹明染料的合成及作为离子探针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杨会然;罗丹明类近红外荧光染料的设计、合成及其生物成像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6年

7 倪静凯;新型罗丹明探针的合成及其对汞离子和半胱氨酸分子传感性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5年

8 王琦;基于萘酐及罗丹明B的分子自组装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刘云龙;罗丹明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光谱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10 刘清浩;罗丹明、荧光素、尼罗红及尼罗兰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D];天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永瑞;罗丹明类衍生试剂原位衍生联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的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2 曹小伟;基于罗丹明B的荧光探针和[2]轮烷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温馨;基于罗丹明衍生物离子探针的合成及识别性质研究[D];渤海大学;2015年

4 于连伟;基于罗丹明B的铋离子荧光传感器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陈晓燕;基于罗丹明B特异性检测Al~(3+)和Fe~(3+)荧光探针的制备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吕春芳;磁性一维中空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处理染料废水的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张志勇;稀土掺杂介孔二氧化钛的制备工艺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D];宁夏大学;2015年

8 沈婉秋;电化学方法去除水体中罗丹明B与林可霉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亚魁;BODIPY衍生物及罗丹明光物理性质的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年

10 吕涛;罗丹明类新型衍生试剂合成及微萃取联用LC-MS分析方法建立与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94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294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e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