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三联吡啶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其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9 10:33
  本硕士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本文对4'-苯基-2,2':6',2"-三联吡啶(L1)、4'-(对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2)、4'-(间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3)、4'-(邻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4)、4'-(对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5)、[ZnL12](p-OSO2PhCH3)2(1)、[ZnL12](NO3)2(2)、[ZnL12](SO3CF3)2(3)、[ZnL12](SbF6)2(4)、[ZnCl2L2](5)、[ZnC12L3](6)、[ZnC12L4](H20)2(7)、[ZnCl2L5](8)和[ZnBr2L5](9)五个配体及9个锌配合物进行了合成,通过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元素分析、单晶结构、紫外吸收光谱和差热-热重等手段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了配体L2、L4及配合物7的晶体结构分别属于正交(Orthorhombic)、三方(Rhombohedral)和三斜(Triclinic)晶系,空间群分别为P2(1)2(1)2(1)、R-3和P-1,8和9的晶体结构属于单斜(Monoclinic)晶系,空间群为P2(1)/c,配合物7-9形成了扭曲的三角双锥构型,氢键、π-π堆积作用或π-ring作用是晶胞堆积的主要作用力。通过研究配体L2-L4,配合物1-7的荧光性质发现,所有化合物均表现出了丰富的荧光性质,且取代基的位置和溶剂对化合物的荧光有很大影响;而对于夹心型配合物1-4来讲,固体荧光低能区与溶液荧光高能区的荧光变化可能与结构中氢键的平均键长有着密切关系,配合物的配位模式、阴离子以及晶胞堆积的差异等也对荧光性质有着很大影响。2.本文通过分子对接模拟、荧光实验及荧光猝灭机理的研究分别确定了对4'-(对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2)、4'-(间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3)、4'-(邻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4)、[ZnCl2L2](5)、[ZnCl2L3](6)和[ZnCl2L4](H2O)2(7)六个化合物与牛血红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发现,小分子化合物与牛血红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自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氢键、范德华力或疏水作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荧光实验表明,随着小分子浓度的不断增大,蛋白质的荧光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能区荧光的猝灭以及最大发射波长的红移,猝灭机理为二者形成稳定复合物的静态猝灭。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O641.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三联吡啶及其金属配合物研究概述
        1.1.1 三联吡啶及其金属配合物合成
        1.1.2 三联吡啶金属配合物的晶体培养
        1.1.3 三联吡啶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1.2 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2.1 分子对接
        1.2.2 研究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1.2.3 小分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应用研究
    1.3 课题研究简介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三联吡啶配体的合成、表征与性质
    2.1 前言
    2.2 仪器与试剂
        2.2.1 主要仪器
        2.2.2 主要试剂
    2.3 配体的合成
1)的合成[100]'>        2.3.1 4'-苯基-2,2':6',2"-三联吡啶(L1)的合成[100]
2)的合成'>        2.3.2 4'-(对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2)的合成
3)的合成[99]'>        2.3.3 4'-(间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3)的合成[99]
4)的合成'>        2.3.4 4'-(邻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4)的合成
5)的合成'>        2.3.5 4'-(对甲氧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5)的合成
    2.4 配体(L2,L4)的表征、结构与荧光性质
2)的表征与晶体结构解析'>        2.4.1 配体4'-(对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2)的表征与晶体结构解析
4)的表征与晶体结构解析'>        2.4.2 配体4'-(邻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4)的表征与晶体结构解析
        2.4.3 配体的荧光性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联吡啶夹心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
    3.1 前言
    3.2 仪器与试剂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试剂
1)夹心配合物的合成'>    3.3 4'-苯基-2,2':6',2"-三联吡啶(L1)夹心配合物的合成
        3.3.1 [ZnL12](p-OSO2PhCH3)2(1)的合成
        3.3.2 [ZnL12](NO3)2 (2)的合成
        3.3.3 [ZnL12](SO3CF3)2 (3)的合成
        3.3.4 [ZnL12](SbF6)2 (4)的合成
1)夹心配合物的表征'>    3.4 4'-苯基-2,2':6',2"-三联吡啶(L1)夹心配合物的表征
        3.4.1 [ZnL12](p-OSO2PhCH3)2 (1)的表征
        3.4.2 [ZnL12](NO3)2 (2)的表征
        3.4.3 [ZnL12](SO3CF3)2(3)的表征
        3.4.4 [ZnL12](SbF6)2 (4)的表征
        3.4.5 夹心配合物1-4的紫外吸收光谱
        3.4.6 夹心配合物1-4的热稳定性
    3.5 夹心配合物1-4荧光性质的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联吡啶[1:1]型锌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
    4.1 前言
    4.2 仪器与试剂
        4.2.1 主要仪器
        4.2.2 主要试剂
    4.3 三联吡啶[1:1]型锌配合物的合成
        4.3.1 [ZnCl2L2] (5)的合成
        4.3.2 [ZnCl2L3] (6)的合成
        4.3.3 [ZnCl2L4](H2O)2 (7)的合成
        4.3.4 [ZnCl2L5] (8)的合成
        4.3.5 [ZnBr2L5] (9)的合成
    4.4 三联吡啶[1:1]型锌配合物的表征
        4.4.1 配合物[ZnCl2L2](5)的表征
        4.4.2 配合物[ZnCl2L4](H2O)2 (7)的表征
        4.4.3 配合物[ZnCl2L5] (8)的表征
        4.4.4 配合物[ZnBr2L5] (9)的表征
        4.4.5 配合物[ZnCl2L4](H2O)2 (7)的晶体结构解析
        4.4.6 配合物[ZnCl2L5] (8)的晶体结构解析
        4.4.7 配合物[ZnBr2L5] (9)的晶体结构解析
    4.5 三联吡啶[1:1]型锌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分子化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5.1 前言
    5.2 仪器与试剂
        5.2.1 主要仪器
        5.2.2 主要试剂
    5.3 小分子化合物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2)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5.3.1 4'-(对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2)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3)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5.3.2 4'-(间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3)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4)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5.3.3 4'-(邻羟基苯基)-2,2':6',2"-三联吡啶(L4)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5.3.4 配合物[ZnCl2L2] (5)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5.3.5 配合物[ZnCl2L3] (6)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5.3.6 配合物[ZnCl2L4](H2O)2 (7)与牛血红蛋白(BHb)相互作用的研究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三联吡啶及其锌配合物
        6.1.2 小分子化合物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燕;刘艳丽;李文霞;;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三联吡啶衍生物[J];中州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2 付伟伟;杨君芝;吉芳艳;王宏;张复兴;易正戟;;三联吡啶合成方法概述[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严晓华;杜丽婷;毕欣;孙晶;颜朝国;;烷氧基桥联双三联吡啶的简洁合成[J];有机化学;2010年12期

