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易位聚合法合成柱芳烃聚合物及其主客体性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5 11:44
  超分子化学是多种学科的相互结合,在药物附载与释放、多功能材料以及传感器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近年来,由非共价键作用力所构建的超分子聚合物将高分子特性与超分子化学特性相结合,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们的关注。这类聚合物既具有高分子强度高、稳定性好的优点,同时又具有超分子动态可逆的特性,是一类新的功能材料。作为主体大环分子中的新星,柱芳烃结构对称,并且还可以和多种客体分子进行络合,正逐渐成为主客体化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集中于柱芳烃小分子,对于柱芳烃聚合物的研究依然相对较少,这是由于柱芳烃位阻较大,用传统的自由基聚合方法难以得到柱芳烃均聚物或者嵌段共聚物。本论文采用易位环化或开环易位聚合的方法,将柱芳烃引入到聚合物中,得到含柱芳烃的聚合物,进一步加入合适的客体分子,构建超分子聚合物,探究主客体络合作用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内容包括:设计合成柱芳烃修饰的1,6-庚二炔单体DYP5A,通过易位环化聚合方法得到柱芳烃均聚物pDYP5A、嵌段共聚物pDYP5A-b-pMPBPY和无规共聚物p(DYP5A-co-MPBPY),随后引入吡啶盐客体分子构建超分子体系。通过调节主客体之间的摩尔比例,... 

【文章页数】:8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分子聚合物概述
    1.2 超分子聚合物的驱动力
        1.2.1 静电作用
        1.2.2 氢键作用
        1.2.3 金属配位作用
        1.2.4 π-π堆积作用
        1.2.5 主客体作用
    1.3 基于柱芳烃的超分子聚合物
        1.3.1 以柱芳烃小分子为构筑基元
        1.3.2 以柱芳烃聚合物为构筑基元
    1.4 易位聚合
        1.4.1 开环易位聚合
        1.4.2 非环二烯烃易位聚合
        1.4.3 易位环化聚合
    1.5 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 柱芳烃衍生物的易位环化聚合及其超分子聚合物导电性能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
        2.2.2 仪器与测试
        2.2.3 柱芳烃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2.2.4 客体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物的合成
        2.3.2 络合行为的研究
        2.3.3 导电性能的研究
        2.3.4 高导电率产生原因的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柱芳烃衍生物的开环易位聚合及其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性能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
        3.2.2 仪器与测试
        3.2.3 柱芳烃单体及其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3.2.4 客体分子的合成及表征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的合成
        3.3.2 络合行为的研究
        3.3.3 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行为的研究
        3.3.4 超分子聚合物荧光性能的研究
        3.3.5 竞争性客体分子对聚集诱导发光破坏行为研究
    3.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和论文创新点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Supramolecular polymers fabricated by orthogonal self-assembly based on multiple hydrogen bonding and macrocyclic host–guest interactions[J]. Tangxin Xiao,Ling Zhou,Xiao-Qiang Sun,Feihe Huang,Chen Lin,Leyong Wang.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20(01)
[2]植根深远的环糊精化学[J]. 张来新,陈琦.  化学工程师. 2019(05)
[3]超分子聚合物的构筑[J]. 焦怡君.  中国高新科技. 2018(21)
[4]新型杯芳烃的合成自组装及应用研究[J]. 张来新,陈琦.  化工新型材料. 2018(03)
[5]植根深远的冠醚化学[J]. 陈琦,张来新.  化学工程师. 2017(11)
[6]葫芦[n]脲应用研究进展[J]. 张宁强,黄晓玲,班琳哲,苏海全.  化学进展. 2015(Z1)



本文编号:37025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7025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0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