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超四面体团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8 06:41
近三十年来,金属硫族簇基框架材料因具有多孔性、半导体特性、结构多样性和组分精确可调等结构特点而在光/电催化、光致发光、离子交换、非线性光学、气体吸附以及重金属/放射性核素去除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同尺寸、形状、组成的金属硫族团簇是构筑簇基金属硫族化合物最重要的基本单元,决定了框架结构的类型及其功能性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团簇的精确结构信息以及簇内组分可调的特点有助于探究团簇内在的结构与性能间的“构-效”关系。目前,在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的超晶格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具有四面体形状的Tn型超四面体团簇和其衍生团簇,而以非超四面体构型的团簇作为构筑单元的例子较少。虽然超四面体团簇对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其确定的结构类型以及连接模式限制了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在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可拓展性。基于此,本论文利用溶剂热方法成功合成了两类新型的基于非超四面体团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分别是新型富铜开放框架硫化物和轮状镓硫簇合物,并对它们的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探究。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新型富铜开放框架硫化物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溶剂热条件下,以1,5-diazabicycl...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合成
1.2.1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合成方法概述
1.2.2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溶剂热合成影响因素
1.3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团簇类型
1.3.1 超四面体团簇
1.3.2 非超四面体团簇
1.4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光催化性能研究
1.4.1 光降解染料
1.4.2 光催化产氢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创新性
第二章 新型富铜开放框架硫化物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实验步骤
2.3 基本表征分析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1 COC-8结构分析与讨论
2.4.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理论计算
2.4.3 光电响应测试
2.4.4 光降解染料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轮状镓硫簇合物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3 基本表征分析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WSC-1结构分析与讨论
3.4.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
3.4.3 光电响应测试
3.4.4 光催化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所用的实验仪器和表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27106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合成
1.2.1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合成方法概述
1.2.2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溶剂热合成影响因素
1.3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团簇类型
1.3.1 超四面体团簇
1.3.2 非超四面体团簇
1.4 簇基晶态金属硫族化合物光催化性能研究
1.4.1 光降解染料
1.4.2 光催化产氢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创新性
第二章 新型富铜开放框架硫化物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化学试剂
2.2.2 实验步骤
2.3 基本表征分析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2.4.1 COC-8结构分析与讨论
2.4.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理论计算
2.4.3 光电响应测试
2.4.4 光降解染料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轮状镓硫簇合物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仪器
3.2.2 实验步骤
3.3 基本表征分析
3.4 结果分析与讨论
3.4.1 WSC-1结构分析与讨论
3.4.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和荧光光谱
3.4.3 光电响应测试
3.4.4 光催化性能研究
3.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所用的实验仪器和表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2710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27106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