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后依波加”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1 05:37
  “后依波加”吲哚生物碱因其具有独特罕见的骨架结构和显著的镇痛及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引起了众多合成化学家的兴趣。该类吲哚生物碱普遍含有[6/5/7/6/6]五环稠环骨架体系,分布在含有C16位全碳季碳手性中心的aza-[3.3.1]桥环骨架周围。众所周知,全碳季碳手性中心的构建一直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难点,而含有全碳季碳手性中心桥环骨架的构建更是给合成该家族天然产物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发展高效、快速构建含有C16位全碳季碳手性中心的aza-[3.3.1]桥环骨架新方法,并将其用到该家族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不对称Michael/aldol串联反应方法构建aza-[3.3.1]桥环骨架我们设计并开发了以色胺衍生物为底物、丙烯醛为受体的不对称Michael/aldol串联反应,应用此方法成功构建了“后依波加”吲哚生物碱中含有C16位桥头全碳手性季碳的aza-[3.3.1]桥环骨架。该方法采用廉价易得的金鸡纳生物碱衍生的季铵盐为催化剂,经过条件优化,得到的桥环目标化合物收率最高可达69%(2步),对映选择性最高可达99%。通过对底物拓展发现...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ract
第1章 绪论
    1.1 吲哚类生物碱
        1.1.1 吲哚生物碱简介
        1.1.2 吲哚类生物碱的生物活性与药学价值
        1.1.3 吲哚类生物碱的分类
    1.2 “后依波加(Post-Iboga)”家族生物碱
        1.2.1 “后依波加”家族生物碱简介
        1.2.2 “后依波加”吲哚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立题思想
第2章 不对称Michael/aldol串联反应构建aza-[3.3.1]桥环骨架
    2.1 前言
    2.2 反应设计
    2.3 反应初步尝试
        2.3.1 催化剂的合成
        2.3.2 反应条件的探索与优化
        2.3.3 底物拓展
    2.4 本章小结
    2.5 实验部分
        2.5.1 试剂和仪器
        2.5.2 合成实验部分及波谱数据
第3章 Chippiine类吲哚生物碱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3.1 前言
        3.1.1 “后依波加”吲哚生物碱1-18、1-19、1-20的背景介绍
        3.1.2 “后依波加”吲哚生物碱1-18、1-19、1-20的背景介绍
        3.1.3 选题依据
    3.2 吲哚生物碱1-18、1-19、1-20的逆合成分析
    3.3 重要手性中间体七元环胺酮3-4的合成
    3.4 重要手性中间体七元环胺三取代烯烃3-2a的合成
    3.5 吲哚生物碱1-18、1-19、1-20的合成
    3.6 本章总结
    3.7 实验部分
        3.7.1 试剂和仪器
        3.7.2 合成实验部分及波谱数据
第4章 吲哚生物碱(+)-Tronocarpine的不对称全合成
    4.1 前言
        4.1.1 (+)-Tronocarpine的背景介绍
        4.1.2 (+)-Tronocarpine的合成难点分析
        4.1.3 “后依波加”类生物碱全合成的前期工作与选题思路
    4.2 (+)-Tronocarpine的逆合成分析
    4.3 (+)-Tronocarpine的不对称全合成
        4.3.1 关键中间体七元内酰胺酮4-9的合成
        4.3.2 (+)-Tronocarpine的不对称全合成
    4.4 本章总结
    4.5 实验部分
        4.5.1 试剂和仪器
        4.5.2 合成实验部分及波谱数据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他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An easy route to exotic 9-epimers of 9-amino-(9-deoxy) cinchona alkaloids with(8S,9R) and(8R,9S)-configurations through two inversions of configuration[J]. Jing-Wei Wan,Xue-Bing Ma,Rong-Xing He,Ming Li.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4(04)



本文编号:3057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057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