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银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20:33
纳米银材料具有独特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而且其性能可以由形貌、组分和微观尺寸来调控。为了探究多元醇法反应参数对纳米银光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与AgNO3的摩尔比、反应温度以及还原剂来制备不同形貌和尺寸的纳米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较低或还原剂的还原性较弱时,有助于获得形貌可控的类球形纳米银颗粒,对应的吸收峰较窄。在PVP/AgNO3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150℃,乙二醇为还原剂和溶剂时,纳米银的吸收范围可拓展到近红外区,在太阳能光热转换、光热治疗等领域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文章来源】:广东化工. 2020,47(15)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反应温度为120℃、150℃、180℃对应产物的XRD图谱
图2是不同反应温度对应样品的SEM图。反应温度为120℃时,样品多为形状无规则、尺寸大小差异较大的类球形颗粒,除了多数粒子呈不规则球体外,还存在少量的棒状纳米银;反应温度为150℃时,样品形状和大小差距较小,形貌也多是不规则球形,棒状颗粒较少;当反应温度上升到180℃时,样品变为纳米线为主,长达数微米,但还有不少粒径大小不一的类球形颗粒。图3为不同样品在190~1100 nm波段的消光光谱。分别取反应时间为5 min、20 min、40 min、60 min、80 min的样品溶液各500μL,稀释到相同浓度。从图3a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消光曲线不仅吸收峰变强,并且峰值波长逐渐发生红移,说明纳米银粒子在不断生长,其浓度变高、尺寸变大,从而导致吸收增强,峰值波长红移。由于120℃温度较低,乙二醇还原性弱,反应进行较慢,40 min内波形半高宽较窄,说明产物粒度分布较为均一,形貌控制得较好。反应时间延长到3 h,产物的峰值波长没有进一步红移,但是曲线半高宽变宽,吸收波段拓展到近红外区,说明此时的粒径分布极不均一,与图2的SEM图一致。图3b是反应温度150℃的产物对应的消光光谱。5 min时形成少量球形颗粒,吸收峰值低。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收峰值逐渐升高,半高宽变大,说明粒径分布不均一。图3c中刚开始出现两个吸收峰,可能是棒状结构的纳米银,并且波形半高宽较大,尺寸不均匀[6]。从图2的SEM图中可看出,产物中既有线状,也有颗粒状,因而最终的消光光谱范围较宽。对比120℃、150℃、180℃最终产物的消光光谱发现,峰值波长分别为:440 nm、441 nm以及435nm,半宽高都很宽,但150℃样品的吸收更强。
图3为不同样品在190~1100 nm波段的消光光谱。分别取反应时间为5 min、20 min、40 min、60 min、80 min的样品溶液各500μL,稀释到相同浓度。从图3a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消光曲线不仅吸收峰变强,并且峰值波长逐渐发生红移,说明纳米银粒子在不断生长,其浓度变高、尺寸变大,从而导致吸收增强,峰值波长红移。由于120℃温度较低,乙二醇还原性弱,反应进行较慢,40 min内波形半高宽较窄,说明产物粒度分布较为均一,形貌控制得较好。反应时间延长到3 h,产物的峰值波长没有进一步红移,但是曲线半高宽变宽,吸收波段拓展到近红外区,说明此时的粒径分布极不均一,与图2的SEM图一致。图3b是反应温度150℃的产物对应的消光光谱。5 min时形成少量球形颗粒,吸收峰值低。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收峰值逐渐升高,半高宽变大,说明粒径分布不均一。图3c中刚开始出现两个吸收峰,可能是棒状结构的纳米银,并且波形半高宽较大,尺寸不均匀[6]。从图2的SEM图中可看出,产物中既有线状,也有颗粒状,因而最终的消光光谱范围较宽。对比120℃、150℃、180℃最终产物的消光光谱发现,峰值波长分别为:440 nm、441 nm以及435nm,半宽高都很宽,但150℃样品的吸收更强。3 结论
本文编号:3276617
【文章来源】:广东化工. 2020,47(15)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反应温度为120℃、150℃、180℃对应产物的XRD图谱
图2是不同反应温度对应样品的SEM图。反应温度为120℃时,样品多为形状无规则、尺寸大小差异较大的类球形颗粒,除了多数粒子呈不规则球体外,还存在少量的棒状纳米银;反应温度为150℃时,样品形状和大小差距较小,形貌也多是不规则球形,棒状颗粒较少;当反应温度上升到180℃时,样品变为纳米线为主,长达数微米,但还有不少粒径大小不一的类球形颗粒。图3为不同样品在190~1100 nm波段的消光光谱。分别取反应时间为5 min、20 min、40 min、60 min、80 min的样品溶液各500μL,稀释到相同浓度。从图3a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消光曲线不仅吸收峰变强,并且峰值波长逐渐发生红移,说明纳米银粒子在不断生长,其浓度变高、尺寸变大,从而导致吸收增强,峰值波长红移。由于120℃温度较低,乙二醇还原性弱,反应进行较慢,40 min内波形半高宽较窄,说明产物粒度分布较为均一,形貌控制得较好。反应时间延长到3 h,产物的峰值波长没有进一步红移,但是曲线半高宽变宽,吸收波段拓展到近红外区,说明此时的粒径分布极不均一,与图2的SEM图一致。图3b是反应温度150℃的产物对应的消光光谱。5 min时形成少量球形颗粒,吸收峰值低。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收峰值逐渐升高,半高宽变大,说明粒径分布不均一。图3c中刚开始出现两个吸收峰,可能是棒状结构的纳米银,并且波形半高宽较大,尺寸不均匀[6]。从图2的SEM图中可看出,产物中既有线状,也有颗粒状,因而最终的消光光谱范围较宽。对比120℃、150℃、180℃最终产物的消光光谱发现,峰值波长分别为:440 nm、441 nm以及435nm,半宽高都很宽,但150℃样品的吸收更强。
图3为不同样品在190~1100 nm波段的消光光谱。分别取反应时间为5 min、20 min、40 min、60 min、80 min的样品溶液各500μL,稀释到相同浓度。从图3a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消光曲线不仅吸收峰变强,并且峰值波长逐渐发生红移,说明纳米银粒子在不断生长,其浓度变高、尺寸变大,从而导致吸收增强,峰值波长红移。由于120℃温度较低,乙二醇还原性弱,反应进行较慢,40 min内波形半高宽较窄,说明产物粒度分布较为均一,形貌控制得较好。反应时间延长到3 h,产物的峰值波长没有进一步红移,但是曲线半高宽变宽,吸收波段拓展到近红外区,说明此时的粒径分布极不均一,与图2的SEM图一致。图3b是反应温度150℃的产物对应的消光光谱。5 min时形成少量球形颗粒,吸收峰值低。随着时间的延长,吸收峰值逐渐升高,半高宽变大,说明粒径分布不均一。图3c中刚开始出现两个吸收峰,可能是棒状结构的纳米银,并且波形半高宽较大,尺寸不均匀[6]。从图2的SEM图中可看出,产物中既有线状,也有颗粒状,因而最终的消光光谱范围较宽。对比120℃、150℃、180℃最终产物的消光光谱发现,峰值波长分别为:440 nm、441 nm以及435nm,半宽高都很宽,但150℃样品的吸收更强。3 结论
本文编号:3276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27661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