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聚乙烯及聚卤代烯烃
发布时间:2021-08-17 09:00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CLRP)可以用于制备分子量分布窄、分子链缺陷少的聚合物,如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氯乙烯(PVDC)和聚偏氟乙烯(PVDF),且易控制上述单体与其他单体共聚得到嵌段聚合物。本文调研了近年来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如碘转移聚合(ITP)、氮氧稳定自由基聚合(NMP)、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和金属催化的活性自由基聚合(OMRP)等)制备聚乙烯和聚卤代烯烃等方面的工作,并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章来源】:化学进展. 2020,32(06)北大核心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NMP法制备PVC[48]
Percec等[51]是最早利用金属催化剂(如零价铜或铁等)对VC单体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者之一。他们[52]使用三(2-氨乙基)胺作为配体的金属催化剂Cu(0)/TREN和聚乙烯亚胺作为配体的金属催化剂Cu(0)/PEI,首次实现了在水和四氢呋喃混合体系中的VC单体活性聚合,随后解释了其实现活性聚合是单电子转移(SET)和单电子转移-蜕化(SET-DTLRP)的竞争实现的。单独的SET-DTLRP机理的VC单体的活性聚合可以在二碘甲烷引发和亚硫酸钠催化条件下实现,其聚合的机理和过程如图2所示[53]。Coelho等[54]采用与传统自由基聚合相类似的方法条件,利用以SET-DTLRP为机理的方法在150 L的反应釜中进行了扩大实验并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证明了在工业化的规模上也可以进行VC单体的活性聚合。
本课题组还发现通过RAFT聚合,氯乙烯单体聚合得到的低聚合度的聚氯乙烯可以用作大分子增塑剂,这种大分子增塑剂具有良好的塑化效果和不从基体中迁出的特性,是一种新型的大分子增塑剂[70]。并且δ-戊内酯(VL)或ε-己内酯(CL)与氯乙烯通过RAFT共聚得到的线形和星形嵌段共聚物也可以用作大分子增塑剂,同样具有良好的塑化效果和不从基体中迁出的特性,并且这种增塑剂还可以用作聚氯乙烯/聚δ-戊内酯或聚ε-己内酯共混物的相容剂,减少或消除聚氯乙烯/聚δ-戊内酯或聚氯乙烯/聚ε-己内酯体系中聚δ-戊内酯或聚ε-己内酯的迁出问题[71]。4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偏氯乙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应用[J]. 李智,唐后亮,冯岸超,汤华燊. 化学进展. 2018(08)
[2]聚(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J]. 别妙,杨杰,尹逊迪,包永忠. 高分子学报. 2016(04)
[3]聚(偏氯乙烯-co-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合成和相态结构[J]. 王非凡,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6(01)
[4]基于巯基点击反应与RAFT聚合的功能性聚合物合成[J]. 熊兴泉,唐忠科,蔡雷. 化学进展. 2012(09)
[5]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J]. 李强,张丽芬,柏良久,缪洁,程振平,朱秀林. 化学进展. 2010(11)
[6]新型链转移剂黄原酸酯调控的RAFT自由基聚合[J]. 蒋波,易玲敏,詹晓力,陈碧,陈丰秋. 化学进展. 2008(Z2)
[7]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星形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J]. 唐新德,范星河,陈小芳,周其凤. 化学进展. 2005(06)
[8]“活性”/控制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J]. 陈小平,丘坤元. 化学进展. 2001(03)
本文编号:3347476
【文章来源】:化学进展. 2020,32(06)北大核心SCICSCD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NMP法制备PVC[48]
Percec等[51]是最早利用金属催化剂(如零价铜或铁等)对VC单体进行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者之一。他们[52]使用三(2-氨乙基)胺作为配体的金属催化剂Cu(0)/TREN和聚乙烯亚胺作为配体的金属催化剂Cu(0)/PEI,首次实现了在水和四氢呋喃混合体系中的VC单体活性聚合,随后解释了其实现活性聚合是单电子转移(SET)和单电子转移-蜕化(SET-DTLRP)的竞争实现的。单独的SET-DTLRP机理的VC单体的活性聚合可以在二碘甲烷引发和亚硫酸钠催化条件下实现,其聚合的机理和过程如图2所示[53]。Coelho等[54]采用与传统自由基聚合相类似的方法条件,利用以SET-DTLRP为机理的方法在150 L的反应釜中进行了扩大实验并研究了反应的动力学,证明了在工业化的规模上也可以进行VC单体的活性聚合。
本课题组还发现通过RAFT聚合,氯乙烯单体聚合得到的低聚合度的聚氯乙烯可以用作大分子增塑剂,这种大分子增塑剂具有良好的塑化效果和不从基体中迁出的特性,是一种新型的大分子增塑剂[70]。并且δ-戊内酯(VL)或ε-己内酯(CL)与氯乙烯通过RAFT共聚得到的线形和星形嵌段共聚物也可以用作大分子增塑剂,同样具有良好的塑化效果和不从基体中迁出的特性,并且这种增塑剂还可以用作聚氯乙烯/聚δ-戊内酯或聚ε-己内酯共混物的相容剂,减少或消除聚氯乙烯/聚δ-戊内酯或聚氯乙烯/聚ε-己内酯体系中聚δ-戊内酯或聚ε-己内酯的迁出问题[71]。4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聚偏氯乙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制备两性离子聚合物及其应用[J]. 李智,唐后亮,冯岸超,汤华燊. 化学进展. 2018(08)
[2]聚(偏氯乙烯-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嵌段共聚物的胶束化行为[J]. 别妙,杨杰,尹逊迪,包永忠. 高分子学报. 2016(04)
[3]聚(偏氯乙烯-co-丙烯酸甲酯)-b-聚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的合成和相态结构[J]. 王非凡,包永忠.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6(01)
[4]基于巯基点击反应与RAFT聚合的功能性聚合物合成[J]. 熊兴泉,唐忠科,蔡雷. 化学进展. 2012(09)
[5]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J]. 李强,张丽芬,柏良久,缪洁,程振平,朱秀林. 化学进展. 2010(11)
[6]新型链转移剂黄原酸酯调控的RAFT自由基聚合[J]. 蒋波,易玲敏,詹晓力,陈碧,陈丰秋. 化学进展. 2008(Z2)
[7]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星形聚合物合成中的应用[J]. 唐新德,范星河,陈小芳,周其凤. 化学进展. 2005(06)
[8]“活性”/控制自由基聚合的研究进展[J]. 陈小平,丘坤元. 化学进展. 2001(03)
本文编号:3347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34747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