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相转移催化剂辅助皂化对食用油中苯并(a)芘和酞酸酯的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9-09-15 20:48
【摘要】:食用油的安全问题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本文所研究的苯并(a)芘(BaP)和酞酸酯(PAEs)这两类常见的污染物普遍存在于食用油中。近年来,对食用油中BaP和PAEs的分析存在以下问题:预处理过程中有机试剂耗量大、操作步骤繁琐、实验材料成本较高;另外,PAEs种类繁多,部分PAEs由于缺少相应的标准品而无法被定性定量分析,并且目前国内外对食用油中PAEs污染情况的调查数据严重缺乏。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食用油-KOH水溶液体系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PTC),不仅加速了油脂的水解速率,而且减少了对有机试剂的消耗。本文采用超分子溶剂微萃取(SUSME)技术对食用油水解液中的BaP进行萃取,利用超分子溶剂(SUPRASs)阻碍大分子进入萃取相的特性,在萃取的同时达到了净化的目的;利用液相微萃取(LPME)技术对PAEs的衍生物——邻苯二甲酸(PA)进行高效富集,测定了食用油中PAEs的总量,准确地评估了食用油中PAEs的污染水平。本文主要研究了相转移催化剂辅助皂化技术在食用油中BaP和PAEs的检测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如下:1、建立一种基于PTC辅助皂化-SUSME-HPLC-FLD快速检测食用油中的BaP的分析方法。考察了KOH水溶液的浓度、质子化溶剂的种类及体积、PTC和烷基醇的种类及用量、THF的体积以及萃取时间对皂化和SUSME过程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在0.03~1.0 ng m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加标回收率为94~102%,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0%,LOD和LOQ分别为0.06和0.19μg kg-1。对52种食用油样品进行测定,BaP含量范围为LOQ~28.54μg kg-1。其中23种食用油中的BaP含量超过了欧盟食品安全局规定的最大限量(2μg kg-1),3种食用油中的BaP含量超过了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限量(10μg kg-1)。2、将本课题组已建立的PTC辅助皂化-正己烷净化-LPME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应用到食用油中PAEs总量的测定过程,并结合HPLC-DAD进行分析,以评估食用油样品中PAEs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25种食用油样品中PAEs总含量范围为LOQ~366.68μmol kg-1,平均值和中值分别为8.45和3.56μmol kg-1。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种类的食用油中PAEs总量略有差异,而不同包装材料间PAEs总量水平基本无差异。该方法有利于对大批食用油样品的调查监测,将会为国内外食用油中PAEs的污染情况的调查研究提供依据。
【图文】:

色谱图,皂化反应,机理


血清瓶中加入 1 mL THF 和 500 μL 正辛醇,然后在室温下进行磁力搅拌辅助萃取(800rpm,15 min)。待溶液静置 5 min 后,用微量注射器将上层超分子相(3.10±0.02 mL)转移至 5 mL 的塑料离心管中。将 1.5 mL 萃取液转移至含有 40 mg 氯化钠的 2 mL 塑料离心管中,振摇 1 min,离心(4000 rpm,3 min)。取上清液直接进行 HPLC-FLD 分析。2.3 结果讨论所有的优化实验都是用菜籽油的加标回收实验来进行的,加标量为 4 μg kg-1。最佳条件的评判标准如下:食用油的完全皂化程度高,最终呈澄清透亮的一相;回收在80-110%范围内;色谱图上的分离度好、杂峰背景干扰小。2.3.1 水解条件的优化皂化反应是一个双分子反应:氢氧根离子去碰撞酯分子的羰基碳原子,同时质子化溶剂,比如水、简单的醇类会提供氢键,分别与酯分子的羰基氧原子、氢氧根的氢原子结合,这就形成了稳定的四面体结构的中间体,,随后该中间体分解成了产物(Eze et al.2015)。当质子化溶剂为水时,烷基酯的皂化反应机理如图 2-1 所示。

