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吡啶联1,2,3-三唑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2 05:55
【摘要】:功能配合物在催化剂、有机半导体材料、生物造影剂、生物传感器、磁性材料、铁电与介电材料等许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与研究价值。在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中,金属离子的选择和有机配体的设计合成是影响配合物性质的重要因素;配体本身的结构对于配位键的构筑、电荷转移、超分子相互作用等有重要影响。1,2,3-三唑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稳定性,在医药、材料以及有机合成等都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研究最为普遍的是1,5-二取代即N1位取代的三唑配体;由于合成的难度,基于4-(2-吡啶)-NH-1,2,3-三唑配体的研究非常少见。该配体具有两个芳香环,并且NH-1,2,3-三唑上具有酸性的质子,而吡啶环具有碱性的氮原子;由于三唑上没有取代基团,三唑环上的三个氮原子都有可能参与配位,得到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同时不同氮的电子云密度不同,便于研究其多样性的配位模式以及超分子相互作用,以及对金属配合物性质的影响,对于设计合成功能配合物具有重要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价值。论文各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首先简要介绍了1,2,3-三唑、2-吡啶-1,2,3-三唑的结构特点。其次综述了2-吡啶-1,2,3-三唑在配位化学、分子荧光探针、金属有机化学、分子基磁性材料、抗菌材料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配体的配位特点,提出了本文的设计思路及研究内容。第二章合成了4-(2-吡啶)-1,2,3-三唑螯合、桥联的一维锰(II)链配合物,研究了其结构、磁性及构效关系。第三章合成了三个具有不同阴离子的Cu(II)配合物,研究了其光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并探讨了超分子相互作用及端基配体的吸电子效应对化合物能带间隙的影响。第四章合成了两对基于4-(2-吡啶)-1H-1,2,3-三唑的超分子异构体。研究了时间、温度、溶剂对于Co(II)超分子异构体结晶的影响;对比了Co(II)超分子异构体在液态、固态、气态的性质同异;探索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超分子异构体生成的影响。
【图文】:

三唑,配位模式,吡啶,配位


因此从配位特点和配位能力方面来看,1,2,3配体[7]。-1,2,3-三唑的结构文献中,2-吡啶-1,2,3-三唑或吡啶-1,2,3-三唑主1,2,3-三唑(图 1-2)。一般 1 位上含有取代基 R,物,也可以是芳香族化合物。由于 1 为被取代基此不能发生配位;N2、N3 位有能力与金属形函计算(DFT Calculation),2 位氮的电荷密度远易参与配位,因此通常这一类配体采取螯合的配与经典的 2,2'-联吡啶配体十分相似[8]。如果 1 位配体脱质子后,N1 或 N2 能参与配位,形成结

激发态,基态,取代基


学性质的配合物,目前报道的有过渡金属 Cu、Fe、NRu、Re、Ag、Pt、Pd,镧系元素 Eu、Tb 等。光学性质调控15 年 Jarowski 课题组[10]合成了一些吡啶环上有取代基,2,3 三唑与金属铂的配位聚合物,并研究了取代基对响。该课题组发现,吡啶对位上取代基的吸电子效应够影响配位场效应,,对 Pt-Pt 的活化态有影响,会在响配合物的发光性质。对于稀溶液、浓溶液和薄膜材光发射范围从397 408 nm红移到487 625 nm。DFT计和强度的转变,是由于强烈的 Pt-Pt 金属相互作用,发态由单重态金属-配体电荷转移(MLCT)变为金属转移(MMLCT)。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娜娜;洪许海;焦亚龙;王锋;;HMX分子异构体性质的理论研究[J];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2013年06期

2 于海涛,黄旭日,傅宏刚,丁益宏,李泽生,孙家锺,于海涛,池玉娟,傅宏刚;B_2F_2分子异构体结构的量子化学计算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2年05期

3 邵宇;杨曙光;张文彬;;巨型分子异构体的精准合成与可控组装[J];中国材料进展;2019年05期

4 李翠金;郭清兵;周红军;韩红梅;;3-羟基-2,4,6-吡啶三羧酸的原位合成及结构表征[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黄乃辉;邱文宣;吴国华;;应用Con A,LCA交叉亲和免疫电泳探讨人血清AGP和α_1AT分子异构体[J];福建医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6 胡建立;廖咸馨;郑先付;丁月美;;分散蓝2BLN分子异构体的分离和测定[J];染料工业;1992年05期

7 张秀梅;王利光;;C_(20)分子异构体稳定性的HMO法推断[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8 张秀梅;王利光;霍新霞;齐文辉;;C_(20)富勒烯分子异构体的~(13)C NMR谱特征比较[J];微纳电子技术;2009年04期

9 肖溶,张日;CD45分子及在白血病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4年01期

10 宿光勇;孔祥和;宋宝;郎济刚;;266nm激光下硝基苯的多光子电离解离研究[J];激光杂志;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蒙君荣;姚鹏飞;覃幸幸;李海叶;黄富平;;由阴离子调控组装的一对具有不同对称性的一维链状超分子异构体[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论文[C];2017年

2 彭衍强;窦建民;王素娜;;温度控制的超分子异构体的合成及其相转变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8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3 王素娜;彭衍强;窦建民;李大成;;由平移穿插和旋转平移穿插导致的超分子异构体: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4 胡云霞;章文伟;王立锋;白俊峰;;多孔MOFs超分子异构体的可控合成[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8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5 刘慧玲;黄旭日;孙家钟;;C_3P_2分子异构体稳定性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量子化学学术会议暨庆祝徐光宪教授从教六十年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田晓云;张杰鹏;;四例基于双吡啶配体的超分子化合物:结构与多孔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全国配位化学会议论文集—墙报[C];2017年

7 高文杨;姜隆;鲁统部;;基于苯-1,3,5-三苯甲酸(H_3BTB)的超分子异构体[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兰亚乾;金属氧簇基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秦英恋;氰根桥联异金属配位骨架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云舟;吡啶联1,2,3-三唑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2 秦英恋;微孔氰化亚铜超分子异构体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赵辉;新型MOFs分子基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6年

4 严政;新型氮杂环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与性质[D];汕头大学;2011年

5 王慧;含四苯乙烯基团的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6 冯璐;基于联苯类有机配体配位聚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吕丽红;含巯基杂环化合物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D];汕头大学;2011年

8 王爽;半刚性双吡唑配体银的配合物及手性多酸化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362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362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c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