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条件下两种不同折叠体之间可逆转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5 02:0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两类分别基于自由基二聚和供受体作用的折叠体的构筑及其在氧化还原条件下的可逆转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工作中,我们设计并合成了用柔性乙氧链连接的四硫富瓦烯(TTF)四聚体Me-4TTF,其分子结构中的TTF单元能够被等当量的Fe(C104)3氧化成TTF+阳离子自由基。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顺磁共振实验研究发现,这类TTF寡聚体能够在分子内自由基-自由基二聚作用的驱动下形成自由基折叠体。另一方面,富电性的Me-4TTF还能够在中性条件下与两分子的缺电性四价紫精环番(CBPQT4+)形成供体-受体[3]准轮烷折叠体,并得到核磁、紫外-可见光谱以及DFT计算模拟实验的证实。进一步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当使用适量的Fe(C104)3将[3]准轮烷折叠体中的TTF单元氧化成TTF.+阳离子自由基时,该[3]准轮烷折叠体会发生解离并得到TTF.+自由基折叠体;而在锌粉还原条件下,TTF.+自由基可以被还原成中性的TTF单元,并与CBPQT4+大环重新络合形成[3]准轮烷折叠体,从而实现TTF.+自由基折叠体与供体-受体[3]准轮烷折叠体之间的可逆转变。...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1.1 引言
1.2 超分子与超分子化学
1.3 超分子相互作用的本质
1.3.1 氢键作用
1.3.2 范德华作用力
1.3.3 π-π堆积
1.4 折叠体的定义
1.5 折叠体的构建
1.5.1 氢键作用驱动的折叠
1.5.2 疏溶剂作用驱动的折叠
1.5.3 供体-受体作用驱动的折叠
1.5.4 配位作用驱动的折叠
1.5.5 自由基相互作用促使的折叠
1.6 折叠体的刺激响应性
1.6.1 紫外可见光刺激
1.6.2 pH刺激
1.6.3 氧化-还原刺激响应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
第二章 TTF自由基折叠体与供-受体[3]准轮烷折叠体的构筑及可逆相互转化
2.1 引言
2.2 课题设计
2.3 目标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2.4 自由基二聚折叠体与[3]准轮烷折叠体相互转变实验
2.4.1 自由基二聚折叠体的研究
2.4.2 [3]准轮烷折叠体的构筑
2.4.3 两种折叠体的可逆相互转变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精自由基折叠体与供-受体[n]准轮烷折叠体的构筑及可逆相互转化
3.1 课题设计
3.2 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第五章 实验部分
5.1 实验通则
5.2 两种不同折叠体刺激响应的可逆转变研究的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化合物的NMR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2977999
【文章来源】: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1.1 引言
1.2 超分子与超分子化学
1.3 超分子相互作用的本质
1.3.1 氢键作用
1.3.2 范德华作用力
1.3.3 π-π堆积
1.4 折叠体的定义
1.5 折叠体的构建
1.5.1 氢键作用驱动的折叠
1.5.2 疏溶剂作用驱动的折叠
1.5.3 供体-受体作用驱动的折叠
1.5.4 配位作用驱动的折叠
1.5.5 自由基相互作用促使的折叠
1.6 折叠体的刺激响应性
1.6.1 紫外可见光刺激
1.6.2 pH刺激
1.6.3 氧化-还原刺激响应
1.7 本论文研究目的
第二章 TTF自由基折叠体与供-受体[3]准轮烷折叠体的构筑及可逆相互转化
2.1 引言
2.2 课题设计
2.3 目标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2.4 自由基二聚折叠体与[3]准轮烷折叠体相互转变实验
2.4.1 自由基二聚折叠体的研究
2.4.2 [3]准轮烷折叠体的构筑
2.4.3 两种折叠体的可逆相互转变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紫精自由基折叠体与供-受体[n]准轮烷折叠体的构筑及可逆相互转化
3.1 课题设计
3.2 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第五章 实验部分
5.1 实验通则
5.2 两种不同折叠体刺激响应的可逆转变研究的实验部分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化合物的NMR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29779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297799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