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有机催化环酯的开环(共)聚合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0 19:37
   脂肪族聚酯是一类完全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药物载体、组织工程以及食品包装等领域。这些具有一系列优异性能的脂肪族聚酯主要采用相应的环酯开环聚合来制备。目前常用有机金属配合物催化其开环聚合,但由于这些配合物大多具有细胞毒性,聚合物中不可避免会有金属残留,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及微电子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开发出不含金属的新型催化剂成为环酯开环聚合的研究热点。我们利用几种典型的有机催化剂详细研究了其在环酯开环(共)聚合反应中的应用,具体地:1)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侧链空间位阻较大的手性及非手性N-杂环卡宾,系统地考察了其在rac-LA开环聚合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聚合机理以及所得聚乳酸的微观结构。聚合结果揭示反应所用的溶剂种类、聚合温度、引发剂种类能够强烈的影响聚乳酸的微观结构。通过优化催化剂体系制备出性能优良的聚乳酸立构复合物,如在-78℃下,以二氯甲烷为溶剂,苯甲醇为引发剂,30 min内单体转化率高达98%,且获得分子量达到17.8 kg/mol,分布窄(D=1.05),高立体规整度(Pi=0.81)的聚乳酸。此外,通过比较手性催化剂与非手性催化剂的聚合结果,揭示聚合反应遵循链末端控制机理。2)利用DBU为催化剂,以BDO为链转移剂,催化丙交酯本体聚合,制备出一系列低分子量和窄分布的聚乳酸二元醇。利用红外、氢谱、碳谱、MALDI-TOF MS、羟值滴定等方法对聚乳酸二元醇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并考察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如不同的反应温度、不同的有机催化剂、不同的链转移剂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动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聚合反应过程呈现准一级反应级数特征。一系列聚合结果证明聚合产物聚乳酸二元醇的分子量与BDO的用量有关,我们提出了 BDO在聚合过程中充当链引发-转移剂的作用。3)利用有机超强碱(P4-t-Bu),以苄醇为引发剂,通过优化聚合反应条件,得到γ-丁内酯插入率为0.75的γ-丁内酯与δ戊内酯的共聚物,以及分子量为135 kg/mol,插入率为0.84的γ-丁内酯与ε-己内酯共聚物。聚合反应动力学、聚合产物碳谱以及共聚反应单体竞聚率实验都证实所得的共聚物为无规共聚物,并且γ-丁内酯与ε-己内酯共聚物的无规度高于;γ-丁内酯与δ-戊内酯的共聚物。此外,γ-丁内酯的插入促进ε-己内酯链段的热降解。通过优化聚合条件,合成出一系列高性能脂肪族聚酯,为开辟新的应用领域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这些研究思路与结果对于未来进一步研究高性能的无细胞毒性的有机催化剂体系催化环酯开环聚合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31.5
【部分图文】:

聚氨基酸,环状碳酸酯,聚合物,单体


碳酸二烷酯之间酯交换反应;⑤脂肪族二醇和碳酰氯缩聚;①和②是最常用的逡逑方法。由于二氧化碳来源非常广泛并且价格便宜[7],方法①特别引人注意。方逡逑法②常用于五元及多于五元环状碳酸酯单体开环聚合,图1.1列出了两个典型逡逑的五元和六元的环状碳酸酯及其聚合物,以及两个常见的有取代基的环状碳酸逡逑酯单体。逡逑0A0邋_RO^逡逑Trimcthylene邋carbonate邋(TMC)逦PTMC逦2,2-dimethyltrimelhylene邋carbonate逡逑0i。三%逦A逡逑Ethylene邋carbonate逦Poly(ethylene邋carbonate)逦isopropylcnc邋carbonate逡逑图1.1环状碳酸酯单体及其聚合物逡逑1.1.2聚氨基酸逡逑聚氨基酸是以氨基酸为重复单元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缩聚或者开逡逑环聚合获得。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具有以下两个优点:(1)天然氨基酸单体可合成逡逑一系列均聚物及共聚物,能够有效的调控聚合物的理化性能;(2)聚合物主链裂逡逑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天然氨基酸组分,而天然氨基酸是无细胞毒性的[8]。聚氨基逡逑酸类聚合物根据主链连接结构可分为三大类:①聚氨基酸,指a-氨基酸之间通逡逑过酰胺键连接的高分子,可以通过a-氨基酸缩聚获得,或者也可以通过环化的逡逑a-氨基酸(7V-carboxyanhydrides

