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羧酸类铕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02:00

  本文关键词:羧酸类铕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苯甲酸铕配合物 荧光效应 聚乙烯醇缩丁醛 荧光光谱


【摘要】:稀土发光材料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能,在信息技术、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高新领域运用广泛。部分镝(III)取代铕(III),二者相互敏化,共荧光,从而使荧光性能稳定。芳香类羧酸由于其芳香环具有较大的共轭刚性,可通过羧基中的氧与稀土离子配位形成稳定性较好的稀土发光材料。共沉淀法简单易行、成本低、污染小。本文使用稀土氧化物,苯甲酸(L1),丁二酸(L2),对苯二甲酸(L3),及1,10-邻菲罗啉为原料,采用传统的共沉淀法合成苯甲酸铕配合物,对样品进IR分析,荧光光谱分析和DSC-TGA分析、,以确定样品组成、分子结构和发光特性。结果如下(1)样品的IR分析结果表明,苯甲酸(L1),对苯二甲酸(L2),丁二酸(L3)及1,10-邻菲罗啉参与配位。样品的荧光光谱分析表明,在波长为365nm左右的紫外线的激发下,样品发射出主峰在620nm左右的红光。第二配体的引入极大增强了铕配合物的发光强度。(2)配体的变化对配合物荧光激发峰和发射峰的位置变化影响很小,但对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有较大影响。在不同的体系中取代基的变化对配合物荧光性质的影响不完全一样,但结果显示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基本还是随配体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的增强而增强。(3)引入钇,镝等合成了稀土铕的掺杂配合物(铕:镝/钇=10:0~1:9),并测试了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和荧光性质。研究发现,掺杂其他稀土离子后的配合物粉体仍然发射铕的特征荧光。镝钇均对铕配合物有敏化作用。当铕与掺杂金属离子镝的摩尔比为8:2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铕与掺杂金属离子钇的摩尔比为7:3时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最大。(4)通过进行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包膜处理,配合物荧光增强。通过荧光光谱可知用配合物的含量为12%时,即PVB含量为88%时发光性能的增强最为明显。通过增加药品用量的实验表明,PVB用量的增加,无法增强配合物的发光强度,而通过研磨配合物,由于颗粒变小,使得荧光强度减弱。
【关键词】:苯甲酸铕配合物 荧光效应 聚乙烯醇缩丁醛 荧光光谱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1
  • 1.1 引言9-10
  • 1.2 发光材料概述10-14
  • 1.2.1 发光及发光材料的定义10
  • 1.2.2 发光材料的组成10-11
  • 1.2.3 发光材料的种类11-12
  • 1.2.4 稀土配合物光致发光材料的发光原理12-13
  • 1.2.5 稀土配合物光致发光材料的应用13-14
  • 1.3 稀土与羧酸类配合物发光材料概述14-18
  • 1.3.1 稀土芳香配合物及其发光原理14-15
  • 1.3.2 稀土芳香配合物的的发展15-16
  • 1.3.3 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概述16-18
  • 1.4 羧酸类稀土离子配体概述18-19
  • 1.4.1 芳香族羧酸类配体18
  • 1.4.2 第二配体18-19
  • 1.4.3 PVB的作用19
  • 1.5 课题的提出、设想和意义19-21
  • 第二章 实验部分21-25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21-22
  • 2.2 配合物的合成22-23
  • 2.2.1 稀土硝酸溶液的制备22
  • 2.2.2 铕稀土二元配合物的制备22
  • 2.2.3 铕稀土三元配合物的制备22
  • 2.2.4 钇,镝掺杂铕稀土配合物的制备22-23
  • 2.2.5 配合物/PVB复合材料的制备23
  • 2.3 表征及分析方法23-25
  • 2.3.1 FT-IR分析23
  • 2.3.2 配合物荧光光谱23-24
  • 2.3.3 TG-DSC分析24-25
  • 第三章 结果讨论25-59
  • 3.1 苯甲酸铕配合物的性质25-29
  • 3.1.1 红外光谱25-26
  • 3.1.2 荧光光谱分析26-28
  • 3.1.3 热重分析28-29
  • 3.2 丁二酸铕配合物的性质29-33
  • 3.2.1 红外光谱29-30
  • 3.2.2 荧光光谱分析30-31
  • 3.2.3 热重分析31-33
  • 3.3 对苯二甲酸铕配合物的性质33-37
  • 3.3.1 红外光谱33-34
  • 3.3.2 荧光光谱分析34-36
  • 3.3.3 热重分析36-37
  • 3.4 Dy~(3+),Y~(3+)掺杂铕脂肪酸配合物的发光性质37-46
  • 3.4.1 铕镝掺杂苯甲酸配合物的性质37-40
  • 3.4.2 铕钇掺杂苯甲酸配合物的性质40-42
  • 3.4.3 铕钇掺杂丁二酸配合物的性质42-46
  • 3.5 PVB包覆处理对稀土配合物发光性能影响研究46-59
  • 3.5.1 PVB包覆处理对Eu_(0.8)Dy_(0.2)(L~1)_3phen配合物发光性能影响研究46-51
  • 3.5.2 PVB包覆处理对Eu_(0.8)Y_(0.2)(L~1)_3phen配合物荧光光谱研究51-53
  • 3.5.3 PVB包覆处理对Eu_2(L~2)_3phen配合物荧光光谱研究53-54
  • 3.5.4 PVB包覆处理对Eu_2(L~3)_3·H_2O配合物荧光光谱研究54-56
  • 3.5.5 PVB包覆处理对Eu_2(L~3)_3phen配合物荧光光谱研究56-59
  • 第四章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附录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光明;王怡;靳力;韩彬;邢光建;江伟;;用甩胶喷雾热分解方法制备羧酸铕配合物光致发光薄膜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8年10期

