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利用核磁技术对胡椒碱、布洛芬和苯二酚异构体的定量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21:08

  本文关键词:利用核磁技术对胡椒碱、布洛芬和苯二酚异构体的定量分析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核磁共振技术 药物分析 异构体 胡椒碱 布洛芬 苯二酚


【摘要】:核磁共振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在对物质进行定性分析时,核磁共振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然而由于核磁共振仪灵敏度的不断提高,让核磁共振定量方法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定量核磁方法正引起越来越高的重视。药物质量控制是药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运化学、生物学、物理化学等方法,研究药物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含量。药物质量的严格控制是对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而药物中往往含有异构现象,对药物异构体的分析有着重要的意义。核磁共振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起重要的作用,能在分析药物结构的同时进行定量分析。为了探究核磁共振技术在对药物异构体中的分析应用,我们选择了三种含有异构体的药物进行分析研究,分别是具有顺反异构体的胡椒碱、具有手性异构体的布洛芬和具有位置异构体的苯二酚。利用核磁共振一维和二维技术对胡椒碱进行了结构解析,并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定量分析胡椒碱的含量。在此基础上研究新的定量方法,经过对比实验证明,新方法操作简单、可行。对胡椒碱进行紫外照射,利用核磁技术对胡椒碱异构体进行结构分析,研究不同辐射时间下胡椒碱异构体的相对含量。利用核磁共振一维和二维技术对布洛芬进行了结构确定,以手性硫脲为手性溶剂化试剂(CSA 1),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作用下识别布洛芬对映体。研究左旋布洛芬对映体和右旋布洛芬对映体在核磁图谱中的归属情况,并以甲酸胺为外标同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以核磁共振定量测定技术为依据,建立同时定量测定苯二酚三种同分异构体含量的方法。结果得到邻、间、对苯二酚均在测试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本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单、重现性好等优点,可作为苯二酚三种同分异构体定量测定的方法。
【关键词】:核磁共振技术 药物分析 异构体 胡椒碱 布洛芬 苯二酚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O657.2;TQ460.7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1 引言10-17
  • 1.1 核磁共振(NMR)的发展简史及研究现状10
  • 1.2 NMR的原理10
  • 1.3 核磁共振法用于定量分析10-11
  • 1.4 NMR定量原理11-12
  • 1.5 定量核磁(QNMR)常用的方法12-13
  • 1.5.1 内标绝对测定法12
  • 1.5.2 外标绝对测定法12-13
  • 1.5.3 相对含量测定法13
  • 1.5.4 峰高定量测定法13
  • 1.6 NMR技术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13-15
  • 1.6.1 NMR技术在化学药物杂质检查的应用13-14
  • 1.6.2 NMR技术在化学药物含量检测的应用14
  • 1.6.3 NMR技术对药物识别的应用14
  • 1.6.4 NMR技术对确定异构体组成的应用14
  • 1.6.5 NMR技术在药物代谢中的应用14
  • 1.6.6 NMR技术在中药成分检查中的应用14-15
  • 1.7 选题的研究内容和意义15-17
  • 2 胡椒碱的定量分析17-30
  • 2.1 引言17
  • 2.2 胡椒碱化合物的提取纯化17-18
  • 2.3 胡椒碱的核磁方法表征18-23
  • 2.4 胡椒碱定量分析23-28
  • 2.4.1 外标法23-26
  • 2.4.2 胡椒碱标准品对照法26-28
  • 2.5 小结28-30
  • 3 胡椒碱异构体的定量分析30-38
  • 3.1 引言30-31
  • 3.2 胡椒碱光照下的分离实验31-33
  • 3.3 胡椒碱异构体核磁表征33-35
  • 3.4 胡椒碱异构体的定量35-36
  • 3.5 小结36-38
  • 4 布洛芬异构体的定量分析38-50
  • 4.1 引言38-40
  • 4.1.1 手性布洛芬研究的进展和意义38-39
  • 4.1.2 NMR技术对手性药物的研究39
  • 4.1.3 手性布洛芬的NMR识别39-40
  • 4.2 实验部分40
  • 4.2.1 仪器及试剂40
  • 4.2.2 实验参数与仪器的校正40
  • 4.3 结果与讨论40-49
  • 4.3.1 布洛芬的核磁表征40-44
  • 4.3.2 CSA1识别布洛芬用量确定44
  • 4.3.3 DMAP用量的确定44-46
  • 4.3.4 布洛芬手性对映体的识别46
  • 4.3.5 布洛芬对映体的定量分析46-49
  • 4.4 小结49-50
  • 5 苯二酚三种异构体的定量分析50-57
  • 5.1 引言50-51
  • 5.1.1 苯二酚三种异构体定量分析的研究现状50
  • 5.1.2 QNMR法定量分析苯二酚三种异构体优势50-51
  • 5.2 苯二酚异构体的定量分析51-56
  • 5.2.1 实验部分51
  • 5.2.2 结果与讨论51-56
  • 5.3 小结56-57
  • 6 结论57-58
  • 致谢58-59
  • 参考文献59-66
  • 作者简介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赵建平;谭乐和;;胡椒碱的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08年10期