4 高远浩;田玉鹏;杨家祥;杨风岭;李静;郑直;;D-π-A型三联吡啶衍生物的合成、结构和光学特性[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5 付伟伟;邝代治;张复兴;刘洋;李薇;匡云飞;;4′-对甲氧基苯基三联吡啶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13年03期

6 许新华,黄荣新,屈姝存;构成分子机器的一种新的结构单元:三联吡啶盐的二醇合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7 李襄宏;;新型钌(Ⅱ)三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电性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8 杨浩,柳文敏,陈文涛,行文茹,孟召辉,王西新;新型三联吡啶的合成及其与金属离子络合反应的研究[J];南都学坛;1998年06期

9 张林;王国松;刘伟民;王自为;;2,2′∶6′,2″-三联吡啶衍生物配体的合成及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王晓霞;刘汉国;万霞;殷霞;周福山;吴建中;;对甲苯基-2,2′:6′,2″-三联吡啶的合成方法改进[J];化学试剂;200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吴青然;2,2’:6’,,2”-三联吡啶羧酸衍生物及其过渡/稀土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学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苟蕾;吡啶取代三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3 曾光;铜(Ⅰ)卤簇基荧光金属有机骨架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永强;三联吡啶锌配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质及其与牛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广西大学;2017年

2 吴孙涛;三联吡啶修饰金属有机骨架固载Ru离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旭晨;4-吡啶基三联吡啶衍生物配位稀土发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4 杨茜;金属配位三联吡啶聚合物的电阻转变效应及其应用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5 李欢;基于四苯基硅的三联吡啶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吕祯;酯基修饰的2,2':6',2''-三联吡啶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7 李文杰;5-溴烟酸配合物和手性三联吡啶功能化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8 申明占;三(双VA唑啉吡啶)及三/四(三联吡啶)金刚烷的合成及自组装[D];郑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797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3797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4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