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基于两性离子配体和3D打印定制反应器构筑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1 13:14
  进入21世纪以来,3D打印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在材料加工,生物医药,建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3D打印技术能够实现从数字化的模型到化学反应器的个性化制造。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化学合成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本文利用聚丙烯材料,设计并制造3D打印定制溶剂热反应器。该类反应器可用于配位聚合物材料的合成条件的快速筛选与优化。更重要的是,通过简单的改变反应器的内部构形能够实现在溶剂热反应过程中改变原反应物体系的固有组成,实现溶剂热条件下两步乃至多步连续反应。于是,在溶剂热条件下,我们基于3D打印反应器和两个两性离子配体自组装构筑了 12个配位聚合物材料。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衍射、热重、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手段对所得材料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我们设计和制造了一体式3D打印定制单腔室溶剂热反应器和具有两个独立腔室但顶部相连的两步溶剂热反应器。基于3D打印单腔室溶剂热反应器,以N,N’-二羧甲基-4,4’-联吡啶盐(H2bcp)为前体,采用过渡金属钻离子和镉离子分别与5-氨基间苯二甲酸、均苯三甲酸和2-氨基对苯二甲酸于溶剂热条件下,成功的构筑了 3例主客体型配位聚合物... 

【文章来源】: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两性离子配体和3D打印定制反应器构筑配位聚合物的研究


图1-1?(a)?MOF-5的次级结构单元示意图;(b)?MOF-5的结构

框架结构,变色现象,光致变色,结构示意图


客体框架结构通过在制备过程中利用两性离子配体H2bcp??(N,N’-dicarboxymethyl-4,4’-bipyridinium)脱去羧基生成了甲基紫精阳离子,甲基紫精??起到模板剂的作用从而诱导间苯二甲酸与Zn2+离子形成了二维网络结构(图1-2)。该配??合物在光照以及加热条件下,能够实现浅黄色到蓝色的转变。该现象是由于缺电子的??甲基紫精和给电子体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同时由于芳环间的a堆积作用,增强了电??子受体和给体的相互作用并促进电子迁移的产生。??(a)??111111111??(b)??heat?r=bs—??iljShtt?0*8???.?w-'m"?""""25>nl?i??^?jQsmia?—?15mi???〇*¥?-?.?6?wi??'?\?■?■■■■—lOtniw??■?jPi^?|lb?4?roi??V?Seal**??2?mitt?0?石-?11?ftmlt*??JS?0.6? ̄:::??300?400?500?600?700?800?300?400?500?600?70D?800??Wsvelength/nni?Wavciciigth/nrn??图1-2?(a)?[Zn3(m-BDC)4]-MV的结构示意图;(b)?[Zn3(m-BDC)4]-MV的光致变色和热至变色现象。??Fig.?1-2?(a)?Structure?of?[Zn3(m-BDC)4]-MV.?(b)?Photochromic?and?thermochromic?properties?of??[Zn3(m-BDC)4]-MV.??2015年

吸附等温线,化合物


C2/c空间群。中心金属锌离子采取四配位的方式与来自四个不同H2pmbc配体??的四个0原子配位,中心金属Zn离子与pmbc配体桥联形成了一个二维的层状结构,??该结构存在有18.7x18.7?A的空穴,如图1-3所示该配合物在c轴方向存在一个一维的??孔道,其直径大约为1.5?nm。有趣的是多酸阴离子最后并未参与配位,而是作为模板??存在于该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层间。并且由于引入了光催化活性位点多酸,不但取得了??不错的光催化降解染料效果并且能达到10%的染料吸附率。??图?1-3?化合物[(CH3)2NH2][Zn(pmbc)2(PWi2〇40)]?8DMF14H2O?的一维孔道。??Fig.?1-3?ID?open?channel?of?[(CH3)2NH2][Zn(pmbc)2(PWi2〇4〇)]?8DMF14H2〇.??2017年,Bezverkhyy等人[36],报道了一例新颖的多孔配位聚合物:??[Mn(pc3)(H2〇)2].xH2〇?(3?<?x?<?4),(pc32-?=?454’-bipyridinium,l,l’-bis-2,4-dicarboxy??phenyl)。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在活化后,形成了一个拥有两个路易斯酸活性位点的??开放孔道。路易斯酸活性位点包括中心金属Mn2+离子和配体吡啶环上的N+离子。如??图1-4所示,该新颖配位聚合物展现出了对于水、C02、NH3良好的吸附能力。在室??温条件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维打印技术及系统研究[J]. 陈步庆,林柳兰,陆齐,胡庆夕.  机电一体化. 2005(04)
[2]基于RP的人工骨骼制造方法探索[J]. 吴永辉,李涤尘,卢秉恒,王臻.  中国机械工程. 2001(04)
[3]国内外快速原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 王树杰.  机械制造. 1998(01)



本文编号:3600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600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6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