2 黄春兰;;胡椒果实中胡椒碱的测定方法[J];热带作物研究;1987年04期

3 罗烈武,夏贤明,许志强;胡椒综合利用的探讨[J];科研与设计;1993年02期

4 高安;胡椒碱提取新工艺在琼研究成功[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0年12期

5 张沛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胡椒碱[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1年06期

6 张沛玲;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胡椒碱[J];口岸卫生控制;2001年05期

7 卫应亮;张路平;邵晨;李超;冯辉;;胡椒碱在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03期

8 林先哲;黄雪松;;HPLC法测定胡椒花、幼果和成熟果中胡椒碱的含量[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03期

9 郭墨亭;夏学进;黄雪松;;胡椒碱的光异构化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3年03期

10 陶元器;邓跃;;从黑胡椒中提取胡椒碱[J];云南化工;1991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琰;谭生建;邵逊生;董文玉;梁玉琴;岳海涛;;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清浊散中胡椒碱含量[A];全国中成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4年

2 徐两军;沈闽聪;许雪琴;陈国南;;胡椒碱化学发光性质研究及其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李玲;付超美;何宇新;童荣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荜茇及其复方制剂中胡椒碱的含量[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林先哲;黄雪松;;HPLC对比测定不同时期胡椒中胡椒碱的含量[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蔡立婧;刘家稳;李兰林;杨少林;阳剑;张U_智;彭文兴;;胡椒碱对小鼠去甲替林药代动力学及血脑分布的影响研究[A];2012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2年

6 崔广智;裴印权;;胡椒碱的抗惊厥作用[A];中国药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神经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药理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何雪莲;夏秋瑜;侯晓东;李远颂;李从发;;胡椒生产及应用概述[A];热带作物产业带建设规划研讨会——其他热带经济作物产业发展论文集[C];2006年

8 黄雪松;黄文烨;郭墨亭;;胡椒碱及其异构体的MS鉴定[A];广东省食品学会2013年年会暨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台海川;彭霞;;RP—HPLC法测定傣药辣藤中胡椒碱的含量[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二)[C];2008年

10 包桂花;包同力嘎;阿拉腾花;;HPLC法测定蒙药五味清浊散中胡椒碱的含量[A];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2007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文;胡椒碱提取新工艺在琼研制成功[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0年

2 通讯员 李文;小胡椒做出大文章[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1年

3 秦敏;小胡椒 大功效[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4 邢民;胡椒加工的步子应迈得更大些[N];海南农垦报;2012年

5 记者  杨平昌 实习生 陈宏明;海南农垦胡椒产业备受关注[N];海南农垦报;2006年

6 王维亮;胡椒产业化的几大突破口[N];中国食品报;2008年

7 王微;海南胡椒出口形势不容乐观[N];市场报;2002年

8 青海省中医院 伏新顺;可药可食话胡椒[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9 浙江 郭振东;小小胡椒,,大大功劳[N];民族医药报;2000年

10 ;胡椒栽培技术[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领小;胡椒碱衍生物的荧光分析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张更申;胡椒碱对实验性家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作用机理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6年

3 阿荣;胡椒碱衍生物合成及其调脂作用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曾晓会;胡椒碱对姜黄素代谢和调脂效应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同星;胡椒碱的合成工艺优化探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卢婷;胡椒碱对胆盐相发性胃炎模型大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及机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继敏;胡椒鲜果调味酱制备工艺的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6年

4 何含含;胡椒碱联合顺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生长及MMP-2、VEGF表达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张亚;胡椒碱纳米胶束与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D];江苏大学;2016年

6 赵丹;利用核磁技术对胡椒碱、布洛芬和苯二酚异构体的定量分析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6年

7 曾巧煌;基于UGTs和SULTs研究胡椒碱对姜黄素吸收代谢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柳中;胡椒香气成分分析及胡椒碱分离纯化技术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林先哲;胡椒碱的提取、检测与溶解度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郑显东;胡椒碱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6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86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c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