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甘草查尔酮A抗氧化及抗癌活性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3 12:46
【摘要】:众所周知,化合物和其他污染物的氧化或腐败会使机体产生大量的自由基,来攻击DNA或RNA,最终导致细胞氧化损伤。而细胞氧化损伤不但与衰老、肿瘤、糖尿病及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相关,而且还会导致癌症的产生。至此本文研究了甘草查尔酮A抗氧化活性,并以肝癌细胞为模型研究了其抗癌活性,为以甘草查尔酮A为抗氧化、抗癌药物的和保健品的开发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首先通过五种不同体系DPPH法,ABTS法,O_2~-法,H_2O_2法及FRAP法来检测甘草查尔酮A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五种不同体系的测定结果是一致的,其清除自由基的百分比呈剂量依赖性,并且当甘草查尔酮A浓度为64μg/mL时,五种不同体系的检测结果都显示了甘草查尔酮A的最佳抗氧化能力。其次,通过T-AOC和CAA法验证了甘草查尔酮A在其细胞内部同样有着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之后通过SOD、CAT和GSH-PX三种试剂盒的检测得出,甘草查尔酮A能通过对三种氧化酶的分泌产生影响,进而加强了细胞本身的抗氧化功能。事实上,氧化应激可导致细胞死亡,其机制有多种,包括增加活性氧(ROS)的形成,线粒体功能障碍,或激活凋亡相关的死亡信号。细胞内的抗氧化机制涉及到的抗氧化酶就包括SOD,CAT和GPX。此外,SOD,CAT和GPX也是作为对抗自由基的第一道防线由细胞内催化转化为活性较低的物种。通过一个复杂的细胞抗氧化系统,细胞内ROS水平受到了自由基清除剂的严格的控制,而本研究证明了甘草查尔酮A在此细胞抗氧化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致使细胞本身的抗氧化能力增强。由于细胞氧化能导致细胞癌变,所以深入研究甘草查尔酮A在能增强肝细胞自身抗氧化能力的同时,是否也能促进肝癌细胞的死亡和凋亡。最终,我们采用了DAPI的细胞形态学分析和细胞周期的分析,最终结果显示,甘草查尔酮A在安全适用范围内能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并且是通过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p38和JNK通路来完成的。从这些实验数据中可以得出,甘草查尔酮A既能增强肝细胞自身抗氧化能力,又能促进肝癌细胞的死亡和凋亡。为以甘草查尔酮A为原料的天然、安全、高效的保健品或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文】:

查尔酮,甘草,清除作用


图 2.1 甘草查尔酮 A 对 DPPH 的清除作用 2.1. DPPH scavenging rate of licochalcone A. The curves shown are each fsingle experiment (mean± SD, n=3).2 甘草查尔酮 A 清除 ABTS 的能力ABTS 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自由基,其溶液呈蓝绿色。当自由基清除,溶液中将会产生无色的 ABTS,从而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由图 2.2 可甘草查尔酮 A 浓度的增加,ABTS 清除率呈上升趋势;当甘草查尔酮到 64μg/mL 时,ABTS 清除率达到 91.28%,并保持不变。因此,AB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 A 在胞外存在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查尔酮,甘草,清除作用


图 2.1 甘草查尔酮 A 对 DPPH 的清除作用ig 2.1. DPPH scavenging rate of licochalcone A. The curves shown are each frosingle experiment (mean± SD, n=3).4.2 甘草查尔酮 A 清除 ABTS 的能力ABTS 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自由基,其溶液呈蓝绿色。当自由基清除剂时,溶液中将会产生无色的 ABTS,从而使溶液的颜色变浅。由图 2.2 可着甘草查尔酮 A 浓度的增加,ABTS 清除率呈上升趋势;当甘草查尔酮 A达到 64μg/mL 时,ABTS 清除率达到 91.28%,并保持不变。因此,ABTS测结果表明,甘草查尔酮 A 在胞外存在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永霞;刘贵波;颜彬;冯玉宽;郭素芬;王宏伟;杨向红;;PKC/NADPH氧化应激途径对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eNOS脱偶联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3年01期

2 付余;赵新淮;;鲑鱼皮明胶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及其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3年05期

3 余桂芳;严跃红;王瑞鑫;曾文铤;朱科伦;;不同缺氧状态对人肝癌HepG2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年02期

4 李应东;刘凯;赵信科;;当归补血汤超滤物抗H_2O_2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氧化损伤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2年01期

5 玛尔孜亚·达尼牙尔;许晨波;杨梅;李林;;高糖环境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6 于洪波;姚登福;吴玮;吴信华;张崇国;邱历伟;;肝癌及癌周组织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8年12期

7 刘秀华;;缺血后处理内源性心脏保护的研究进展[J];生理学报;2007年05期

8 刘娜;刘俊田;;失巢凋亡在As斑块破裂中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年03期

9 胡司淦;蔡鑫;;Fas系统在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变化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0 蔡黔;线粒体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洪波;NF-κB表达特点及活化途径干预对肝细胞癌变的影响[D];南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7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677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0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