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分子层共轭二维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O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小平;高璇;李静一;;聚合物薄膜耐放电性比较(摘要)[J];绝缘材料通讯;1987年05期
2 程若男;;一门古老而又年青的技术——高分子氟化[J];化工新型材料;1988年02期
3 王良御,刘永清,赵慧敏;液晶/聚合物复合显示膜电-光性质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1989年01期
4 Hiroaki Odai ;周陈洪;;应用聚合物迟滞膜作STN-LCD的光学补偿[J];光电子学技术;1989年03期
5 李福秀;;新型电子材料——聚合物[J];今日科技;1989年08期
6 杨大本;;电子聚合物——高技术材料前沿之一[J];材料导报;1989年07期
7 唐舜英;储连江;潘仁云;周其云;袁惠根;;有机低分子物在聚合物中的渗透[J];合成树脂及塑料;1989年01期
8 任诠,王志刚,刘学敏,郭世义,牟晓东,许东,尚淑霞;测量聚合物薄膜厚度的一种简便方法[J];光电子·激光;1998年01期
9 林杨鸣;曲轶;于新红;韩艳春;;喷墨打印聚合物薄膜均匀性调控研究进展[J];应用化学;2018年02期
10 马伟;孙登明;;聚合物薄膜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应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学喜;王文军;刘云龙;;偶氮聚合物薄膜的吸收谱和二次谐波产生的温度特性[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陈程;何天虎;;电活性聚合物薄膜的大变形分析[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温建忠;谢耩;汪国平;王建波;;聚合物薄膜表面大面积金属纳米颗粒的均匀沉积及其应用[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德才;EdwinL.Thomas;;制备高度取向超薄聚合物薄膜的新方法[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5 曾雪锋;岳瑞峰;吴建刚;胡欢;董良;刘理天;;一种新型厌水性碳氟聚合物薄膜的制备[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方菲;张明志;张天禄;单繁立;;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在聚偏氟乙烯压电聚合物薄膜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7 马於光;;电化学聚合制备高性能光电功能聚合物薄膜[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王宏波;金政;李晨明;王宇威;白续铎;;激光沉积碳纳米管聚合物薄膜的场发射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9 叶佩弦;;有机聚合物薄膜的光学双稳研究[A];第二届光学前沿问题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10 马莉;陶杰;杨艳;;PVDF-PMMA聚合物薄膜电解质的制备和性能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梓桦;聚合物薄膜修复破裂血管[N];医药经济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娜;单分子层共轭二维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2 蒋友宇;稠环结构聚合物电池给受体材料的制备和光伏性能[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3 郝明辉;具有不同光学带隙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5年
4 贾涛;基于萘并二酰亚胺的聚合物设计、合成及其在聚合物太阳电池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5 路胜利;有机/聚合物光伏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杨立功;聚合物半导体薄膜的光电特性和器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庆辉;聚合物能带的调控及其在光伏器件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6年
8 牛永生;主链型偶氮聚合物的制备、结构和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郭昆朋;新型有机电光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其树枝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10 贾彬彬;聚合物—聚合物配副的摩擦学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瑞;基于随机褶皱结构的柔性可拉伸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2 陈程;弹性聚合物薄膜的力电大变形及失效模式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3 钱维仙;双层聚合物薄膜的有序褶皱行为[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巧兰;响应型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其浸润性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田厚宽;润湿脊发展动力学与聚合物薄膜黏弹性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6 李根举;外场作用下聚合物薄膜微结构的变化及不稳定性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何磊;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光谱下转换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8 童朝健;PMMA基极化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改性及其光波导研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崔磊磊;电活性聚合物薄膜换能器的力学响应分析及优化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阚鑫禹;工业固废制备地质聚合物及性能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041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0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