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氧化性卟啉敏化纳米晶金属氧化物构筑水氧化光阳极
【学位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7
【中图分类】:O643.36;TQ116.2
【部分图文】:
图 1-1 自然光合作用体系的“Z-scheme”[7]物的光合作用发生于绿色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同的几部分整合排列,包括光系统 I、光系统 I 和卡尔文循环,并且历没有改变。而光系统 II 作为光合作用的重要部分,承担氧气释放的为“生命的引擎”。2011 年,Shen 等人[8]报道了解析度 1.9 的完整II 晶体结构,揭露了 Mn4Ca-原子簇的信息、蛋白质环境的细节以及其电荷分离的辅酶因子。光系统 II 的结构复杂,其中由 D1 和 D2 蛋白中心里的每一个结构单元又包含 19 种不同的蛋白质亚基。而晶体结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论文cluster 与 P680 之间的电子转移中间体。光系统 II 的晶体结构[9]如图激发态的反应中心经由叶绿素(Chl,图 1-2)致使脱镁叶绿素(Pheo生成一对自由基状态的 P680 Pheo ,P680 的阳离子自由基位于 PD1而基位于 PheoD1。PheoD1上的电子快速转移至质体醌(QA,图 1-2),然二个质体醌(QB,图 1-2),位于两者之间的非血红素铁协助这个电子当质体醌 QB被双倍还原,质子化生成的 PQH2从“QB-bing” 位点扩散质时, P680 被酪氨酸(TyrZ或 YZ)还原,YZ再从构成 OEC 的 Mn4C取电子,这些电子转移过程主要发生在反应中心的 D1 侧,由图中红色。另一些位于 D2 侧(PheoD2)的功能化辅酶因子,细胞色素 b559 的-胡萝卜素和 ChlZD2,则起到保护 PSII 不受光致损伤的作用。
图 1-3 光系统 II 中的酪氨酸-组氨酸基团[11]绿素 P680+氧化距其 10 处的酪氨酸 TyrZ为 TyrZ·,电 D1 组氨酸 190,OEC 被 TyrZ·活化后发生水氧化反失去 4e-和 4H+,如公式(1-2)。12]针对酪氨酸-组氨酸氧化还原电对在光系统 II 的水氧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三种可能的转移机制:1)电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如公式(1-3)、(1-4)程进行热力学计算(光合作用实际值的近似值),发,而 PCET 经常被用于描述生物体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孟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掺杂光阳极的研究进展[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1期
2 袁耀;王爱军;覃方丽;张鸿羽;;TiO_2反蛋白石结构光阳极结构改性及光电性能研究[J];广州化工;2017年02期
3 薛玫;张改清;高淑娟;崔晓瑞;;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4年02期
4 文世杰;高清华;孙璧媃;;n-TiO_2多晶薄膜光阳极的掺杂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5 宋现爽;谢巧;谢智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光阳极的最新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6年11期
6 罗天月;万丽;王世敏;张秋萍;王毕;;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研究新进展与展望[J];材料导报;2015年23期
7 陈蔚;刘阳桥;罗建强;靳喜海;孙静;高濂;;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光阳极的制备[J];无机材料学报;2014年06期
8 庄东填;林红;李鑫;李建保;;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TiO_2光阳极的包覆效果[J];硅酸盐学报;2010年09期
9 金立国;王超;刘泰洋;赵海林;;石墨烯/TiO_2纳米棒复合光阳极薄膜[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7年01期
10 胡彩玲;;柔性TiO_2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1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琳;TiO_2光阳极薄膜的制备、改性和结构优化及其光电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2 赵培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TiO_2光阳极的微纳结构设计与界面调控[D];吉林大学;2017年
3 黄菲;CdS/CdSe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光阳极的表面或界面修饰及其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17年
4 程鹏飞;TiO_2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薄膜结构的设计与调控[D];吉林大学;2014年
5 陈云霞;无机敏化TiO_2基太阳能电池光阳极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6 赵晓冲;聚合物基柔性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性能优化[D];清华大学;2013年
7 俞佳;氟/稀土上转换材料TiO_2复合光阳极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8 王丹;半导体氧化物光阳极的表面/界面修饰及水分解性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向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孙明轩;纳米TiO_2光阳极材料的改性及其光电化学和光催化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思文;高氧化性卟啉敏化纳米晶金属氧化物构筑水氧化光阳极[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年
2 宋凯;一维WO_3光阳极制备与结构调控及其光电催化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3 崔子剑;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散射层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4 王艺静;夹心型硅钨酸盐修饰的TiO_2纳米微球在DSSCs光阳极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5 郭伟华;稀土掺杂氧化物在Zn_2SnO_4基DSSC中的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17年
6 李星;激光阳极键合方法及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7年
7 李春枝;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8 吕慧茹;基于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7年
9 王官喜;TiO_2形貌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D];武汉理工大学;2015年
10 王敏;空心结构CeO_2基上转换材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中的应用[D];扬州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4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85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