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有机骨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氧化和加氢催化性能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O641.4;O643.36
【部分图文】:
图 1- 2 多孔配位聚合物分为三类[44]。Fig. 1- 2 the three classes of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44]性和易功能化等特点,“将设计的概念引入到由有维 MOFs 中”这一观点得到普遍的认可和迅速的illiams 课题组分别报道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MO。他们提出次级结构单元(Secondary Building Units,解析材料的拓扑结构,并将此应用到 MOFs 的设计的巨大关注,掀开了 MOFs 材料发展的新篇章,促,Férey 课题组合成并报道了 MIL-101[47],其超高的料的另一个里程碑。MIL-101 对水和酸的稳定性很率并且微介孔共存,这些特性都为在 MOFs 材料界L-101 仍然是材料研究的热点。
图 1- 3 MOF-5 框架的结构图[45]。立方三维扩展结构的一个结构单元(左图);沿 a 轴框架的 100 面投影图(右图)。C,灰色;O,绿色;ZnO4四面体,紫色。Fig. 1-3 The structures of MOF-5 framework. A single cube fragment of their respecthree-dimensional extended structure (Left); {100} layer of the MOF-5 framework shown alo(right). C, grey; O, green; ZnO4tetrahedra, purple.
图 1- 3 MOF-5 框架的结构图[45]。立方三维扩展结构的一个结构单元(左图);沿 a 轴方向框架的 100 面投影图(右图)。C,灰色;O,绿色;ZnO4四面体,紫色。Fig. 1-3 The structures of MOF-5 framework. A single cube fragment of their respective cuthree-dimensional extended structure (Left); {100} layer of the MOF-5 framework shown along th(right). C, grey; O, green; ZnO4tetrahedra, purple.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永富;李安帮;;加氢反应的化工安全设计探讨[J];浙江化工;2018年05期
2 于炳义;郭松;;探究预加氢反应对焦化汽油加氢精制的影响[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年06期
3 王晓明;;碳二馏分加氢反应装置提高安全性指数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年11期
4 郑伟华;;预加氢反应系统压降大的原因分析与措施[J];河南化工;2007年01期
5 田金忠,黄宁表,刘强,黎耀忠,程溥明,扶晖,李贤均;水溶性钯-膦配合物催化1-己烯加氢反应研究[J];分子催化;1996年03期
6 罗家弼;;当前重整工艺发展中的问题与讨论[J];石油炼制与化工;1987年09期
7 刘福;赵迪顺;;不同制法的钴催化剂对CO加氢反应的影响[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88年01期
8 段连运;;在Rh V_2O_3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的C_2含氧化合物选择性[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88年05期
9 李广年,梁义勋,张良辅,周宗仁,丁涪江;环己烯均相催化加氢反应机理的研究[J];分子催化;1988年01期
10 汪玮,李吉春,李元坤;8401催化剂的加氢反应特性研究[J];兰化科技;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洁;尚贞锋;;铱配合物催化转移加氢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2 陶明;牛渭玲;袁茂林;陈华;李贤均;;双膦-钌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芳酮加氢反应研究[A];第三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赵凤玉;;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4 杨朝芬;熊伟;袁茂林;陈华;李贤均;;镍配合物催化的苯乙酮不对称加氢反应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络合催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任蕾;范彬彬;窦涛;;ZIFs类金属有机多孔骨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夏水鑫;侯昭胤;汪丽娜;;催化剂的碱性和氢溢流在甘油加氢反应中的作用[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陈慧梅;景孝廉;黄加乐;石高;杜明明;李清彪;;植物还原法制备Pd/Al_2O_3催化剂应用于蒽醌加氢反应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李赫楠;刘小然;肖林飞;吴伟;Hongyan Sun;;改性Mo_2C/MCM-41的制备及其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反应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三十三分会:绿色化学[C];2016年
9 谭丽;庄桂林;王建国;;Pd@DUT-67的设计合成及催化硝基苯加氢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2分会:催化化学[C];2014年
10 潘会严;李晓红;;Pt/TiO_2@SBA-15催化剂上肉桂醛的选择加氢反应[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记者 吴长锋;加点氮化钴,二氧化碳“变废为宝”[N];科技日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马坤 实习生 王芳;“小企业”里的“大智慧”[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3 记者 杨睿赓 驻站记者 王文通;阿旗三个工业大项目同日举行开工建设和签约仪式[N];赤峰日报;2009年
4 记者 李陈续 通讯员 杨保国;我科学家发明新型金属催化剂[N];光明日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邱璇;金属有机骨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氧化和加氢催化性能[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王悦;乙酸甲酯加氢反应中铜基催化剂表面活性位和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3 毛善俊;催化表面结构与环境对加氢反应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8年
4 王建强;新型钌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苯选择加氢反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秦松;Ni催化CO_2加氢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路芳;水体系中钌催化不饱和有机物加氢反应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7 杨惠斌;菲加氢反应体系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8 项益智;基于脂肪醇为氢源的加氢反应体系的构建及诱发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9 姚燕;生物油的分馏及品位提升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朱闻闻;过渡金属纳米颗粒催化的选择加氢反应[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木兵;光热条件下钌/氧化铈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反应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2 张独伊;非金属元素修饰钯纳米催化剂用于选择加氢反应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3 黄长如;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催化硝基苯加氢反应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7年
4 高玉祺;钌催化的碳酸乙烯酯均相加氢反应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张童童;甲酸分解制氢及催化转移加氢反应[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6 宋鲁宁;加氢反应装置模拟及优化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7 陈骏;喹啉和苄叉丙酮的加氢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范琳玉;两相体系中阿维菌素催化选择加氢反应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李丹丹;铑膦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在a-蒎烯不对称加氢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10 唐晓博;铜基催化剂在甲基异丁基酮加氢反应中性能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33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3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