皂化程度,水溶液,皂化液


TBAB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四丁基铵阳离子与水相中的 OH-结身的疏水性的特点将水相中的 OH-转移到油相中,这样油相中的 OH-会增食用油的水解速率。因此,本试验中也引用了 PTC。部分的优化实验中,优化了以下几个实验条件:KOH 水溶液的浓度、质择及用量、PTC 的种类及用量、水解时间以及样品用量。OH 水溶液浓度的优化验考察了 KOH 水溶液浓度(保证碱溶液体积为 8 mL)对水解效果的影响浓度点,分别为 2 mol L 1,4 mol L 1和 8 mol L 1。在 0.5 g 样品中加入 2TBAB 水溶液、2 mL 乙醇及不同浓度的 KOH 水溶液,经过 10 min 80℃的使用 2 mol L 1的 KOH 水溶液,皂化液上漂浮着大量油滴,如图 2-2(a)ol L 1的 KOH 水溶液,皂化液上漂浮着约 3 mL 的黄色有机层,如图 2-2使用 4 mol L 1的 KOH 水溶液,如图 2-2(b)所示,皂化液呈澄清透亮的均大于 90%。最终选取使食用油完全皂化成一相的 4 mol L 1为 KOH 水溶。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TS227;O658.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仍洲;摀盐类相转移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J];济宁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卞觉新;相转移催化剂[J];化学世界;1982年01期

3 马维勇;;相转移催化剂的选择[J];医药工业;1987年09期

4 蒋木庚;杨红;冯仁杏;单桂冠;;相转移催化剂在农药合成中的应用[J];江苏化工;1990年02期

5 韩恩山,栾蕊,高长虹;有机合成中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潘良金,朱旭容;相转移催化剂在对硝基三溴苄合成中的应用[J];江苏化工;2003年03期

7 孔健;相转移催化剂的类型与应用[J];潍坊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李琴;王心良;蒋宗林;白威;;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9 杨建洲;刘亚妮;孙丽芳;乔文远;;相转移催化剂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与应用[J];日用化学品科学;2009年02期

10 李银涛;;新型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J];广州化工;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赵地顺;任红威;李乐;李翔宇;李雪刚;;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在噻吩氧化脱硫中的结构效应[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2 王念贵;朱瑞芝;;相转移法合成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A];第九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陈慧;戴维林;;相转移催化剂用于环戊烯选择氧化制戊二酸的绿色催化合成[A];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于在璋;李伯耿;李宝芳;董耿蛟;;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环氧树脂醚化动力学[A];第四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5 张春艳;冯亚青;蔡星伟;;杯芳烃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在氟化反应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艳;章亚东;蒋登高;;相转移催化合成蔗糖棕榈酸多酯[A];第九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于在璋;李宝芳;刘红;马敬华;朱菊芬;;相转移催化剂合成环氨树脂的研究[A];第四次全国环氧树脂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1年

8 刘若尘;蔡林歆;李宏宇;刘正平;;噻吩在水介质中的聚合[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斌;双功能化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反应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2 冯丹丹;手性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的固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7年

3 朱英红;吡啶摀盐系列等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固载化及催化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华明清;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设计合成及在Michael加成反应中应用[D];天津大学;2011年

5 崔汉峰;手性相转移催化剂设计及应用和三氟甲基酮不对称Aldol反应[D];天津大学;2010年

6 段海峰;胍盐及其离子液体的合成、性质和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亚;脱羧型水暂溶性涂料的研究—脱羧型单体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2 徐贝;氧化钼—季铵盐催化氧化环己烯合成1,2-环己二醇[D];湖南大学;2015年

3 卿海;C-6'修饰奎宁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α-羟基化反应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毛浙徽;4-甲基-5-乙烯基噻唑合成新工艺[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5 王韬;微波促进肟制备二氟水杨腈/异VA唑及壳聚糖手性季铵盐制备与应用[D];江苏大学;2017年

6 刘沛;固载相转移催化剂磁性纳米微反应器的构建及其脱硫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焦晓云;利用天然手性化合物合成手性相转移催化剂[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施梅;两个药物中间体及一种新型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D];苏州大学;2001年

9 华玉夏;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薛爱英;高分子支载的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5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35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7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