卡宾,开环聚合


碳酸二烷酯之间酯交换反应;⑤脂肪族二醇和碳酰氯缩聚;①和②是最常用的逡逑方法。由于二氧化碳来源非常广泛并且价格便宜[7],方法①特别引人注意。方逡逑法②常用于五元及多于五元环状碳酸酯单体开环聚合,图1.1列出了两个典型逡逑的五元和六元的环状碳酸酯及其聚合物,以及两个常见的有取代基的环状碳酸逡逑酯单体。逡逑0A0邋_RO^逡逑Trimcthylene邋carbonate邋(TMC)逦PTMC逦2,2-dimethyltrimelhylene邋carbonate逡逑0i。三%逦A逡逑Ethylene邋carbonate逦Poly(ethylene邋carbonate)逦isopropylcnc邋carbonate逡逑图1.1环状碳酸酯单体及其聚合物逡逑1.1.2聚氨基酸逡逑聚氨基酸是以氨基酸为重复单元的一类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缩聚或者开逡逑环聚合获得。作为生物医学材料具有以下两个优点:(1)天然氨基酸单体可合成逡逑一系列均聚物及共聚物,能够有效的调控聚合物的理化性能;(2)聚合物主链裂逡逑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天然氨基酸组分,而天然氨基酸是无细胞毒性的[8]。聚氨基逡逑酸类聚合物根据主链连接结构可分为三大类:①聚氨基酸,指a-氨基酸之间通逡逑过酰胺键连接的高分子,可以通过a-氨基酸缩聚获得,或者也可以通过环化的逡逑a-氨基酸(7V-carboxyanhydrides

脂肪族,脂肪族聚酯,族聚,聚丙交酯


第1章引言'.3脂肪族聚酯逡逑脂肪族聚酯是目前研宄最广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之一[12,邋13]。很多种类族聚酯都实现了产业化,如聚乙交酯(PGA)、聚s-己内酯(PCL)、聚p-酸酯(PHB)、聚丙交酯(PLA)及其共聚物等。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意渐加强,此类生态友好型高分子材料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的几类脂肪及其结构如图1.3所示。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碧静;;美国斯坦福大学“开环大学”计划及启示[J];辽宁教育;2017年16期

2 宋福民;开环作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3 刘修吾;;减少地线损失的开环技术[J];电力技术;1988年07期

4 吉国力;一个增广开环关联平衡法[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6期

5 李铮;;开环法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酯化过程动力学研究[J];上海化工;2017年07期

6 李铮;朱晓亮;林欧亚;陶震;;开环法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性能研究[J];上海化工;2016年07期

7 汪顺亭;邓政;;开环光纤陀螺仪特点及应用[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06年04期

8 尤明辉;;采用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为90例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年07期

9 张鸿;陈贵灿;程军;贾华宇;;流水线模数转换器中高速低功耗开环余量放大器的设计[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马海燕,黄吉玲,钱延龙;开环移位聚合研究进展[J];分子催化;199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霍方俊;孙远强;苏静;钞建宾;支海娟;阴彩霞;;基于色烯开环机制的比色检测硫醇[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6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吴起立;励亮;唐晓林;;环氧基团和四氢呋喃阳离子开环共聚的近红外原位跟踪[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3 王前;樊红雷;武素香;张兆富;张鹏;韩布兴;;超临界水促进萘选择性开环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李兴;张桥;周鑫;鄢国平;李亮;喻湘华;郭俊芳;杜飞鹏;刘凡;刘权;;环状碳酸酯的微波开环共聚[A];第九届全国微型化学实验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文芳;李永胜;夏庆云;李弘;;开环歧化聚合合成新型梳形反应性功能高分子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12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预印集(一)[C];2004年

6 李弘;庞子博;焦志峰;林飞;孟威;;活性开环歧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联用法合成高性能聚合物负载试剂[A];热烈庆祝中国化学会成立80周年——中国化学会第16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宁宁;孟亚辉;孙京国;;新型苯酞开环衍生物的合成[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一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8 刘正廷;;无线电掩星信号的开环跟踪[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卫涛;杨启亮;王东超;渠桂荣;郭海明;;通过烯烃的环氧开环合成手性非环核苷[A];河南省化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孙辰;姚远;刘友然;孙然锋;张浩;;含二茂铁基环辛烯的开环移位聚合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合成[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厚林 邵为民;鏖战武北变开环[N];中国电力报;2006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周宵鹏;河北全面放开环评服务市场[N];法制日报;2015年

3 记者 段丽茜;我省全面放开环评服务市场[N];河北日报;2015年

4 刘丽丽;RFID:开环应用需加速[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周宏仁;智能化使国家治理变“开环”为“闭环”[N];人民日报;2015年

6 赵彩;立足气象优势打开环评新局面[N];中国气象报;2003年

7 上海互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欧书云;物联网系统 开环? 闭环?[N];计算机世界;2011年

8 本报记者 高杰 通讯员 樊万朝;常州放开环评市场[N];中国环境报;2009年

9 樊万朝;常州放开环评审图测绘市场[N];新华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邱爽;平顶山—豫南电网顺利实现开环[N];平顶山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新;考虑多个铰链间隙的开环机构动力学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王s

本文编号:28162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162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7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