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基取代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氰基取代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并四苯 单线态裂分 氰基 二聚体 光物理性质
【摘要】: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太阳能得到了大力开发,通过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有效地转化为电能。Shockley-Queisser理论限制指出单结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最高只有32%,因为有一部分光子未被吸收且被吸收了的光子中高于吸收带隙的能量转化成了热能。理论表明,如果通过“量子剪裁”将一个高能量的光子剪裁成两个低能量的光子,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可以提高到45%,在有机分子中称之为单线态裂分(SF)过程。SF是一个自旋允许的过程,它是一个处于单重激发态的分子和邻近的基态分子相互作用产生两个三重态激子的过程。因此,利用SF过程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并四苯作为一种常见的有机小分子,在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并四苯及其衍生物的光物理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固态薄膜、晶体以及低聚体(二聚体、三聚体)。尤其是二聚体,作为SF可发生的最小结构单元,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体系。目前关于并四苯及其衍生物SF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并四苯的稳定性很差,在光和氧气存在时极易发生降解。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人们尝试通过在分子骨架上引入各种取代基来改善它们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都表明引入氰基可以有效地提高并四苯的稳定性和溶解性。基于此,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一、采用新的方法合成了氰基取代的并四苯衍生物,简化了合成方法,提高的产物效率。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稳态荧光光谱,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对氰基取代并四苯在溶液中的光物理性质深入探究,说明了取代基数目和位置对光物理性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几种化合物在真空蒸镀薄膜中的结构与光物理性质,并与溶液中了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氰基取代的并四苯薄膜中没有检测到延迟荧光,说明不存在SF现象。原因是由于分子间强的耦合作用形成了激基复合物,与SF是竞争过程。二、我们首次成功合成了碳碳单键直接相连的并四苯二聚体,其稳定性与并四苯相比显著提高。该二聚体中并四苯单元之间的基态相互作用相对苯环桥联的并四苯二聚体明显增强。直接相连的二聚体激发态离域在并四苯上,与电荷转移(CT)。态相互混合,这与正交的并五苯二聚体相似,但与蒽的二聚体差别较大。该二聚体的激发态主要通过荧光发射的途径衰减,并不是SF过程。实验结果表明虽然都是相似的正交构型,不同长度并苯的二聚体会表现出不同的光物理性质,这对我们研究新的并苯类的SF材料是非常有利的。三、块键连接的并四苯二聚体具有良好的平面结构,而且能为π电子的相互作用提供有利的渠道。同时,炔键作为强吸电子基团,也可以提高二聚体的稳定性。本章主要简单介绍炔键连接的并四苯二聚体的合成方法及其光物理性质。重点比较单体与二聚体的光物理性质的区别,旨在揭示炔基的引入对单体及二聚体产生的影响,为今后研究并四苯一类的材料提供参考。综上,通过对氰基取代并四苯衍生物光物理性质的研究,有利于今后进一步探索SF过程及其机理。
【关键词】:并四苯 单线态裂分 氰基 二聚体 光物理性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5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缩写12-13
- 第一章 绪论13-40
- 1.1 概述13-14
- 1.2 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14-20
- 1.3 单线态裂分20-31
- 参考文献31-40
- 第二章 氰基取代并四苯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40-59
- 2.1 引言40
- 2.2 实验部分40-46
- 2.3 结果与讨论46-53
- 2.4 本章小结53-54
- 参考文献54-59
- 第三章 单键连接的并四苯二聚体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研究59-79
- 3.1 引言59
- 3.2. 实验部分59-61
- 3.3 结果与讨论61-72
- 3.4 本章小结72-73
- 参考文献73-79
- 第四章 炔键连接的并四苯二聚体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的研究79-89
- 4.1 引言79
- 4.2 实验部分79-82
- 4.3 结果与讨论82-85
- 4.4 本章小结85-86
- 参考文献86-89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89-90
- 致谢90-91
- 附录91-98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童,彭必先;方酸菁染料的结构效应对光物理性质的影响[J];化学物理学报;1997年05期
2 曹凤霞;曹笃霞;李国忠;田颖;;两个新的苯并噻唑衍生物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7年02期
3 张甜甜;林萍萍;彭亦如;陈培丰;陈奎治;;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Ⅲ)氯酞菁/牛血清白蛋白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J];功能材料;2013年21期
4 侯原军,徐灵戈,黎甜楷,梁晓光,佟振合;分子的有序排列对卟啉光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4年06期
5 闫冰,邵华,张洪杰,王树彬,倪嘉缵;新型希土4-羟基-7-三氟甲基-3-喹啉基甲酸乙酯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1998年04期
