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粉中伏马毒素FB1与玉米赤霉烯酮ZEA基体标准(质控)物质的研制
发布时间:2021-12-31 12:36
真菌毒素污染范围广泛,玉米、小麦、大麦等粮食作物在生长或储存过程中均会被真菌毒素污染,不仅会影响粮食质量,还会危害人类健康,伏马毒素与玉米赤霉烯酮都属于真菌毒素。标准物质具有高度的均匀性、良好的稳定性与准确的特性量值,能够进行复现和传递,从而保证测量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连续性和可比性,进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标准物质的发展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认可。我国在真菌毒素基体标准物质方面的研制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不得不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实验室的检测需求,货期很长且价格很高,不利于我国检测水平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开展了玉米粉中伏马毒素FB1与玉米赤霉烯酮ZEA两种基体标准(质控)物质的研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市售的玉米颗粒为原料,经过筛选、添加标准溶液并浸泡、冷冻干燥、磨粉、混匀、真空密封分装后,进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及稳定性考察,并协同多家实验室对含量进行定值,最后评估出样品的不确定度。(2)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对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检验,检测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标准物质的F值均小于临界值F0.05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伏马毒素分子结构图
.3.1玉米赤霉烯酮理化性质玉米赤霉烯酮(Zeaealenone,ZEA),又称为F2毒素,是一种白色晶状物质,由多种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具有类雌性激素活性的真菌类毒素(BENNETTetal.,2003)。ZEA分子式为C18H22O5,相对分子质量为318,是一种酚的二羟基苯酸的内酯结构物质(何学军等,2006)。玉米赤霉烯酮熔点较高,热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具有荧光性,可应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弱的极性,在水、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溶剂中不易溶解,但溶于氢氧化钠等碱性水溶液(HIDYetal.,1997;SEELINGetal.,2005)。图1-2玉米赤霉烯酮分子结构图Fig.1-2MolecularstructureofZeaealenone1.3.2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概况被真菌污染的粮食作物中基本都会含有玉米赤霉烯酮,可以说它是污染规模最大的一种镰刀菌毒素(王建花等,2015)。由于ZEA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作物中,而且其热稳定较好,加工及制作过程中均很稳定(LEVKUTetal.,2011;YAZARetal.,2008),若动物食用了霉菌污染的饲料,ZEA很容易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WARTHetal.(2013)连续食用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食物,4d后就在其尿液中监测到含有0.167μgkg-1的ZEA。同一种农产品在不同的地区的污染程度均不一致,同一个地区的不同粮食作物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以及气候条件的不同,玉米赤霉烯酮的产毒状况均不同,最适产毒温度为27℃(LESLIEetal.,2014;STOBetal.,1962)。季海霞(2015)通过检测北京、山东、四川、江苏、河南、上海等地区的玉米、小麦及农副产物及其他样品共612份,ZEA的阳性检出率为100%。PLACINTAetal.(1999)调查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作物及其农副产品受真菌毒素污染程度,结果显示,基本所有国家的被检测的粮食作物及动物饲料样本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伏马毒素B1的毒性和检测方法[J]. 黎晓雯,罗俊崇,张梦丹,王凯,曹嫦妤. 动物医学进展. 2019(06)
[2]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小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杨立杰,王淑静,杨维仁,黄丽波,刘法孝,姜淑贞,杨在宾. 动物营养学报. 2017(08)
[3]基于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探讨我国标准物质发展现状与趋势[J]. 赵辉,赵华,刘原栋,黄辉,李颖,巩琛. 化学试剂. 2017(08)
[4]国内外标准物质发展现况[J]. 陈钰,程义斌,孟凡敏,史黎薇.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7(02)
