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RDF理论的散射光谱加和性研究
【图文】:
论证了散射光谱的加和性原理,其次在实验上进行了散射光谱加和性的实验验证,相应的实验分析结果进一步证明了散射光谱加和性是真实存在的。由于对复杂结构体的相关光谱分析的理论依据相对短缺,而对于该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且迫在眉睫,我们的研究可为基于散射光谱的物质组分分析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理论参考,并对光谱的反演及识别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矗图1单光源条件下BRDF示意图Fig.1OpticalpathofBRDFinsinglelightsourcecondition1原理如图1为材质表面的散射原理图,根据BRDF理论[17],设被测样品的入射光源辐射亮度及反射后的辐射亮度分别为dLi和dLr;被测材料的微面元面积用dA表示,表面的法线与Z轴重合,,入射光线夹角为θi,反射光线夹角为θr;入射光和反射光立体角分别为dωi和dωr;探测设备的响应函数为R(λ),则探测到的光谱信号用O(λ)表示为O(λ)=R(λ)d鐖r=R(λ)dLif(r)dAcosθicosθrdωidωr(1)假定入射源为均匀的平行光,光源与入射面材质之间不存在散射以外的其他效应,同时材质质点之间无相互作用,参考区域内满足能量守恒定律,探测器与散射面的距离足够远的平面漫反射体系条件下,f(r)代表被测样品的反射光谱信息,即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d鐖i和d鐖r为被测样品的入射光源辐射通量及反射辐射通量。单光源照射条件不变时,设M=R(λ)dLicosθidωi,M为定值,因为f(r)
QE65PRO光谱仪、84uv望远镜、光纤和计算机组成。实验样品采用由红色、蓝色、绿色三种不同材质组成的材料,单光源条件下的加和性验证时,样品1不同材质面积比例为1∶1∶1,样品2不同材质面积比例为5∶6∶9;多光源条件下的加和性验证时,样品3不同材质面积比例1∶1,三种样品均为直径100mm的圆板。图2为实验光路图,单光源加和性实验时采用Light1作为光源,多光源加和性实验室验证时采用Light1和Light2作为混合光源,Light1和Light2均为太阳模拟器发出的光,测量时样品固定电动位移台的样品架上,样品的转动角度由电动位移台控制。光源位置如图2所示,望远镜与太阳模拟器的入射光轴初始夹角为20°,光谱仪和计算机进行光谱采集和存储。图2实验光路图Fig.2Experimentalopticalpathschematicdiagrams2.2测量方法在实验中,为减小实验误差采用拆分法实现光谱测量:先测量出样品整体的散射光谱,再依次测量样品的每部分材质的光谱,将每部分材质光谱去除背景光谱后加和起来(在此称为加和计算光谱数据),与去除背景后的样品整体的散射光谱(在此称为实验光谱数据)对比。如图2左下角处的样品光谱拆分法测量示意图。将实验数据同加和计算数据做偏差分析,分析结果同测量时仪器造成的误差作比较,如果加和后的偏差在实验仪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则证明散射光谱加和性成立。为了提高散射光谱加和性验证的完备性,首先证明加和性与探测角度无关;再验证加和性与被测样品无关;最后验证加和性与入射光源无关。3结果与讨论材料的散射光谱数据
【作者单位】: 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长春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吉林省公共计算平台项目(20130101179JC)资助
【分类号】:O65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伯;张宝善;王玉君;;二甲苯的联合散射光谱分析[J];化学通报;1966年01期
2 王丽云;李刚;李哲;林凌;毕平;;分布式多位置散射光谱法对被测组织内部信息的初步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4年04期
3 衷明华;氯化银纳米粒子散射光谱的应用研究[J];广州化工;2005年03期
4 吕昌银;韩志辉;李庆;王永生;杨胜圆;;流式细胞术散射光谱法测定痕量银的研究[J];分析测试学报;2005年06期
5 刘文伯;;晶态物质的联合散射光谱[J];化学通报;1966年04期
6 梁榕源,林竹光,苏兴平,周静波,黄贤智;乳化剂OP/水-氯化银体系光散射光谱应用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1期
7 曾晓燕;黄婉莹;吴雪群;衷明华;;散射光谱法测定微量银的研究[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6年01期
8 刘庆业,蒋治良,蒙冕武;钯纳米微粒的微波高压液相合成及共振散射光谱研究[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01年04期
9 詹国庆;孔令波;;羧基化碳纳米管存在下茜素红-蛋白质的光散射光谱研究[J];分析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刘绍璞,刘忠芳;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曙红Y体系的二级散射光谱及其在分析化学上的应用[J];分析化学;199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曹淑德;;喇曼散射光谱在鉴定矿物上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会议指南[C];1981年
2 陈英方;吴知非;龚俊;;单纤维喇曼散射光谱——聚丙烯纤维的光降解研究[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3 王宗明;;激光喇曼散射光谱在化学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会议指南[C];1981年
4 王乐新;赵志敏;;正常和异常血清共振散射光谱的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陈旭东;杨金;符若文;章明秋;;共振散射光谱研究聚合物相分离动力学[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6 王成;马俊领;李延;魏勋斌;;细胞光散射光谱的研究现状与进展[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树霖;周赫田;容祖秀;刘丽珍;;MBBA和nocB的喇曼散射光谱[A];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会议指南[C];1981年
8 陈俊科;孙予;侯晓强;;注射用针剂药物的拉曼散射光谱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何佑秋;金纳米微粒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的共振Rayleigh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王健;基于金纳米棒的生物传感与癌症的光热治疗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王乐新;人体血样的光谱特征探索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辛宏梁;芴衍生物拉曼散射和隧穿电流电场响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薇;匀速自转运动物体散射光谱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2 李滨宇;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散射光谱探测反演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3 李龙;基于神经网络的散射光谱分类识别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6年
4 王丽云;多位置散射光谱法对皮肤组织内部信息的初步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5 刘健;蛋白质—多糖反应体系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杜玲艳;后向偏振散射光谱系统的构建及初步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7 周金风;某些纳米微粒的共振瑞利散射和共振非线性散射光谱及其分析应用[D];西南大学;2010年
8 覃爱苗;金、银纳米粒子的微波和光化学合成及其共振散射光谱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刘永敬;血清白蛋白与有机小分子相互作用的散射光谱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玲;铷原子共振布拉格散射光谱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0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5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