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微管道中压力驱动流的流向势分析
【图文】:
般性. 因此, 微平行管道的三维物理模型可以简化为一维模型, 横截面如图 1(b)所示.图1 (a)三维物理模型示意图 (b)微管道的横截面Fig. 1. (a) Schematic of 3-D physical model (b) Cross section of the microchannel.3.1.1 电势分布根据双电层理论, 电势ψ*满足 Poisson-Boltzmann 方程
将方程(27)-(33)合并, 可得到电动能量转换效率GudzRKuEEprsxsy 1022224() , (34)其中 up等的表达式详见附录 A.3.2 结果验证为了验证本文的结果, 速度和流向势与文献[26, 38]做对比. Vasu 和 De[30]研究了微管道中压力驱动流的幂律流体的流向势. 得到了不同行为指数 n=1, n=1/2,n=1/3 对应的幂律流体的流向势和速度的解析解. 当行为指数 n=1 时, 幂率流体转变成牛顿流体[26]. 从图 2 观察到, 忽略旋转效应时, 流向势和速度与 Vasu 和De[26]的解析解一致. 文中还进一步与 Zhao 等[38]比较流向势和速度. 从图 2 中观察到, 这些剖面图也是重合. 相关的物理参数标注在图像下方. 下面将会讨论旋转效应存在时的流向势, 速度以及能量转换效率的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涛,侯丽雅,朱丽,章维一,杨朝初;电子芯片冷却用微管道散热器的换热性能分析[J];电子学报;2003年05期
2 李舰;张劲柏;李椿萱;;高压下液体微管道流动的摄动分析[J];力学学报;2009年03期
3 丁英涛,姚朝晖,郝鹏飞;变截面微管道的制作与气体流动特性分析[J];机械强度;2003年02期
4 丁英涛,何枫,姚朝晖,沈孟育,王学芳;变截面微管道内声速点位置及临界压比[J];物理学报;2004年07期
5 周志法;张生桥;叶率官;;流动注射分析集成微管道的制作及其在血清中葡萄糖含量测定的应用[J];科技通报;1990年03期
6 马增帅;叶雄英;商院芳;杜敏;;疏水网覆盖的开放微管道中的液体输运[J];光学精密工程;2013年08期
7 董涛,陈运生,杨朝初,毕勤成,吴会龙,郑国平;仿蜂巢分形微管道网络中的流动与换热[J];化工学报;2005年09期
8 周志法,张生桥,顾军,叶率官;流动注射集成微管道的制作和性能测试[J];分析测试学报;1993年05期
9 李勇,江小宁,周兆英,,叶雄英;微管道流体的流动特性[J];中国机械工程;1994年03期
10 辛晨;杨亮;胡治江;胡凯;钱冬冬;胡衍雷;李家文;吴东;;飞秒贝塞尔光用于可磁驱动微管道的高效加工[J];光电工程;201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丰华;孙德军;尹协远;;微管道三维流动的渐近分析[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C];2007年
2 包福兵;林建忠;;分子间作用力对微管道流动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九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上册)[C];2005年
3 朱光华;方竞;;微管道中稀薄气体的蠕动传输[A];自然、工业与流动——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曹罚君;高飞;;微管道内溶液的等效电阻与外加电压相关性的研究[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秦丰华;孙德军;尹协远;;微管道气体流动的摄动分析[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郝鹏飞;何枫;王键;;微管道内湍流的实验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7 刘全生;杨联贵;长龙;苏洁;;半圆形微管道间Jeffreys流体的周期电渗流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菅永军;刘全生;;垂向磁场作用下平行板微管道中Jeffreys流体的电渗流动[A];第八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9 菅永军;刘全生;;平行板微管道间Maxwell流体的周期电渗流动[A];第十三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1年
10 朱思兵;陈国旺;刘胜军;李井春;;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精子趋化性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丽霞邋通讯员 王树丰 韩蓉;石家庄移动三项技术获国家专利[N];人民邮电;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凯;微器件中流体的流动与混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丁英涛;表面效应对微管道中气体流动特性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3年
3 胡瑞清;非牛顿流体在微尺度管道内流动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4 赵光普;微管道中纳米流体流动及传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6年
5 郭春海;电磁力扰动作用下微管道中液体流动与混合的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6 刘全生;微管道中非牛顿流体的电渗流动[D];内蒙古大学;2013年
7 刘方武;激光诱导荧光微生物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4年
8 闫晓辉;穴位物质基础的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和光谱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星宇;旋转微管道中压力驱动流的流向势分析[D];内蒙古大学;2018年
2 庄志文;压力驱动微管道液体流动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7年
3 长龙;微管道内非牛顿流体的周期电渗流动[D];内蒙古大学;2012年
4 骆雪汇;新型微管道机器人控制系统与能量转换装置的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5 黄孙峰;微流体系统中的玻璃微管道工艺及其流动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魏祥;无线微管道机器人系统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7 刘勇;微管道中固液两相流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8 娜仁;环形微管道内牛顿流体的非定常电渗流动[D];内蒙古大学;2014年
9 曹立辉;平行板微管道间非牛顿流体的周期电渗流动[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张龙;流体驱动的微管道机器人的研究与设计[D];燕山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58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58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