6 林萍萍;彭亦如;张宏;林金火;翁家宝;丁小霞;;新型空间链取代四-(6-氨基己酸磺肽基)铝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J];合成化学;2007年06期
7 彭谦;牛英利;帅志刚;;二苯多烯分子的光物理性质与共轭长度的关系[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年12期
8 张先付,许慧君;取代锌酞菁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4年06期
9 何鉴;汪鹏飞;刘红梅;张晓宏;;带烷氧基的苯基蒎烯吡啶铱配合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冯媛;傅文甫;;1,8-萘啶衍生物的结构、光物理性质及其应用[J];影像科学与光化学;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潜;李沙瑜;何黎明;李秀平;钱妍;孙文豪;杨国强;;高压下二氰乙烯基芳香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单旭峰;王天宇;李沙瑜;付立民;杨国强;马金石;;二苯基-2,3-二羟基卟吩和二苯基卟吩的光物理性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媛红;张慧萍;付文甫;林勇跃;;一个含有高度共轭配体的铂(Ⅱ)配合物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王刚;赵珂如;常兴茂;丁立平;房喻;;一种基于芘和傒的高效能量转移体系的构建及光物理性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5 罗亚飞;申伟;;理论研究金属铂(Ⅱ)配合物中引入不同取代基对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15分会:理论化学方法和应用[C];2014年
6 靳俊玲;吴水星;苏忠民;;新型氟硼二吡咯二聚物光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7 唐瑜;徐君;陈浩;刘晓;张煜;;离子液型镧系配合物@凹凸棒杂化材料的组装及光物理性质研究[A];第十二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8 卢然;刘兴亮;战勇;徐庭华;;齐聚咔唑功能化的卟啉/亚卟啉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9 孙侨;高洪泽;李海斌;吴水星;苏忠民;;基于蒽衍生物的同分子多晶相结构与光物理性质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闫冰;谷彦静;李艳艳;陈雷;;镧系光功能杂化材料体系的多层次化学键组装与光物理性质[A];第十三届全国光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克印;刺激响应型荧光分子组装性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刘妮娟;基于铂(Ⅱ)的金属超分子聚合物:自组装结构与光物理性质[D];兰州大学;2015年
3 崔霄;金属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及其传感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4 林文鹏;电刺激响应型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性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5 陈勇;1,,8-萘啶衍生物及其d~(10)金属配合物:合成、结构及光物理性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化技术研究所);2007年
6 孙会彬;磷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调控与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7 许文娟;含三芳基硼磷光铱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和应用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
8 尹振东;用于荧光探针的氟硼二吡咯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靳俊玲;含硼有机小分子光物理性质及化学反应活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阚玉和;螺旋结构有机/有机金属配合物电子和光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辛瑶;理论研究配体结构修饰对金属铱(Ⅲ)配合物光物理性质和磷光效率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文崧;中性1,10-菲咯啉铜(Ⅰ)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光物理性质[D];福州大学;2013年
3 孙婷婷;氰基取代并四苯衍生物的合成及光物理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李涛;有机热活性型延迟荧光材料的分子设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5 张子龙;分枝形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电子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单旭峰;吡咯衍生物的自组装及光物理性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7 郑向前;轴向取代磷(V)卟啉的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史清华;金属铱配合物光物理性质与结构关系的理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3年
9 伍迪;二乙烯基苯与含硅烷基交替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性质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10 孙侨;同分子多晶相体系的结构和光物理性质的量子化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549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54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