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甲氧基黄酮羧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学位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21.3;TQ46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锋;李向荣;占洁;;黄酮醇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药材;2008年10期
2 宋纯清;;番红花化学成分研究 Ⅱ.番红花花被中的黄酮醇类化合物[J];中草药;1990年10期
3 汪秋安;方伟琴;廖头根;;7,3’,5’-三取代黄烷酮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合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4 谷洪顺;陈溪;张兰;张建伟;李林;;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神经炎症活性[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6年04期
5 池玉梅;朱华云;居羚;张瑜;沈小宁;华小懿;聂芬;;高效液相-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分析黄蜀葵花中黄酮醇类化合物[J];分析化学;2009年02期
6 苏宇;刘珊;杨铭;廖显威;;五种黄酮醇类化合物荧光光谱的量子化学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周强;王淳;李云萍;蒲文臣;;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合成与抗菌活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7年02期
8 杨代晓;李一鸣;刘妍如;陈丽芳;沈淑洁;杨建云;肖炳坤;黄荣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贯叶连翘中4种黄酮醇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定量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36期
9 郭颖杰;康治臣;张家剑;周慧;;黄酮与黄酮醇类化合物对HepG2细胞中CYP1A1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8年08期
10 单孟春;王圣符;陈光文;高文芳;张守芳;;多羟基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合成[J];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梁迪;杨晓虹;王娜;孙烨;;黄酮醇类化合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韩葵葵;郭荣;;胶束中黄酮醇类化合物与人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宋中邦;李文正;高玉龙;王丙武;师君丽;余玉珍;陈丽梅;李永平;;烟草FLS基因表达抑制对类黄酮代谢的影响[A];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17年
4 尹亮亮;董静;徐英;万乐人;王弘;端裕树;陈世忠;;应用负的ESI-IT-TOF/MS~n方法研究黄酮类化合物的裂解规律[A];第九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大会报告及论文集[C];2007年
5 翟春熙;陶艳春;吴英;吴玉清;;黄酮醇与血清白蛋白复合过程的谱学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王丽伟;刘凤芝;陆景坤;刘有昌;杨宝峰;;黄酮醇类化合物对心肌细胞凋亡过程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影响(英文)[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窦建鹏;刘志强;刘淑莹;;淫羊藿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多级串联质谱研究[A];中国有机质谱学第十二届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传丽;银杏类黄酮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bUFGT和GbFOMT的克隆、表达与功能分析[D];扬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鑫;灯盏花素的全合成及黄酮醇类化合物新型合成方法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
2 李雪丽;多甲氧基黄酮羧酸和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8年
3 阮芹芹;桑黄胞外合成黄酮体系的建立及其结构功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晓君;橙皮黄酮的提取及其对番茄的保鲜效果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7年
5 李想;黄酮醇类化合物ESI-ITMS~n质谱裂解规律的量子化学研究[D];佳木斯大学;2015年
6 张红;新型查尔酮与黄酮醇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董黎明;黄酮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及共存金属离子影响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段蓉;艾叶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含量测定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9 刘慧;槲皮素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1年
10 唐静成;核桃叶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Ⅰ)[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22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2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