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1—己烯燃烧的实验与动力学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4:08

  本文关键词:1—己烯燃烧的实验与动力学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1-己烯 流动反应器热解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 层流预混火焰 着火延迟时间 燃烧 动力学模型 Chemkin-PRO


【摘要】:单烯烃(alkene)是输运燃料的重要组成成分,相比含有相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n-alkane),单烯烃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因此能很好地用于改善汽油的抗爆震性能,并用做汽油替代组分。同时,单烯烃还是大分子长链烷烃、环烷烃及醇类燃料热解和燃烧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因此单烯烃子机理是长链烷烃、环烷烃及醇类燃料燃烧反应动力学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单烯烃的研究还有助于了解生物柴油重要组分不饱和脂肪酸酯类的燃烧反应机理。相比于烷烃和C4及以下小分子烯烃的研究,目前对长链单烯烃的燃烧研究相对较少,其基础燃烧实验数据库尚不完善,现存可供动力学模型验证的燃烧实验工况范围也较为有限。本论文针对典型的长链大分子单烯烃1-己烯(C6H12)的变压力流动反应器热解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开展了实验研究。在流动反应器热解实验中,采用了两种分析诊断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SVUV-PIMS诊断技术研究了1-己烯在低压条件下(0.04 atm.)的热解实验,测量了光电离效率谱(PIE)以鉴别热解物种,并测量了热解物种摩尔浓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在同步辐射实验中检测到近20种热解物种,包括反应物(1-己烯)、活泼自由基(炔丙基、烯丙基等)、稳定产物及中间体等(氢气、甲烷、乙炔、乙烯、丙二烯、丙炔、丙烯、1,3-丁二烯、1-丁烯、2-丁烯、1-戊烯、2-戊烯、苯等)。另一种方法是利用GC/GC-MS技术研究了1-己烯(C6H12)的变压力(0.04、0.2、1 atm)热解实验。在定量分析中,将GC与FID连接,测得热解物种随温度变化的摩尔浓度信息;在定性分析中,利用GC-MS方法鉴别了热解物种。此外,本论文还利用本课题组自行研制的用于测定高沸点燃料宽压力范围火焰传播速度的单腔体定容燃烧弹实验装置,测定了1-己烯/空气混合物(Φ=0.7-1.5)在1-10 atm下的层流火焰传播速度。通过吸收前人对1-己烯分解路径理论计算、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的成果,基于本课题组所发展的烷烃及丁醇动力学模型,本工作构建了一个包含122个物种和919个反应的1-己烯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运用本工作的实验数据(流动反应器热解物种浓度和层流火焰传播速度)和文献实验数据(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层流预混火焰、着火延迟时间)对1-己烯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较宽压力、温度和当量比范围工况下的实验验证,整体上本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实验结果。通过生成速率分析及敏感性分析,讨论了流动反应器热解、层流预混火焰中1-己烯的主要反应路径及初级产物的后续反应路径,给出了1-己烯重要的消耗路径和C2-C5烯烃及苯的主要生成与消耗路径,分析了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中1-己烯的主要反应路径,发现在热解条件下烯丙基位碳碳键断裂的反应是1-己烯消耗的最主要反应路径,在氧化条件下,氢提取反应和烯丙基位碳碳键断裂的反应是1-己烯消耗的主要反应;此外还分析了对宏观燃烧参数(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着火延迟时间)比较敏感的基元反应及其动力学影响因素,发现碳碳双键的存在促进共轭稳定自由基(烯丙基)和不饱和烯烃中间产物(1,3-丁二烯)的生成,这些自由基和中间产物的相关反应对火焰传播有一定影响。这些结果与分析共同突显了发生在烯丙基位(碳碳键、碳氢键)的反应在1-己烯燃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体来说,本论文丰富了1-己烯基础燃烧实验数据库,并构建了一个预测能力涵盖从低压到高压、从中温到高温、从热解到氧化等各类实验宽工况条件的1-己烯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并对1-己烯燃烧反应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该模型可用于汽油替代燃料以及长链烷烃、烯烃、醇类、酯类等燃料的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发展构建工作。
【关键词】:1-己烯 流动反应器热解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 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 层流预混火焰 着火延迟时间 燃烧 动力学模型 Chemkin-PRO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3.2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12
  • 1.2 1-己烯燃烧研究现状12-16
  • 1.3 研究目标及章节设置16-17
  • 参考文献17-20
  •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20-28
  • 2.1 流动反应器热解实验20-23
  • 2.2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测定实验23-25
  • 参考文献25-28
  • 第3章 模型研究方法及模型的构建28-40
  • 3.1 动力学模型研究方法28-29
  • 3.2 动力学模型的构建29-37
  • 3.2.1 1-己烯的反应30-34
  • 3.2.2 烯烃自由基的反应34-36
  • 3.2.3 烯烃的反应36-37
  • 参考文献37-40
  • 第4章 1-己烯燃烧反应动力学模型验证结果与讨论40-64
  • 4.1 流动反应器热解40-48
  • 4.1.1 1-己烯的消耗45-47
  • 4.1.2 热解产物的形成与消耗47-48
  • 4.2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48-53
  • 4.3 文献实验数据验证结果与讨论53-61
  • 4.3.1 射流搅拌反应器氧化53-55
  • 4.3.2 层流预混火焰55-58
  • 4.3.3 着火延迟时间58-61
  • 参考文献61-64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4-68
  • 致谢68-70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成,晏荆青,姜炳南;脉冲反应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分辨[J];催化学报;1990年02期

