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电子体系的碳氢键的直接烯基化及烯丙基化反应研究
本文关键词:缺电子体系的碳氢键的直接烯基化及烯丙基化反应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过渡金属催化 C H键活化 C C键的构建 烯基化 烯丙基化
【摘要】:自然界的有机化合物中大部分都含有碳、氢元素,碳 碳键(C C)更是化合物骨架的主要连接方式。C C键构建的方法学研究无疑非常重要,其一直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虽然运用传统的有机化学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C C键的构建,但部分反应条件苛刻,如高温、强酸、强碱等,这些使得反应类型和反应底物受到很大的限制。此外,虽然过渡金属促进的交叉偶联方法在C C键的构建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使用了有毒、价格昂贵或化学稳定性较差的有机金属试剂、含卤化合物,这些方法无论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是在原子经济学上都有一定的局限。近些年,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碳 氢键(C H)活化方式构建C C键吸引了全世界化学家的眼光,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是化学领域的前沿课题。本论文主要包括了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我们使用[Cp*RhCl_2]_2/AgSbF_6催化体系,以Cu(OAc)_2/空气为氧化剂,在环状磺酰亚胺的导向作用下通过活化芳烃邻位的C H键,实现了芳烃邻位的烯基化反应。该反应的官能团忍受性较好,在催化产物的基础上,我们还能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获得多种新的化合物骨架类型。二、我们发现了丙烯醇类底物在TsOH的促进下,可以与缺电子体系的苯醌发生C C键偶联。该反应的条件很温和、体系也很简单,反应可能经历自由基途径。三、我们对C H键活化的研究状况和交叉偶联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过渡金属催化 C H键活化 C C键的构建 烯基化 烯丙基化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21.251
【目录】:
- 缩略语表4-5
- Abstract5-6
- 摘要6-7
- 第一章 环状磺酰亚胺导向的芳基邻位烯基化反应研究7-72
- 1.1 前言7-14
- 1.2 结果与讨论14-23
- 1.3 实验部分23-38
- 1.4 本章总结38-39
- 1.5 附录: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谱图39-72
- 第二章 丙烯醇衍生物与苯醌的偶联反应研究72-109
- 2.1 前言72-77
- 2.2 结果与讨论77-87
- 2.3 实验部分87-94
- 2.4 本章总结94-95
- 2.5 附录:典型化合物的核磁谱图95-109
- 参考文献109-118
- 文献综述 过渡金属催化的碳 氢键活化构建碳 碳键118-149
- 参考文献140-14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149-150
- 致谢1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震宇;过渡金属催化下的氟烷基化的研究[J];应用化学;1987年01期
2 戚自松;董亚丽;李亚明;段春迎;;过渡金属催化芳香化合物三氟甲基化反应[J];化学进展;2012年11期
3 宋瑞琦,曾健青,钟炳;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中过渡金属催化反应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02年04期
4 吴争鸣;离子液体及其在过渡金属催化反应中的应用[J];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欧阳昆冰;席振峰;;碱在过渡金属催化的有机化学反应中的作用[J];化学学报;2013年01期
6 吕翠萍;沈其龙;刘丹;;过渡金属催化的芳香化合物三氟甲基化研究进展[J];有机化学;2012年08期
7 夏敏,陈振初;过渡金属催化下有机高价碘盐参与的反应研究(二)[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8 夏敏,陈振初;过渡金属催化下有机高价碘盐参与的反应研究(一)[J];株洲工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9 徐衍;李战雄;邓敏智;杨军;;过渡金属催化的碳镁化反应研究进展[J];合成化学;2010年06期
10 蒋必彪,吴爱民,陈庆,金立维;过渡金属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窄分散性聚苯乙烯[J];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涛;徐涛;幕欣;彭海辉;刘国生;;过渡金属催化氟化[A];中国化学会第七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图文摘要集[C];2011年
2 陆熙炎;;控制β-H消除以使过渡金属催化反应多样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刘国生;吴涛;徐涛;彭海辉;慕欣;;过渡金属催化不饱和烃的选择性氟化[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6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4 刘国生;吴涛;徐涛;彭海辉;慕欣;;过渡金属催化不饱和烃的选择性氟化[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5 吴涛;徐涛;彭海辉;幕欣;刘国生;;过渡金属催化不饱和烃的选择性氟化[A];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陈辉;康润华;赖文珍;姚建年;;一种有效过渡金属催化反应高精度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案[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3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7 彭玲玲;张秀;王剑波;;炔丙基以及连二烯丁基硫醚在过渡金属催化下的反应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6年
8 涂永强;;过渡金属催化的醇α位的碳-碳键的构筑反应[A];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9 游书力;武庆锋;卓春祥;刘文博;许庆龙;戴立信;;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去芳构化反应[A];第十七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高杨;伍婉卿;江焕峰;;过渡金属催化的碳-氢活化和烯烃氧化环化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帅;过渡金属催化C_(sp~3)-H键官能团化反应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2 王瑞虹;过渡金属催化的串联反应及其在构筑含氮杂环化合物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5年
3 刘娜;过渡金属催化构建C-F键和P-F键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4 张衡;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丁冉;过渡金属催化多取代功能烯烃制备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6 谢应;过渡金属催化alpha-酮亚胺基Csp~3-H键的官能化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周安西;过渡金属催化碳—氢官能团化构筑碳—杂键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8 陈茂;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成键反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9 关正辉;过渡金属催化碳—碳键偶联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10 李亚民;过渡金属催化的烯烃1,,2-双官能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华;过渡金属催化炔醛/炔酮与烯烃的Diels-Alder反应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娟;α-烷基酮的合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燕小标;过渡金属催化含导向基辅助的C(sp~2)-H键官能团化/酰基化和巯基化反应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刘海铨;铜促进一锅法合成苯并氮杂环化合物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5 周小丽;过渡金属催化2-芳基苯并噻唑邻位sp~2C-H键胺化与卤化反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培源;呋喃并嘧啶核苷、萘并咪唑并吡啶和咪唑并中氮茚的合成新方法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7 章婷丽;PEG-400/H_2O中过渡金属催化碳—碳键形成反应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沈丹枫;过渡金属催化交叉脱氢偶联构建碳—碳键形成反应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9 文庆;过渡金属催化C(sp~2)-H键活化与C-X键生成反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10 黄辉;咪唑并[1,2-a]吡啶含硫衍生物及吲哚啉的合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656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65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