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超支化聚三唑和三唑-膦酸官能化聚砜的制备及表征

发布时间:2020-07-24 16:52
【摘要】:三唑聚合物在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吸引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众多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铜(Ⅰ)催化的端基炔和叠氮的点击化学反应,已经成为构筑三唑聚合物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A2+B3”的方法,利用点击聚合反应制备了两种超支化聚三唑(hb-PTri1和hb-PTri2)。超支化聚三唑-1(hb-PTri1)是以1-叠氮基-2-(2-叠氮基乙氧基)乙烷(A2α单体)和1,3,5三(2-丙炔氧基)苯(B3单体)为单体,五水硫酸铜(CuSO4.5H2O)和抗坏血酸钠(NaAsc)为催化体系,进行点击聚合反应制得。其中,A2α单体是由2-溴乙醚和叠氮钠(NaN3)反应制得;B3单体以间苯三酚和3-溴丙炔反应制得。超支化聚三唑-2(hb-PTri2)是1,2-双(2-叠氮基乙氧基)乙烷(A2β单体)和1,3,5-三(2-丙炔基-1-氧基)苯(B3单体)为单体,CuSO4·5H20和NaAsc为催化体系,在氮气保护25℃下反应30 h获得。A2β单体是由1,2-二(2-氯乙氧基)乙烷和NaN3反应获得。为了研究超支化聚三唑的反应过程,还考察了不同单体摩尔比例和反应时间对hb-PTri1体系的影响。本文对以上单体和聚合物用1HNMR进行了结构鉴定。改变单体的摩尔比例和反应时间得到了一系列hb-PTri1(a~e),并对其进行分子量测试(Mw)。结果表明,hb-PTri1(a~e)的M在16000~35000 Da范围内,多分散指数(PDI)在1.40~2.15范围内,聚合度Xn在96~211范围内。控制单体之间的摩尔比例n(A2a):n(B3)= 3:2,反应时间为30h下,合成了hb-PTri1(c),且具有最高的产率(90.2%)。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hb-PTri1(c)和hb-PTri2膜,同时对其进行如热稳定性能、Fenton抗氧化性能、机械性能和形貌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hb-PTri1(c)和hb-PTri2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机械性能测试表明,hb-PTri1(c)和hb-PTri2膜的断裂拉伸强度分别为15.35 MPa和29.09 MPa,杨氏模量分别为1320 MPa和1303 MPa。最后,研究了hb-PTri1(c)、hb-PTri2 与多种金属离子(Cr3+、Cd2+、Ni2+、K+、Li+、Na+和Pb2+)的荧光性能,其中Cr3+对hb-PTri1(c)和hb-PTri2聚合物的淬灭效率分别为91.29%和83.20%。因此,hb-PTri1(c)和hb-PTri2可作为荧光传感器用于Cr3+的检测。本文还制备了三种新型的不同侧链长度的三唑-膦酸官能化聚砜(PSF-TriPA-1、PSF-TriPA-2 和 PSF-TriPA-3)。PSF-TriPA-1、PSF-TriPA-2和PSF-TriPA-3是依次通过氯甲基化、叠氮化、点击反应和水解四步过程得到的。具体步骤为氯甲基化聚砜分别与NaN3、3-叠氮基-1-丙醇和6-叠氮基-1-已醇进行反应,得到三种不同侧链长度的叠氮化聚砜(PSF-N3-1、PSF-N3-2和PSF-N3-3)。PSF-N3-1、PSF-N3-2和PSF-N3-3分别与对苯乙炔膦酸二乙酯单体进行点击反应,得到三种侧链含三唑-膦酸酯的聚砜(PSF-PO(OEt)2-1、PSF-PO(OEt)2-2和PSF-PO(OEt)2-3)。最后经过酸性水解,得到了目标产物PSF-TriPA-1、PSF-TriPA-2 和 PSF-TriPA-3。在表征方面,通过1HNMR对所有单体和聚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确保目标产物结构的准确性。通过溶液浇铸法,分别获得PSF-TriPA-1、PSF-TriPA-2和PSF-TriPA-3膜,并对三种膜进行了质子电导率、热稳定性和Fenton抗氧化性能的表征。在100 ℃和90%相对湿度(RH)的条件下,PSF-TriPA-3拥有最高质子电导率,为 15.369 mS cm-1,分别是 PSF-TriPA-1 和 PSF-TriPA-2 的 2.8 倍和1.8倍,表明亲水官能团与骨架之间距离的增加,可促进纳米相分离的形成,构建连续的质子通道,提高质子电导率。热稳定性分析和Fenton抗氧化性能的测试表明,PSF-TriPA-1、PSF-TriPA-2和PSF-TriPA-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33.5
【图文】:

点击,聚合物,类型


arpless 等提出了“点击反应”的概念[1],的分子。目前,通过 Cu(I)催化叠氮和端炔uAAC),是研究最多的一种点击化学反应高、反应产率高、立体选择性高、原料易理过程简单、无有害副产物产生和符合原药物设计[4-6]、过渡金属催化[7-9]、电化学[10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唑聚合物合成中的作用表现为聚合的功能基于 CuAAC 的点击聚合反应,可以帮助线型聚三唑、刷型聚三唑、环状聚三唑、聚三唑等。另外,通过 CuAAC 的点击反功能化聚合物(图 1-1)[16]。