2 吕雪峰;叶萍;陈龙;于溯源;;铬/氢/空气体系焚烧动力学模型修正[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2年02期

3 章敬泉,王京刚,肖敬斌;废旧轮胎冲击粉碎及动力学模型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杨陇峰;;纺织酶处理的动力学模型应用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1年06期

5 徐洁,李庭琛,颜涌捷,任铮伟;煤与木屑共液化的动力学模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6 陈勇;蔡铭;瞿海斌;程翼宇;;基于圆柱型结构的中药材提取动力学模型[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年09期

7 张岩;崔丽娟;赵欣胜;李伟;;湿地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概述[J];生态学杂志;2011年10期

8 王鉴;苗文青;马淑清;解明;谢海群;;反应增容体系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J];炼油与化工;2013年03期

9 刘爱国,花日茂,卢罡;农药降解的阻滞动力学模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10 ;总目录——一九九二年[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化存才;;商品调价的动力学模型及其应用[A];第八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蒋大鹏;李俊国;张丹;;不锈钢渣中铬淋溶动力学研究现状[A];第十七届(2013年)全国冶金反应工程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杨伟松;汪秉宏;;金融物理动力学模型中的组织结构[A];Complexity Problem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杨峰;王浣尘;苏懋康;;上海市宏观社会经济动力学模型[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5 龚海峰;涂亚庆;宋世远;彭烨;;高压电场作用下油中水滴变形动力学模型[A];中国石化协会、润滑脂专业委员会一届二次全体成员大会暨全国第十五届润滑脂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吴燕;蒋婷;;人体动力学模型研究(Ⅰ)——人体束缚状态下肢体运动的动力学建模[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蔡则苏;洪炳熔;;月球车的运动学、动力学模型分析及其仿真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谈亮;张明敏;;基于全局动力学模型的舰船信号分类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9 曾美容;范孝云;王轶尊;苑文浩;齐飞;李玉阳;;正十四烷热解的实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41分会:燃料与燃烧化学[C];2014年

10 张国建;郭连军;;半松散介质下的爆破动力学模型研究[A];第七届全国岩石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刘正午;药物体外动力学模型让新药研究降价[N];医药经济报;2003年



本文编号:5304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304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4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