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三类含平面四配位碳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6 21:23

  本文关键词:三类含平面四配位碳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密度泛函理论 配合物 平面四配位碳 化学键 催化 金属茂配合物


【摘要】:本论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含平面四配位碳的Cu,Ag,Au金属配合物TML2和TML2+结构和稳定性,以及配合物AgL2+和(tht)AuBr反应的热力学性质;配合物[Au(C3H2BR)]+(R=Me,t-Bu)催化烯丙基醋酸酯重排反应机理;金属茂配合物Cp*2M(C3H2)和Cp*2M(C2BCH3)(M=Ti,Zr,Hf)以及它们和AuC1配位形成的双核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如下三个部分:1.在M06水平上研究包含平面四配位碳的金属配合物TML2和TML2+(TM=Cu,Ag和Au;L是硼杂环[1.1.0]-1(3)丁烯的衍生物分子C3H2BCH3和C3Me2BCMe3).在配合物AgL2和AuL2中,Au-C和Ag-C键键长均长于其在相应离子配合物AgL2+和AuL2+中的键长,但在配合物CuL2中的Cu-C键的键长比其在配合物CuL2+中的要短,主要归因于在配合物CuL2中存在共轭π键。配合物TML2和TML2+的NBO分析结果表明,在配合物CuL2中的Cu-C键是共轭兀键,而在配合物AgL2和AuL2中的Au-C和Ag-C键均是σ键。配合物TML2+(TM=Cu,Ag和Au)的第一垂直激发能源自于d-π跃迁,其波长接近于260 nm。理论上,配合物Ag(C3H2BCH3)2+和Ag(C3Me2BCMe3)2+与(tht)AuBr反应产生Au(1)配合物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表明这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是稳定的。同样的,我们在理论上得到了稳定的包含平面四配位碳的Au(III)配合物(C3H2BCH3)2AuBr2+和(C3Me2BCMe3)2AuBr2+,其来自配合物Au(C3H2BCH3)2+和Au(C3Me2BCMe3)2+与CsBr3发生反应。2.我们设计了Au(I)配合物([Au(C3H2BR)]+,R=Me,t-Bu),理论上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成键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其均为稳定的包含平面四配位碳ptC的配合物。接着研究了Au(Ⅰ)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参与烯丙基醋酸酯的重排反应,结果表明,该反应的自由能垒以及能量的变化因配合物[Au(C3H2BR)]+中配体上B原子上所连基团R的不同而变化不大。而且,配合物[Au(C3H2BR)]+在溶液中催化烯丙基醋酸酯重排反应相比较文献中报道的催化剂[Au(NHC)]+而言,能垒降低了2.2-2.8kcal/mol,说明配合物[Au(C3H2BR)]+的催化性质优于配合物[Au(NHC)]+.因此,除了配体CO和NHC之外,配合物[Au(C3H2BR)]+中的新型含碳配体(C3H2BR)将会在配位化学以及有机化学中具有应用潜力。3.基于实验中报道的二茂化锆甲基配合物Cp*2ZrMe2(Cp*=C5H5),理论上设计了包含菱形分子的金属茂配合物Cp*2M(C3H2)和Cp*2M(C2BCH3)(M=Ti,Zr, Hf),在B3LYP水平上,对金属原子采用赝势基组Lanl2TZ(f)进行构型优化得到能量最低结构、NBO键级以及轨道性质。而且我们还研究了金属茂配合物Cp*2M(C3H2)和Cp*2M(C2BCH3)与AuCl进行配位形成双核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形成的双核金属配合物Cp*2M(C3H2)AuCl和Cp*2M(C2BCH3)AuCl是稳定的且包含一个平面四配位碳ptC。在热力学上,形成配位物Cp*2M(C3H2)AuCl和Cp*2M(C2BCH3)AuCl是可行的。
【关键词】:密度泛函理论 配合物 平面四配位碳 化学键 催化 金属茂配合物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41.4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卡宾及卡宾配合物的研究9-11
  • 1.1.1 卡宾的结构和性质9-10
  • 1.1.2 卡宾配合物的研究10
  • 1.1.3 金卡宾配合物的催化性质10-11
  • 1.2 包含平面四配位碳ptC的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及现状11-12
  • 1.2.1 平面四配位碳ptC的结构11-12
  • 1.2.2 含平面四配位碳ptC化合物的研究12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12-15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15-21
  • 2.1 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15-18
  • 2.1.1 密度泛函16-17
  • 2.1.2 Thomas-Fermi模型17
  • 2.1.3 Thomas-Fermi-Dirac模型17-18
  • 2.1.4 Hohenberg-Kohn定理18
  • 2.1.5 Kohn-Sham方程18
  • 2.2 赝势方法18-19
  • 2.3 自然键轨道理论(NBO)19
  • 2.4 量子化学计算软件19-21
  • 2.4.1 Gaussian09程序19-21
  • 第三章 包含ptC金属配合物结构和成键特征21-35
  • 3.1 引言21-22
  • 3.2 计算方法22-23
  • 3.3 结果与讨论23-32
  • 3.3.1 TM(C_3H_2BCH_3)_2(TM=Cu,Ag和Au)以及其离子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23-25
  • 3.3.2 TM(C_3H_2BCH_3)_2(TM=Cu,Ag和Au)以及其离子配合物的NBO分析25-26
  • 3.3.3 TM(C_3Me_2BCMe_3)_2(TM=Cu,Ag和Au)以及其离子配合物的结构稳定性26-27
  • 3.3.4 TM(C_3Me_2BCMe_3)_2(TM=Cu,Ag和Au)以及其离子配合物的NBO分析27-30
  • 3.3.5 配合物Ag(C_3H_2BCH_3)_2~+和Ag(C_3Me_2BCMe_3)_2~+的反应活性30-32
  • 3.4 本章结论32-35
  • 第四章 含平面四配位碳Au(Ⅰ)配合物催化烯丙基醋酸酯重排反应35-43
  • 4.1 引言35-36
  • 4.2 计算方法36
  • 4.3 结果与讨论36-40
  • 4.3.1 配合物[Au(2BB)]+的结构及其催化烯丙基醋酸酯重排反应机理36-38
  • 4.3.2 [Au(C_3H_2BCH_3)]~+催化烯丙基醋酸酯重排的反应机理38-39
  • 4.3.3 [Au(C_3H_2BCMe_3)]~+催化烯丙基醋酸酯重排的反应机理39-40
  • 4.4 本章结论40-43
  • 第五章 Cp~*_2M(C_3H_2)和Cp~*_2M(C_2BCH_3)(M=Ti,Zr,Hf)与AuCl形成双核配合物的理论研究43-53
  • 5.1 引言43
  • 5.2 计算方法43-44
  • 5.3 结果与讨论44-51
  • 5.3.1 配合物Cp~*_2M(C_3H_2)和Cp~*_2M(C_2BCH_3)(M=Ti,Zr,Hf)的结构和稳定性44-45
  • 5.3.2 配合物Cp~*_2M(C_3H_2)和Cp~*_2M(C_2BCH_3)(M=Ti,Zr,Hf)的NBO分析45-47
  • 5.3.3 Cp~*_2M(C_3H_2)和Cp~*_2M(C_2BCH_3)(M=Ti,Zr,Hf)与AuCl配位形成的双核配合物结构和稳定性47-50
  • 5.3.4 Cp~*_2M(C_3H_2)和Cp~*_2M(C_2BCH_3)(M=Ti,Zr,Hf)与AuCl配位形成的双核配合物的NBO分析50-51
  • 5.4 本章结论51-5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69
  • 致谢69-71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7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建华,张建华,徐敏,董文,郭仕恒;四配位硅单体及其共聚物的制备和结构表征[J];有机化学;2005年08期

