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含醌配体的Re(Ⅰ)金属配合物光电性质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8 03:18
过渡金属配合物,由于其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荧光探针等方面的应用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自从Wrighton探究了[fac-Re(CO)3LCl](L=1,10-邻二氮菲)的发光及电子转移性质以来,科研工作者对Re(Ⅰ)金属配合物的研究与日俱增。Re(Ⅰ)金属配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量子发光效率、合适的的激发态寿命以及内部量子效率可达100%等特点。对于Re(Ⅰ)金属配合物的光物理、光化学、电化学等应用性质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配体来调节。形成Re(Ⅰ)配合物最广为利用的配体是N^N型二齿配体,包括联吡啶和1,10-邻二氮菲及其衍生物。另外一些含氮杂环配体,诸如N^P型和N^S型配体的Re(Ⅰ)配合物也曾被关注。但到目前为止对于含N^O型配体的Re(Ⅰ)金属配合物却很少被研究,这为开发新型光电材料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在上述背景下,本研究工作着眼于含N^O型配体的Re(Ⅰ)配合物,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研究。利用密度泛函(DFT)及含时密度泛函(TD-DFT)理论方法对一系列含醌N^O配体的Re(Ⅰ)金属配合物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光谱性质...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1.1.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1.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
1.1.3 荧光探针
1.2 Re(I)过渡金属配合物
1.3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分子轨道理论
2.2 电子相关作用
2.3 密度泛函理论
2.4 电子激发态理论
2.5 Franck-Condon原理及其量子力学表述
2.6 溶剂化效应
第3章 非醌配体对含醌Re(I)金属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态与最低激发态的分子几何结构
3.3.2 前线分子轨道性质
3.3.3 电离能(IP)、电子亲和能(EA)和重组能(λ)
3.3.4 吸收光谱分析
3.3.5 光发射性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醌配体对Re(I)金属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态与最低激发态的分子几何结构
4.3.2 前线分子轨道性质
4.3.3 电离能(IP)、电子亲和能(EA)和重组能(λ)
4.3.4 电子吸收光谱分析
4.3.5 光发射性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含醌配体Re(I)金属配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中作为染料敏化剂性能的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背景
5.3 计算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
5.4.2 吸附模型参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子轨道成分的计算[J]. 卢天,陈飞武. 化学学报. 2011(20)
[2]Alq3及其衍生物电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J]. 董士红,尹世伟,王文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本文编号:3055231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1.1.1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1.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
1.1.3 荧光探针
1.2 Re(I)过渡金属配合物
1.3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分子轨道理论
2.2 电子相关作用
2.3 密度泛函理论
2.4 电子激发态理论
2.5 Franck-Condon原理及其量子力学表述
2.6 溶剂化效应
第3章 非醌配体对含醌Re(I)金属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基态与最低激发态的分子几何结构
3.3.2 前线分子轨道性质
3.3.3 电离能(IP)、电子亲和能(EA)和重组能(λ)
3.3.4 吸收光谱分析
3.3.5 光发射性质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醌配体对Re(I)金属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影响的理论研究
4.1 引言
4.2 计算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基态与最低激发态的分子几何结构
4.3.2 前线分子轨道性质
4.3.3 电离能(IP)、电子亲和能(EA)和重组能(λ)
4.3.4 电子吸收光谱分析
4.3.5 光发射性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含醌配体Re(I)金属配合物在太阳能电池中作为染料敏化剂性能的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理论背景
5.3 计算方法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
5.4.2 吸附模型参数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分子轨道成分的计算[J]. 卢天,陈飞武. 化学学报. 2011(20)
[2]Alq3及其衍生物电子传输性质的理论研究[J]. 董士红,尹世伟,王文亮.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本文编号:30552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05523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