2 安金,周宏劳;镧、铕配合物的热分析[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3 肖尊宏;;一种新的可聚合铕配合物单体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J];化工新型材料;2007年11期

4 季彩宏;张萍;韩萍芳;;稀土铕配合物红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08年10期

5 林晓婷;方洁芳;方静玲;钟文苑;李善吉;;新型β-二酮铕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2年07期

6 陈建新,黄超然,万超志,徐广智,孙家镔,唐有祺;激光诱导荧光测定β-萘甲酰三氟丙酮合铕配合物的荧光寿命[J];感光科学与光化学;1987年02期

7 陈芳芳,关敏,张佑专,王科志,黄春辉;一种双核铕配合物的合成、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性质研究[J];化学学报;2005年07期

8 曾纪朝;;新型双核铕配合物电致红光材料(英文)[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9 赵凤英,薛珍,赵永亮;二元、三元二苯甲酰甲烷铕配合物的荧光研究[J];化学试剂;2002年05期

10 张萍;季彩宏;;红色荧光材料稀土铕配合物的研究进展[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伟;卞祖强;龚泽亮;沈鸿雁;黄春辉;;功能铕配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2 黄红香;;具有不同长链的离子型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特性[A];第十六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江峰;黄飞隆;梁洪泽;;膦酰基离子液体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7分会:有机化学[C];2014年

4 郑佑轩;马倩;李红岩;吴静;周永慧;游效曾;;含咔唑基团功能化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无机与配位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高新;邓振波;段宁;刘舒曼;白峰;陈晓红;章婷;苏艳梅;陶栋梁;徐怡庄;吴瑾光;;一种新型稀土铕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特性[A];第九届全国发光学术会议摘要集[C];2001年

6 黄红香;向贤明;;双亲性铕配合物的超薄膜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质[A];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范薇;王彬彬;王燕平;李斌;谢德民;;一种新型铕配合物的合成和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有金属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8 张人杰;;微胶囊中胶束对铕配合物的荧光增强效应[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12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9 梁洪泽;江峰;臧漫路;;离子液体铕配合物发光薄膜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6分会: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C];2014年

10 朱金良;刘胜利;禹良才;欧阳涛;;2,6-二(对溴苯甲酰乙酰基)吡啶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6分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煜;铕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德勇;H_4edta-ph,H_5dtpa-ph和H_6ttha-ph与相关稀土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对蛋白质分子作用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翟银枫;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D];苏州大学;2015年

3 李培杰;羧酸类铕配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4 杨亚敏;含铕配合物及其白光高分子荧光粉的制备与发光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5 卢淑婷;新型膦氧类中性配体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6 张莹;羧酸类铕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7 施超;邻菲Up啉衍生物及其铱、铕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白瑞春;基于镧系铕配合物的荧光传感器[D];山西大学;2013年

9 张付力;系列新型铕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及成膜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10 王建伟;阴离子响应的铕配合物荧光探针及杂化发光材料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657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657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4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