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刷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微结构及其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31.1
【图文】:
运动方程求解,原则上可以推断出所研究实体的静态或动态的以分子“模型”为基础,采用经验势函数表征结构单元之间的步骤为:首先求解牛顿方程,描绘出实体相点的运动轨迹;然极值点和相应的分子构象;最后计算平衡态和非平衡态的性质要是利用计算机执行完成的,因此称为分子性质的计算机模拟算结果的好坏是由分子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势函数的可靠性模型来表征结构单元,可以有效地简化计算,大幅度缩短计算的可靠性事先往往难以估计,必须与实验结果对比检验后,才性。分子模拟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化学、物理学、生命科学、材科学家强有力的研究手段。先进行模拟计算再进行实验,往往节约成本和时间,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模拟方法主要包括分子动力学(molecular dynamics,简称 M(Monte Carlo,简称 MC)方法。在分子模拟中,理论模型决可靠,同时又通过实验数据和模拟结果的对比来确定模拟或模-1 展示出理论(theory)、模拟(simulation)和实验(exp的关系,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提供信息和数据。
图2-2 展示了介于宏观尺度与微观尺度之间的模拟方法。因此,DPD 模拟在宏观和微观研究方法之间建立起了联系和桥梁,既具有两种研究方法的共性,又不同于这两种研究方法。
如图中带箭头移动的粒子,这样的限制条件能够和种类在模拟过程中保持恒定。期性边界条件最耗时的部分是计算非键相互作用势,成键曲或二面角扭曲势的计算量都正比于原子数目 N,而非键。分子力场中非键相互作用势计算的是成对原子之间的相考虑,这种计算并不合理。例如,Lennard-Jones 势随着常快:在2.5 处的 Lennard-Jones 势已经是 处的 1%。得最多的处理方式是非键截断半径(non-bonded cutoff)rest image)。图 2-3 二维上的周期性边界条件Figure 2-3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 in 2D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爱学;崔小强;杨帆;杨秀荣;;F-肌动蛋白与负电荷磷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J];分析化学;2009年01期
2 高宏,罗国安;双层磷脂膜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J];分析科学学报;2002年01期
3 孙进,程刚,何仲贵,王淑君,陈济民;两性分子与有序磷脂膜的相互作用模式(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3年01期
4 张帆,隋森芳;天花粉蛋白可以插入含有天然细胞膜非胞质侧组分的磷脂膜[J];生物物理学报;2005年03期
5 于小妹;李铎;谢海宝;张永华;王强;周筱琼;于澎;王丽君;;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与血栓危害因子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02期
6 王雪;陈中慧;卿光焱;;基于磷脂膜的界面相互作用研究[J];化学进展;2018年07期
7 王一芳,宋占海;电场引起磷脂膜相变的一个两态模型[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8 于小妹;李铎;谢海宝;张永华;王强;周筱琼;于澎;王丽君;;中老年高脂血症患者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与血栓危害因子相关性研究[J];浙江检验医学;2006年04期
9 高宏,罗国安,冯军,Tien H.T,Ottova A.L.;自组装ITO/双层磷脂膜的制备及其光电行为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1年03期
10 武轶,隋森芳,李庆喜,王敬尊;毒素蛋白ColicinE_1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娟;刘杰;布冰;李德昌;季葆华;;树状分子与磷脂膜相互作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2 于小妹;王强;毕其华;叶雄伟;范芳华;;血小板磷脂膜脂肪酸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关系的研究[A];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李建涛;王玲玲;赵冰;李菲;;Nramp 1跨膜区在磷脂膜中的结构和取向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杨俊;;磷脂膜环境下膜蛋白结构和分子机制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5 李柏霖;韩晓锋;吴富根;陈战;卢晓林;;分子水平上磷脂膜界面的非线性光谱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一分会:胶体与界面化学[C];2016年
6 贺强;吴英杰;玄明君;;聚电解质多层支撑流动磷脂双层的制备与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谢华勇;赵永祥;张正逢;杨俊;;大肠杆菌水通道蛋白天然细胞膜环境固体核磁共振结构解析[A];2018第二十届全国波谱学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8年
8 张娜;齐瑞连;韩玉淳;王毅琳;;基于氨基酸的Gemini表面活性剂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六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一分会:两亲分子有序组合体[C];2017年
9 邵婧鑫;贺强;;聚电解质多层支撑流动磷脂双层的制备与机理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四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第1分会:表面界面与纳米结构材料[C];2013年
10 高锦鸿;李卓儒;张欧阳;吴川六;赵一兵;;金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及其与磷脂膜相互作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细胞凋亡调控蛋白tBid膜上成孔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8年
2 王琼;基于微芯片的巨型脂质体形成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7年
3 陆通;胰岛淀粉样多肽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以及纤维化聚集抑制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王少雄;人载脂蛋白H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及其膜结合态构象的研究[D];清华大学;1999年
5 李建涛;Slcllal跨膜区在磷脂膜中的结构和取向的谱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于晖;合成磷脂类化合物及其药物渗透模型的建立[D];东华大学;2009年
7 赵芳;高分子在溶液和生物界面上的行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陆乃彦;微纳颗粒与磷脂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应用[D];南京大学;2013年
9 齐海燕;Slc11a1跨膜肽段的嵌膜结构和取向[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罗俊杰;蛋白质解折叠及其影响磷脂膜结构与相行为的机理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瓶刷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自组装微结构及其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D];温州大学;2018年
2 王文彬;纳米粒子物理穿透磷脂膜的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8年
3 陈晓波;剪切流场作用下两组分磷脂膜相分离的数值模拟[D];清华大学;2008年
4 刘杰;树形分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5 张胜中;两亲性短肽与磷脂膜的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6 赵祥龙;新型磷脂膜有机聚合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7 徐勤勤;基于局部粘度变化检测药物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6年
8 王雪靖;新型磷脂双层膜体系的构建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汪红;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固体支撑双层膜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范倩男;新型抗菌肽的设计、生物活性及与磷脂膜的相互作用[D];郑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761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76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