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相转变的油包水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9:08

  本文关键词:基于相转变的油包水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乳液是一种液体分散在另一种与之不相溶的液体中的分散体系,其在石油、化工、医药及食品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然而,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针对水包油型乳液,油包水型乳液的研究还较少。油包水乳液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其身影随处可见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涂料、食品奶油、金属切削液及油基钻井液等。因此,研究油包水乳液的制备及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乳液相转变是乳液连续相与分散相发生逆转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乳液不稳定的表现,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相转变又能被用来制备高性能的乳液,这说明相转变具有双重特性。因此,我们需要充分理解相转变发生的条件、规律,使其能够更好地进行人为控制,既能在不需要相转变时能够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其发生,又能充分利用相转变的独特优势制备性能较好的乳液。 本文基于目前油包水乳液研究的不足及相转变的双重特性,重点研究了以下两个既对立又相互联系的方面:当相转变作为乳液的不稳定因素时,应该如何避免其发生;当相转变作为乳液的一种制备手段时,如何利用其过程的特殊性质制备高性能的油包水乳液。 首先,探讨相转变与油包水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在水/十二烷基聚氧乙烯(4)醚/白油体系中,通过温度和无机盐浓度对相转变温度的调控,研究油包水乳液的形成条件及稳定条件。 其次,利用体系的相转变制备高性能的油包水乳液。在水/Span80-Tween80/白油体系中,通过改变温度和体系组成,制备了液滴粒径为20-300m的油包水纳米乳液。
【关键词】:乳液 油包水 相转变 调控 稳定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O648.23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1章 前言11-32
  • 1.1 研究背景及立题意义11
  • 1.2 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11-30
  • 1.2.1 乳液概述11-15
  • 1.2.2 相转变15-26
  • 1.2.3 油包水乳液26-30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30-32
  • 第2章 相转变与油包水乳液稳定性之间的关系32-50
  • 2.1 引言32-33
  • 2.2 仪器和药品33-34
  • 2.2.1 主要仪器和设备33
  • 2.2.2 原料及试剂33-34
  • 2.3 实验方法34-35
  • 2.3.1 相转变温度的确定34
  • 2.3.2 油包水乳液的制备34
  • 2.3.3 乳液稳定性及粒径的测定34-35
  • 2.3.4 粘度的测定35
  • 2.3.5 堆积参数的确定35
  • 2.3.6 油包水乳液的稀释性质35
  • 2.4 结果与讨论35-49
  • 2.4.1 无机盐对体系相转变温度的影响35-38
  • 2.4.2 油水体积比对体系相转变温度的影响38-39
  • 2.4.3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体系相转变温度的影响39-41
  • 2.4.4 油包水乳液的形成与相转变的联系41-43
  • 2.4.5 油包水乳液稳定性与相转变的联系43-48
  • 2.4.6 油包水乳液的稀释性质48-49
  • 2.5 本章小结49-50
  • 第3章 相转变法制备油包水乳液50-69
  • 3.1 引言50-51
  • 3.2 仪器和药品51-52
  • 3.2.1 主要仪器和设备51
  • 3.2.2 原料及试剂51-52
  • 3.3 实验方法52-53
  • 3.3.1 静态乳液类型图52
  • 3.3.2 相转变区域的确定52
  • 3.3.3 界面张力的测定52
  • 3.3.4 乳液粒径的测定52-53
  • 3.3.5 乳液的制备53
  • 3.4 结果与讨论53-67
  • 3.4.1 静态乳液类型图53-54
  • 3.4.2 现有乳化方式的对比54-58
  • 3.4.3 相转变温度区间的确定58-60
  • 3.4.4 油包水乳液的制备及机理解释60-64
  • 3.4.5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油包水乳液粒径的影响64-66
  • 3.4.6 油包水乳液的稳定性66-67
  • 3.5 本章小结67-69
  • 参考文献69-77
  • 致谢77-78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78-79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79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培强,路福绥,孙华,赵辉;2%阿维菌素微乳剂的稳定性研究[J];安徽化工;2005年01期

2 谢佩彤;刘妙青;;N,N-二甲基甲酰胺/液体石蜡非水乳液体系的稳定性研究[J];日用化学工业;2012年03期

3 宋杰,陈晓明,闫玉华;微乳液法在纳米粒子制备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3年S1期

4 黄红玺;张峰;许明标;崔洪波;;油包水乳状液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断块油气田;2009年06期

5 史同瑞;王志明;许腊梅;冯万宇;王岩;;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三联复乳疫苗的研制[J];动物医学进展;2007年03期

6 程刚;路小彬;李艳;;破乳—混凝—光催化化学氧化法处理废切削液新工艺[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7 刘丽红;方四金;;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研制探索[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12期

8 张林杰;范福玉;荆玉谱;黄彬彬;黄珍珠;吴祖建;吴刚;;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乳剂的研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邱笛;靳巧锋;欧静;罗祥林;;共聚物结构和乳化剂种类对肝素微球的性质影响[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尹丽;张友全;尚小琴;童张法;龚福忠;;淀粉丙烯酰胺反相乳液体系的稳定性及接枝共聚反应[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志辉;周洪亮;李琳;;人参皂苷Rg_3微乳剂相图研究[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志辉;周洪亮;李琳;陈武;;人参皂苷Rg_3微乳的质量评价[A];2010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届江苏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史同瑞;王志明;许腊梅;冯万宇;王岩;;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减蛋综合征三联复乳疫苗的免疫试验[A];中国家禽业——机遇与挑战——第十三次全国家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华;掺杂型ZnS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面修饰对其发光性质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罗凡;高压脉冲电场破除油包水型乳状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梅贞;无机盐调控相转变温度法制备O/W纳米乳液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吴红波;动压作用下乳化炸药减敏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1年

5 刘丽娅;酪蛋白酸钠—多糖界面相互作用及其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谭涓;一类新型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有机磷酸酯盐纤维晶体的合成与表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3年

7 赵武奇;红景天苷缓释微囊技术及其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全阳;酸乳质量及其胞外多糖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9 魏晓红;PEG化壳聚糖在微粒给药系统中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刘文波;壳聚糖超细胶囊的制备及应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玲;液态奶评价方法及其体系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峰;载银二氧化钛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抗菌塑料中的应用[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李博;乳化重油稳定性及燃烧特性的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龚天波;10%前胡香豆素微乳剂研制及防效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5 徐胜男;油包水微乳的制备及特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王秀秀;高效氟吡甲禾灵水乳剂乳化剂的筛选及其稳定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邹向东;38%二甲戊灵·VA草酮悬浮剂研究及推广应用[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赵振环;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稳定的反应型造纸施胶剂Pickering乳状液[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9 李举豹;乳液法仿生超疏水SiO_2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10 潘玉;苦参碱微乳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相转变的油包水乳液制备及稳定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40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9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