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均配和杂配Cu(Ⅰ)发光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3-08-11 16:10
过渡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能同时利用三重态和单重态激子,使发光效率大大提高。稀有贵金属铱、铂、锇等有机金属配合物性能优异,但由于环保、储量及价格等因素使其应用受限,亟待开发替代材料。Cu(Ⅰ)配合物由于其价格低廉、对环境友好以及缺少低能态的金属中心(MC)d-d*跃迁成为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理想候选者。本论文采用了DFT/TDDFT的方法研究了一系列Cu(Ⅰ)配合物的基态和激发态的结构、辐射跃迁速率、非辐射跃迁速率及其影响因素,解释了Cu(Ⅰ)配合物中配体从N^N至P^P配体变化过程对于电子结构以及发光性质的影响。对辐射跃迁过程的研究表明:分子1由于具有最高的MLCT比例,导致其旋轨耦合作用大于其他分子,具有最高的辐射跃迁速率;分子2由于具有最高的三重态激发能,并且振子强度与旋轨耦合矩阵元的配合度也较高,因此具有较大的辐射跃迁速率;分子4单电子单中心的旋转-轨道积分为零,因此辐射跃迁速率为零。即受体型配体(N^N)使得金属参与跃迁(MLCT)比例高;供体型配体(P^P)使得配体到配体跃迁(LLCT)比例高。对非辐射跃迁过程的研究表明:分子2由于N^N配体与P^P配体间空间位阻的配合...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概述
1.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概述
1.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1.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1.2.1 高分子聚合物
1.2.2 有机小分子
1.2.3 金属有机配合物
1.3 CU(I)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1.3.1 单核Cu(Ⅰ)配合物
1.3.2 多核Cu(Ⅰ)配合物
1.3.3 热活化延迟荧光Cu(Ⅰ)配合物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薛定谔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2.2 分子轨道理论
2.3 电子相关能
2.4 密度泛函理论
2.5 光化学基本原理
2.5.1 电子光谱理论
2.5.2 选择定则
2.5.3 激发态的衰减
2.5.4 辐射跃迁
2.5.5 无辐射跃迁
第三章 对均配和杂配Cu(Ⅰ)磷光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的选择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几何与电子结构
3.3.2 自然电荷布居
3.3.3 电离能(IP)和电子亲合势(EA)以及重组能
3.3.4 前线分子轨道
3.3.5 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3.3.6 磷光量子产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841351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器件概述
1.1.1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概述
1.1.2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1.1.3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机理
1.2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1.2.1 高分子聚合物
1.2.2 有机小分子
1.2.3 金属有机配合物
1.3 CU(I)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
1.3.1 单核Cu(Ⅰ)配合物
1.3.2 多核Cu(Ⅰ)配合物
1.3.3 热活化延迟荧光Cu(Ⅰ)配合物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2.1 薛定谔方程及一些基本近似
2.2 分子轨道理论
2.3 电子相关能
2.4 密度泛函理论
2.5 光化学基本原理
2.5.1 电子光谱理论
2.5.2 选择定则
2.5.3 激发态的衰减
2.5.4 辐射跃迁
2.5.5 无辐射跃迁
第三章 对均配和杂配Cu(Ⅰ)磷光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3.1 引言
3.2 计算方法的选择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几何与电子结构
3.3.2 自然电荷布居
3.3.3 电离能(IP)和电子亲合势(EA)以及重组能
3.3.4 前线分子轨道
3.3.5 在二氯甲烷溶液中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3.3.6 磷光量子产率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8413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384135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