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温敏型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5-氟尿嘧啶的机理及其缓释行为

发布时间:2020-03-09 07:28
【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困扰人类的胃癌、结肠癌等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传统口服制药和注射制药很难有效到达病患部位,真正发挥作用的药物浓度偏低,药物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为了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涌现出众多的新型药物缓释系统。目前,利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高分子材料作为药物载体,选取特定的药物分子,基于分子模拟设计的构思,将分子印迹技术用于药物缓释系统,制备出高效的药物缓释体系是医药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本论文以核壳结构的碳包覆四氧化三铁(Fe_3O_4@C)微球为基质材料,以常用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5-FU)为模板分子,对Fe_3O_4@C微球进行表面修饰,接枝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在理论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实验优化合成条件,制备得到温敏型磁性分子印迹药物缓释材料。这对于分子印迹技术在药物缓释系统领域的发展应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印迹位点的理论设计与识别机理。引入密度泛函理论,首先通过Dmol3程序包模拟计算单个5-FU分子和NIPAM之间的多种作用位点及相互作用能,确定几何结构最稳定的5-FU/NIPAM复合构型,其相互作用能为-46.50 k J/mol。其次,计算模拟5-FU分子和不同配比的NIPAM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得出,随着NIPAM单体比重的增大,5-FU和NIPAM复合结构相互作用能增长速度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结合实验,确定印迹材料制备过程中5-FU/NIPAM用量配比为1:4。基于以上的理论计算,构建5-FU在温敏交联网络(PNIPAM)中的印迹位点模型(5-FU/PNIPAM),从5-FU/PNIPAM表面静电势及布局分析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5-FU分子印迹位点的形成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且5-FU和印迹位点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主要由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和氢键等构成,印迹位点和模板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为-112.24 k J/mol。(2)温敏型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Fe_3O_4@C微球。其次,对Fe_3O_4@C进行硅烷化修饰,在其表面引入乙烯基官能团,优化硅烷化参数,得到硅烷化产物(Fe_3O_4@CSi)。最后以Fe_3O_4@CSi为基体材料、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IPAM为温敏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通过表面接枝聚合法制备温敏型磁性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TMMIPs)。通过对TMMIPs的结构形貌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TMMIPs是粒径为150 nm左右的核壳结构微球,包覆层厚度为50nm,其临界相转变温度为39.2℃,磁饱和强度为16.57 emu/g,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温敏性和分散性。(3)TMMIPs的吸附、缓释性能测试。设计静态吸附实验考察TMMIPs吸附5-FU分子的吸附、缓释行为,结果显示:在25℃条件下,TMMIPs对5-FU的最大吸附量为96.53 mg/g,吸附平衡时间为120 min,印迹因子1.50。吸附动力学过程满足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选择性实验结果显示TMMIPs对5-FU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缓释结果表明:TMMIPs中的温敏聚合物随着温度的变化收缩、溶胀,可以实现对5-FU的可控释放。5-FU的累计释放率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在125 min内,25℃条件下的释放率约为70%。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3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孝刚;朱秋劲;;绿色分子印迹技术简论[J];化学研究;2011年04期

2 王庆利,何丹,郑晓冬,孙萍;分子印迹技术及应用[J];食品科学;2002年09期

3 董文国,张敏莲,刘铮;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生物化工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化工进展;2003年07期

4 王锦;雷孝;何文礼;王超丽;;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进展[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4期

5 许志刚;;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色谱分离中的应用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马淑娟;郭满栋;;分子印迹技术研究的新进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马玉哲;李红霞;;分子印迹技术的应用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9年04期

8 肖华花;刘国光;;分子印迹技术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9年08期

9 刘春波;刘志华;孙志勇;陈永宽;缪明明;;分子印迹技术及其在烟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10年09期

10 杨苏宁;丁玉;;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分离中的应用[J];山西化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莉;黄丹丹;戴娇娇;殷勇冠;朱全红;;分子印迹技术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2 王成行;李春涯;徐秀灵;李婷;王长发;;分子印迹技术在微全分析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王虎;刘吉平;杨荣华;;分子印迹技术在硝酸酯检测中的应用[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4 熊艳;周厚江;章竹君;;化学发光分析法结合分子印迹技术测定尿样中的二甲双胍[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赵川德;;分子印迹技术在食品污染物分析中的应用[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6 轧霁;徐筱杰;马晓慧;;分子印迹技术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分离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7 郑保辉;蔡忠展;黄勇;郭朋林;王平胜;;分子印迹技术在TNT检测中的应用[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8 于兰哲;,

本文编号:25857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857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5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