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生物大分子组装体放大荧光各向异性及其分析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3 18:18
  荧光各向异性法在临床医学及生化分析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当溶液的温度和粘度一定时,荧光各向异性值与荧光标记分子的旋转运动和质量体积直接相关。由于大多数分子的质量体积较小,难以产生显著的荧光各向异性变化,因此检测灵敏度有待提高。迄今为止,各种传统的荧光各向异性放大材料如无机纳米材料、生物大分子等被成功用于分析检测。然而,这些荧光各向异性放大策略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大多数已报道的增强荧光各向异性的无机纳米材料的吸收在可见光区,能与常用染料的荧光发射光谱重叠,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使荧光猝灭,导致荧光各向异性测量值大于0.4,此时,可推断出除了荧光外还存在散射光,使检测准确度降低。另一方面,尽管生物大分子作为荧光各向异性放大材料可克服荧光猝灭的缺点,但是一个生物大分子的质量和体积有限,放大荧光各向异性的能力有限,使检测灵敏度受到限制。鉴于此,本论文设计了无荧光猝灭的生物大分子组装体放大荧光各向异性的新方法,并结合核酸信号放大策略,实现了一系列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为了保证荧光各向异性放大材料在对荧光无猝灭以提高检测准确度的前提下,克服一个生物大分子放大荧... 

【文章页数】:10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对照表
第1章 选题依据
    1.1 荧光各向异性法概述
        1.1.1 荧光各向异性法的定义
        1.1.2 荧光各向异性法的优点
        1.1.3 荧光各向异性法的应用
    1.2 荧光各向异性放大策略
        1.2.1 无机纳米材料增强荧光各向异性
        1.2.2 生物大分子增强荧光各向异性
    1.3 存在主要问题
    1.4 研究目标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DNA循环驱动蛋白质组装增强荧光各向异性用于生物分子的检测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
        2.2.2 仪器
        2.2.3 实验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实验原理
        2.3.2 蛋白质组装体的性质
        2.3.3 蛋白质组装体的条件优化
        2.3.4 可行性分析
        2.3.5 目标分析物检测
        2.3.6 蛋白质组装体增强荧光各向异性方法的通用性
        2.3.7 SEB实际样品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NA树状组装体增强荧光各向异性用于micro RNA的检测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
        3.2.2 仪器
        3.2.3 实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工作原理
        3.3.2 miRNA-21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3.3.3 优化分析条件
        3.3.4 miRNA-21的准确灵敏检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NA纳米片增强荧光各向异性用于生物传感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仪器
        4.2.2 材料
        4.2.3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实验原理
        4.3.2 DNA纳米片的性质
        4.3.3 DNA纳米片增强荧光各向异性机制
        4.3.4 CML-DNA的检测
        4.3.5 ATP与凝血酶的检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730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730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e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