路线图,路线,乙炔基,二乙炔基苯


但发现得到的聚三唑材料不溶解于任何有机溶剂,阻碍了其表征和应用,限制了线型聚三唑的研究进展[17]。而在 Sharpless 提出点击化学的概念后,由于含 1,2,3-三唑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在众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线型聚三唑的研究日趋广泛。2005 年,Maarseveen 和 Reek 等人制备了 2,7-二叠氮基芴、2,5-二乙炔基吡啶、1,4-二乙炔基苯和 2,7-二乙炔基-9,9-二己基-芴系列单体并进行点击聚合反应,得到了一系列线型聚三唑。在不同反应条件下,该系列聚三唑的分子量范围在 7900 ~ 396000[18]。2006 年,King 和 Bunz 小组合成了 2,7-二叠氮基-9,9-二辛基芴(M-1)、2,7-二乙炔基-9,9-二辛基芴(M-2)、4,7-二乙炔基苯并噻二唑(M-3)、N-辛基-3,6-二乙炔基咔唑(M-4)和 9,9-二炔丙基芴(M-5)五种单体并应用于点击聚合反应。聚三唑(P1-P4)具有很高的产率(89 ~ 92%),且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19]。

路线图,路线,催化体系,二辛基


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Jin 等通过 2,7-二叠氮基-9,9-二辛基和 2,7-二乙炔基-9,9-二辛基之间的点击反应,在三种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了含芴基的线型聚三唑(P1-P3)。通过对 Cu(I)催化体系,非催化体系和含叠氮化物封端剂 Cu(I)催化体系的比较,发现以 Cu(I)为催化体系的点击反应具有最高的反应效率[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涛涛;黄兆丰;王学川;;超支化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1年06期

2 王学川;卢先博;强涛涛;;超支化聚氨酯的研究进展[J];西部皮革;2009年07期

3 田菁;王新营;崔晓玲;王燕萍;王依民;;超支化聚苯硫醚的合成和应用[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03期

4 万涛,王跃川;超支化大分子的最新应用进展[J];弹性体;2004年04期

5 陆玉,林德,魏焕郁,施文芳;超支化聚(胺酯)的分子设计及其制备[J];高分子学报;2000年04期

6 邹在平;刘小兵;赵秀丽;;超支化环糊精聚合物研究进展[J];高分子通报;2015年11期

7 王锦成;郝文莉;郑晓昱;杨科;;季铵盐超支化改性及其在蒙脱土中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8 王学川;伏芋桥;强涛涛;刘俊;;一种超支化聚(胺-酯)复鞣剂的合成及表征[J];皮革科学与工程;2010年02期

9 汤诚;冯俊;朱志录;胡爱琼;童身毅;;氟碳超支化醇酸的制备及其涂料性能研究[J];中国涂料;2010年04期

10 于培盈;郑亚萍;石伟;张娇霞;杨晓东;兰岚;;超支化聚(胺-酯)的合成及其光固化反应的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军;易昌凤;徐祖顺;;超支化聚氨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A];201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6年

2 杨立群;罗嘉浩;吴燕琳;谭家运;于钟;宫海军;曾睿;蓝育青;李玮;王小娟;;超支化阳离子支链淀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基因和药物传输领域的应用研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B 生物大分子[C];2015年

3 王素娟;于蓓;武永刚;巴信武;;超支化聚(酰胺-酯)对姜黄素在水溶液中的增溶作用研究[A];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4年

4 韩文松;林保平;宋健刚;周一丹;;含羧基超支化聚(胺-酯)丙烯酸酯光致抗蚀剂的合成[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4分册)[C];2010年

5 石星丽;路德待;雷自强;;超支化-线性-超支化生物可降解聚物的合成与表征[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3分册)[C];2010年

6 孙云霞;杨斌;张先正;卓仁禧;;超支化聚阳离子作为基因载体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广途;李兰兰;兰静波;游劲松;;超支化大分子的自组装表面修饰及相转移性能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8 肖仙娥;潘露露;曾岑;何子海;高健;陆绍荣;;超支化剑麻纤维素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下册)[C];2014年

9 彭海炎;倪名立;周兴平;王文韬;解孝林;;超支化单体/液晶复合体系的光流变学行为[A];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10 唐旭东;张家鹤;李淑娥;陈晓婷;;含三苯基膦结构超支化聚芳醚酮的合成与表征[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王孝弟;超支化技术成功引入皮革化工[N];中国化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崧;功能超支化聚乙烯定制及其在热二极管聚高内相多孔基材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8年

2 樊佑;亲水性超支化接枝超支化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在制备纳米粒子方面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7年

3 詹宸;超支化聚酰胺—胺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4 周小雁;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5 檀海维;基于端基修饰的超支化聚酰亚胺的电存储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6 牟建新;超支化聚芳醚酮的分子设计、合成、表征及功能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7 张峻松;超支化冠醚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表征和丙烯腈本体基因转移聚合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8 张纪贵;新型超支化聚苯醚的分子设计、合成、改性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9 麦亦勇;超支化聚醚的合成、表征及自组装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王东;超支化聚芳醚酮的功能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胜楠;超支化聚三唑和三唑-膦酸官能化聚砜的制备及表征[D];上海大学;2018年

2 侯爽;超支化金属配合物对烯烃聚合与烷基化串联的催化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3 刘子厚;超支化杂氮硅三环的合成及其水解聚集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4 王凤凤;新型超支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乙烯齐聚性能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5 刘承;具有支化结构的二阶非线性光学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8年

6 于华轩;超支化聚酰亚胺电存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7 王忠辉;偶氮苯基团封端超支化聚酰亚胺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8年

8 徐李昊;单宁酸—超支化聚甘油在分离膜表面的层次构建[D];天津工业大学;2018年

9 杨蕙如;超支化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设计、合成及其作为药物载体的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10 王翔;磷阻燃超支化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9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769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f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