2 孙文秀;张聪杰;;一种新型包含平面四配位碳二硼有机化合物的理论研究[J];物理化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张利利;刘安华;曾幸荣;温永向;;双环笼状四配位硅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J];有机化学;2006年08期

4 刘纶祖,曹如珍,蔡宝忠,杨小蕙;硫代四配位磷化物与邻苯二酚反应[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7期

5 吴林峰;李飞飞;张聪杰;;包含平面五配位和平面四配位碳化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J];物理化学学报;2012年05期

6 刘纶祖;蔡宝忠;陈茹玉;;硫代四配位磷化物与邻氨基酚反应[J];化学学报;1987年11期

7 刁日升,王怀永,张熔;含TiO_2炉渣离子团结构与表面性质的关系[J];钢铁钒钛;1992年02期

8 宋建华,章永化,刘安华,龚克成;双羟基四配位硅单体的合成[J];有机化学;2002年10期

9 那立艳;张丽影;张伟;华瑞年;;具有四配位铁中心的微孔磷酸锌铁晶体的溶剂热合成与表征[J];化学世界;2010年08期

10 宋建华;张建华;徐敏;董文;郭仕恒;;由苯乙烯基四配位硅单体合成支链含硅共聚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锦霞;张聪杰;曹泽星;;包含平面四配位碳原子的连生环状硼碳化合物的理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2 丁元帅;张伟;张修堂;;一种新型四配位铜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晶体结构[A];全国第十六届大环化学暨第八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3 侯建波;付川;刘艳;赵玉芬;;四配位和五配位磷化合物~1J_(P-C)差异的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王晨光;张佐伦;张红雨;王悦;;双酚基吡啶硼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发光性能研究[A];全国第八届有机固体电子过程暨华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学术讨论会摘要集[C];2010年

5 宋建华;苏育志;;由配位硅制备含硅聚合物及其结构与性能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12届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与吸附)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摘要预印集(一)[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晖;两类含平面四配位碳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赵双虹;四配位有机硼在Wittig烯化反应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4年

3 孔婉仪;乙烯基四配位硅与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广州大学;2016年

4 贾晓芳;三类含平面四配位碳配合物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5 孙文秀;包含平面四配位碳新型化合物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梁锦霞;包含平面四配位和五配位碳硼碳化合物的理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78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78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e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