[5]标准物质的研究及在分析实验中应用[J]. 许航线. 山东化工. 2016(12)
[6]原花青素对玉米赤霉烯酮致小鼠肝脏、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韩建鑫,何剑斌,高锋,杨淑华,梁甜甜,董双,张燚,龙淼. 中国畜牧兽医. 2016(02)
[7]玉米赤霉烯酮所致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J]. 王建花,张燚,龙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09)
[8]伏马毒素削减方法研究进展[J]. 杨朋飞,王楠希,屈凌波,伍松陵,孙长坡. 粮油食品科技. 2015(05)
[9]2014年饲料霉菌毒素分析报告[J]. 季海霞,苏永腾. 广东饲料. 2015(02)
[10]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血清代谢产物和肝肾组织病理学影响[J]. 姜淑贞,孙华,黄丽波,杨在宾,王淑静,刘法孝,F.Chi.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本文编号:3560269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伏马毒素分子结构图
.3.1玉米赤霉烯酮理化性质玉米赤霉烯酮(Zeaealenone,ZEA),又称为F2毒素,是一种白色晶状物质,由多种镰刀菌产生的一种具有类雌性激素活性的真菌类毒素(BENNETTetal.,2003)。ZEA分子式为C18H22O5,相对分子质量为318,是一种酚的二羟基苯酸的内酯结构物质(何学军等,2006)。玉米赤霉烯酮熔点较高,热稳定性好,不易分解,具有荧光性,可应用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玉米赤霉烯酮具有较弱的极性,在水、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溶剂中不易溶解,但溶于氢氧化钠等碱性水溶液(HIDYetal.,1997;SEELINGetal.,2005)。图1-2玉米赤霉烯酮分子结构图Fig.1-2MolecularstructureofZeaealenone1.3.2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概况被真菌污染的粮食作物中基本都会含有玉米赤霉烯酮,可以说它是污染规模最大的一种镰刀菌毒素(王建花等,2015)。由于ZEA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粮食作物中,而且其热稳定较好,加工及制作过程中均很稳定(LEVKUTetal.,2011;YAZARetal.,2008),若动物食用了霉菌污染的饲料,ZEA很容易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WARTHetal.(2013)连续食用被玉米赤霉烯酮污染的食物,4d后就在其尿液中监测到含有0.167μgkg-1的ZEA。同一种农产品在不同的地区的污染程度均不一致,同一个地区的不同粮食作物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研究表明,不同地区的温度、湿度,以及气候条件的不同,玉米赤霉烯酮的产毒状况均不同,最适产毒温度为27℃(LESLIEetal.,2014;STOBetal.,1962)。季海霞(2015)通过检测北京、山东、四川、江苏、河南、上海等地区的玉米、小麦及农副产物及其他样品共612份,ZEA的阳性检出率为100%。PLACINTAetal.(1999)调查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作物及其农副产品受真菌毒素污染程度,结果显示,基本所有国家的被检测的粮食作物及动物饲料样本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伏马毒素B1的毒性和检测方法[J]. 黎晓雯,罗俊崇,张梦丹,王凯,曹嫦妤. 动物医学进展. 2019(06)
[2]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小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杨立杰,王淑静,杨维仁,黄丽波,刘法孝,姜淑贞,杨在宾. 动物营养学报. 2017(08)
[3]基于国家标准物质资源共享平台探讨我国标准物质发展现状与趋势[J]. 赵辉,赵华,刘原栋,黄辉,李颖,巩琛. 化学试剂. 2017(08)
[4]国内外标准物质发展现况[J]. 陈钰,程义斌,孟凡敏,史黎薇.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7(02)
[5]标准物质的研究及在分析实验中应用[J]. 许航线. 山东化工. 2016(12)
[6]原花青素对玉米赤霉烯酮致小鼠肝脏、肾脏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J]. 韩建鑫,何剑斌,高锋,杨淑华,梁甜甜,董双,张燚,龙淼. 中国畜牧兽医. 2016(02)
[7]玉米赤霉烯酮所致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J]. 王建花,张燚,龙淼.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09)
[8]伏马毒素削减方法研究进展[J]. 杨朋飞,王楠希,屈凌波,伍松陵,孙长坡. 粮油食品科技. 2015(05)
[9]2014年饲料霉菌毒素分析报告[J]. 季海霞,苏永腾. 广东饲料. 2015(02)
[10]不同水平玉米赤霉烯酮对断奶仔猪血清代谢产物和肝肾组织病理学影响[J]. 姜淑贞,孙华,黄丽波,杨在宾,王淑静,刘法孝,F.Chi. 中国农业科学. 2014(18)
本文编号:3560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560269.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