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单质硫为硫源的1,2,4-噻二唑和噻吩衍生物合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05:30
【摘要】:有机硫化合物可应用于农药、染料、洗涤剂和各种高分子功能材料中。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大量的含硫有机药物被开发利用,因此通过C-S键生成反应构建分子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的有机硫化合物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C-H键和有机硫化合物直接功能化构建C-S键的方式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并且取得了长足进展,这类方法可以为合成含硫有机化合物提供更为直接的方法。相比于有机硫源和其他无机硫源,单质硫具有在自然界广泛分布,且稳定存在,不存在特殊气味,价格便宜等优点。因此,采用单质硫为硫源构建有机硫化合物是一种更为简单和便捷的方法。本论文以“1,2,4-噻二唑和噻吩生成反应”为研究核心,以单质硫作为硫源,展开了一系列多组分构建1,2,4-噻二唑和噻吩衍生物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发展了一类钯催化苯甲脒盐酸盐、单质硫和苯乙酮合成3-芳基-5-酰基-1,2,4-噻二唑的新方法。反应以氯化钯为催化剂,磷酸氢二钾为碱添加剂,在130℃,氩气氛围中反应24小时。芳香酮在本反应中主要作为碳源和酰基源与单质硫反应,本方法提供了一个从易得的原料快速合成3-芳基-5-酰基-1,2,4-噻二唑的有效方法。2、发展了一类用苯乙醛、单质硫和乙酰丙酮三组分“一锅法“制备2,3,5-三取代噻吩的新方法。在该反应体系中,碳酸钾和碳酸氢钾作为添加剂,在温和的、无过渡金属催化的条件下,合成了 2,3,5-三取代噻吩化合物。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制备了多种2,3,5-三取代的噻吩化合物且产率较高、官能团容忍性良好。
【学位授予单位】:湘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怡;黄勇;王靓;李祥;;自养反硝化工艺的单质硫积累条件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13年04期

2 刘红昌;夏金兰;聂珍媛;郑雷;马陈燕;赵屹东;;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适应底物后对两种不同形态单质硫(α-S_8和μ-S)的利用和硫形态转化(英文)[J];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2015年09期

3 韩恩山;宋芸聘;王晨旭;陈佳宁;;锂离子电池单质硫复合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09年01期

4 聂子云;;高含硫金属废渣中分离单质硫实验研究[J];甘肃科技;2017年15期

5 连yN谦,林强;单质硫在水中分散剂的选择分析及其稳定性的研究[J];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1991年04期

6 李卫民;;还原法从冶炼烟气中生产单质硫[J];世界有色金属;2008年09期

7 王桂芝;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和土壤中单质硫[J];冶金分析;1998年03期

8 毛双华;杨海宁;;燃煤锅炉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的分析与改进[J];化学工业;2016年04期

9 高宏伟;张威;;镍闪速熔炼系统制酸烟气单质硫析出原因及对策[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8年02期

10 窦广玉;王海林;郝郑平;;硫精矿中单质硫提取的实验和工艺过程[J];环境化学;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子扬;黄华华;陈永明;;利用单质硫与脂肪族二胺一步合成聚硫代酰胺[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2 田甜;胡蓉蓉;唐本忠;;无催化的单质硫、异腈和脂肪胺的多组分聚合反应[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化学(2)[C];2017年

3 高钱;修杨;李国栋;陈接胜;;O-01-SAPO-44分子筛中一价Zn~+离子对单质硫还原作用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大会论文集(大会报告)[C];2009年

4 高钱;修杨;李国栋;陈接胜;;SAPO-44分子筛中一价Zn~+离子对单质硫还原作用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伟;胡信国;张翠芬;;单质硫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上集)[C];2005年

6 周锡庚;;稀土有机化合物对不饱和有机分子和单质硫的活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王莉;李建军;万春荣;何向明;;硫化聚丙烯腈可逆储锂材料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0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8 刘佳睿;王家生;廖小平;张彩香;;海洋沉积物中单质硫实验测试方法与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6届学术年会文集[C];2017年

9 王久林;杨军;努丽燕娜;;具有高循环稳定性能的锂硫电池的研制[A];庆祝中国硅酸盐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固态离子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景东;陈龙;郑小双;施再发;;含硫复合电极的制备及性能[A];中国固态离子学暨电池材料青年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喻献国;导电含硫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及储锂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5年

2 郑伟;二次锂电池单质硫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3 王娟;烟气氢氧化钠循环吸收—微生物还原回收单质硫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4 何环;典型嗜酸硫氧化菌作用下元素硫的形态及其转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徐熙俊;微氧碳氮硫共脱除工艺的运行效能及数学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于皓;同步脱硫脱氮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功能解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7 石振东;硫对设备高温腐蚀产物自燃性及自燃预防措施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8 张正星;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对单质硫和烯亚胺的活化[D];复旦大学;2010年

9 黄聪;废水反硝化脱硫工艺功能微生物分布规律及调控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10 王久林;二次锂电池用含硫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龙;单质硫为硫源的1,2,4-噻二唑和噻吩衍生物合成研究[D];湘潭大学;2018年

2 田甜;基于单质硫的无过渡金属催化的室温聚合反应[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李文琦;安徽铜陵酸性矿山环境中菌株W-3-1的分离鉴定和氧化硫功能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4 王丹;高含硫废水受控氧化及单质硫的形成特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5 张更新;单质硫对有机质深化成烃的影响[D];中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2001年

6 闫旭;硫化物生物转化为单质硫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陈帆;高流速下反硝化脱硫工艺负荷优化及单质硫回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李竟菲;煤油对含铜金精矿热压酸浸工艺过程浸铜渣回收单质硫的工艺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吴宇;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治理与单质硫回收的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姜鹏程;单质硫为硫源的苯并噻吩和噻唑生成反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68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68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