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氡是自然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放射性惰性气体,其半衰期仅有3.85天,当被人体吸入肺部后,会在人体中产生内照射,同时由于氡衰变而成的短周期子体均为粒子,极易沉积在机体中,严重影响公众身心健康,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超过一定限度的氡浓度会诱发公众癌症等疾病,因此对房屋、土壤、矿山和尾矿库等公众所关心领域,利用测量仪器准确测量射气介质表面氡析出率,这对氡防护至关重要。本文从铀尾矿坝滩面现场开环和闭环两种测氡析出率方法所获得的测氡数据“异常”为起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商业软件FLUENT研究开环式和闭环式两种测氡析出率方法对射气介质表层氡迁移的影响;继而针对现有测量氡析出率方法仅能在射气介质中氡自由扩散情况下进行的弊端,提出一种能在射气介质渗流状态下能计算氡析出率的方法,并设计实验装置进行验证;最后在前面研究渗流对氡析出影响的基础上,在实验室搭建留矿法采场模型,研究通过控制渗流(采场通风结构和采场通风方式)进而控制采场排氡量和爆破矿堆氡析出份额的可行性。总的来说本文主要进行了三项研究即:1)开环式和闭环式两种测氡析出率方法对射气介质表层及采样装置内氡迁移的影响;2)射气介质中出现渗流时应该怎样测量氡析出率;3)通过控制渗流进而控制氡析出量研究。针对这三项研究内容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开环式和闭环式两种集气罩测氡析出率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重点考虑采样流速、待测射气介质渗透率对集气罩平均氡浓度和集气罩出口氡浓度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1)开环式测氡析出率过程中,采样流速、射气介质渗透率均对射气介质中氡迁移有明显影响。在开环式测氡过程中,集气罩平均氡浓度和集气罩出口氡浓度相差较大,因此采用开环测氡方法计算氡析出率时,应对氡浓度进行修正。2)闭环式测氡析出率过程中,相同采样时刻,待测射气介质渗透率从10-10 m2增加到10-7 m2过程中,集气罩平均氡浓度和出口氡浓度变化并不明显,而当采样速度从0.5 m/s增加到1 m/s过程中,集气罩平均氡浓度和集气罩出口氡浓度均增加,但增幅不超过2%。(2)在传统测量氡析出率的方法,提出一种在渗流状态下测量氡析出率的方法同时设计一种可以产生渗流的装置,并在实验室搭建实验装置对渗流测氡方法进行验证。得到以下结论:1)当射气介质中存在渗流时,射气介质表面氡析出率会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大而变大,在用尾矿砂做实验样品进行实验发现,当渗流速度由30 ml/min增大到300 ml/min扩大10倍时,射气介质表面氡析出率增大了32.5%。2)本文提出的渗流状态下计算氡析出率的方法是确实可行的,针对不同渗流速度计算出的氡析出率结果也是合理的。(3)在室内搭建留矿法采场模型,研究通风对矿堆氡析出的影响,取得以下结论:1)不同通风方式及不同风流方向对留矿法采场排风氡浓度有影响,排风氡浓度随着通风风量的增加而减小;相同通风风量下,下行风的排风氡浓度小于上行风;端部通风下行风(或上行风)排风氡浓度大于中央通风下行风(或上行风)。2)不同通风方式和风流方向通过影响矿石堆中的氡的渗流进而影响氡析出份额。随着通风风量增加,矿堆氡析出份额增大;相同通风风量和风流方向下,中央通风矿堆氡析出份额小于端部通风。
【图文】:![射气介质,无限大](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283404.nh0001)
无限大射气介质此时的方程为:
![氡射气,粒径,系数,砂过滤器](http://image.cnki.net/getimage.ashx?id=1018283404.nh0002)
氡射气系数与粒径的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926.4;O613.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强;肖德涛;赵桂芝;单健;肖高平;李越;陈颖;;泄露和反扩散对氡析出率测量的影响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5年12期
2 过惠平;赵括;吕宁;鲍卫红;吕汶辉;;基于某地下室环境的氡子体气溶胶致人体剂量模型研究[J];辐射防护;2015年S1期
3 景军波;卢新卫;李长卓;付露莹;史璐;强龙;;西安市地铁车站氡浓度调查与分析[J];辐射防护;2015年05期
4 王立恒;叶勇军;丁德馨;赵娅利;范楠彬;钟永明;;破碎射气介质内氡渗流运移和析出规律的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4年09期
5 黄帅;彭小勇;张欣;郭兰霞;柴旭f;;铀尾矿库滩面析出氡在覆土中运移的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年03期
6 孙轲;张磊;郭秋菊;;土壤氡析出率的连续测量研究[J];辐射防护;2014年01期
7 谢清芳;彭小勇;万芬;黄帅;张欣;;植被覆盖对铀尾矿库氡大气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年06期
8 叶勇军;丁德馨;钟永明;李峰;;留矿法采场爆破铀矿堆氡渗流析出规律的理论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10期
9 谢东;王汉青;刘泽华;叶勇军;熊军;;铀矿通风尾气中气态放射性核素氡大气扩散数值模拟[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李伟;刘鸿福;张新军;陈峰;梁桂玲;;低射气介质地区浅部土壤氡气迁移规律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钟士力;抽气流率对氡析出率测量的影响研究[D];南华大学;2016年
2 肖高平;铀尾矿库氡析出率变化规律的研究及应用[D];南华大学;2016年
3 王立恒;有限厚破碎射气介质氡运移规律研究及应用[D];南华大学;2014年
4 申超;土壤氡浓度分布的理论研究与实验验证[D];南华大学;2011年
,
本文编号:
2599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59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