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化学论文 >

纳米金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理论研究(英文)

发布时间:2017-07-30 22:17

  本文关键词:纳米金催化一氧化碳氧化反应的理论研究(英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一氧化碳氧化反应 金纳米粒子 反应机理 理论计算 相对论效应


【摘要】:近年来,纳米金催化剂独特的催化性质,特别是其优异的低温催化氧化活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研究热情.除低温选择氧化外,在精细化学品合成、大气污染物消除、氢能的转换和利用等领域也开发出了一系列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金催化反应.此外,体相金的化学惰性和纳米金的超高活性之间差异的"鸿沟"也引起了理论工作者浓厚兴趣,试图从原理上理解体相金和纳米金活性差异的根源.CO催化氧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金催化活性的化学反应,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十多年来金催化CO氧化反应理论计算方面的研究工作.一般认为,CO在纳米金表面的吸附是CO氧化反应的初始步骤.密度泛函理论研究表明,CO在金表面的吸附强度主要与被吸附金原子的配位数有关:金配位数越低,CO的吸附能越强,部分研究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我们研究发现,CO吸附强度也与被吸附金周围配位金原子的相对位置有关,其中位于正下方的配位金原子加强CO吸附,而位于侧位的配位金原子则弱化CO吸附,这显然削弱了CO吸附与金配位数线性关系的可靠性.理论研究表明,在纯金表面上O_2吸附强度一般很弱,只有在一些特殊结构的金团簇上才有较强的吸附,但在Au/Ti O_2界面及CeO_2表面上O_2吸附较强.金表面原子氧的吸附和金的表面结构有关.我们发现,原子氧倾向于在金的表面形成一种线性的O Au O结构以增加其稳定性.当金表面的氧覆盖度增大时,会形成一种金氧化物薄膜结构,其结构依赖于氧的化学势和金的表面结构.纳米金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可能因体系、载体等的差异而不同.大部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在纯金表面上O_2很难直接解离形成原子氧,因此反应机理可能是吸附的CO先与O_2反应形成了一种CO O_2中间体,然后解离形成CO_2.在Au/TiO_2和Au/Ce O_2催化剂上CO催化氧化机理争议很大,均有计算结果支持LH机理和M v K机理.另外,根据实验上观察到了负载型纳米金能直接活化分子氧的结果,理论上也提出了分子氧先解离为原子氧再与CO反应的氧解离机理.针对如何解离分子氧问题,人们分别提出了低配位金模型、正方形金结构模型、Ti5c模型及Au/Ti5c模型等.我们也提出了一种独特的双直线O Au O模型来理解Au/TiO_2或Au/CeO_2界面解离活化分子氧.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低配位的金,金和载体之间的电荷转移,以及金所表现出的强相对论效应对于纳米金的活性影响很大.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金的强相对论效应有助于理解金表面的CO吸附与金配位的关系、金表面原子氧的吸附特性、金氧化物薄膜的结构和分子氧的活化等过程.我们认为,金的强相对论作用导致了体相金的化学惰性以及纳米金的活性,因此相对论效应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理解金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从而有助于深层次理解纳米金催化活性来源.
【作者单位】: 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催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一氧化碳氧化反应 金纳米粒子 反应机理 理论计算 相对论效应
【基金】: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1103165)
【分类号】:O643.31
【正文快照】: 1.Introduction Gold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most inert metal for a very long time,until the pioneer of Haruta[1,2]found that the gold nanoparticles supported on some metal oxides showed sur prisingly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CO oxidation reaction a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巧玲;蔡朝容;覃俊达;;基于纳米金银材料的可视化检测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3年11期

2 沈丽;;纳米金在比色传感分析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14年09期

3 曾琦斐;;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袁帅;刘峥;马肃;;纳米金粒子的理化性质、制备及修饰技术和应用研究现状及进展[J];材料导报;2012年09期

5 李红红;陈兴国;;纳米金银材料在比色检测汞中的应用[J];岩矿测试;2012年05期

6 李标模;喻宁亚;王平军;金勇;银董红;;硫醚功能化离子液体固定纳米金粒子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J];催化学报;2007年10期

7 石杰;范淑敏;吴静;康小慧;尹瑜静;王瑞勇;;生物法合成纳米金的研究进展[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8 白文荟;刘金钏;陈爱亮;;纳米金比色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年07期

9 李勇;申文杰;;金属氧化物纳米催化的形貌效应[J];中国科学:化学;2012年04期

10 赵冬梅;孙立国;王彦杰;杜宇虹;汪成;;碲化镉纳米晶的制备及应用[J];化学进展;201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王明月;牛瑞;;纳米金表面结构变化与催化性能调控[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6分会:胶体与界面[C];2014年

2 朱亚琦;马洁;;以纳米金提高固定蛋白A的稳定性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电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下集)[C];2005年

3 庞树峰;贾亚伟;;纳米金的绿色合成[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卓;鲜于运雷;陈雯雯;;纳米金上的化学表面修饰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2分会:分离分析及微、纳流控新方法[C];2014年

5 王瑞勇;范淑敏;康小慧;尹瑜静;吴静;;非标记纳米金光谱法检测食品中维生素B1[A];河南省化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王莎莎;陈令新;;基于异硫氰酸荧光素修饰的纳米金对铜离子的荧光检测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04分会:纳米生物传感新方法[C];2014年

7 罗玉琼;刘派;王小英;孙润仓;;木聚糖绿色合成纳米金及其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8分会:绿色化学[C];2014年

8 任姗;李保新;;基于正电荷纳米金比色法测定谷胱苷肽[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景爱华;马小媛;董健;钱卫平;;琼脂糖凝胶介导的不规则的纳米金晶体的原位制备[A];第五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陈秀琴;马冬冬;潘素娟;余志强;杨洪钦;彭亦如;;纳米金-羧基树枝酞菁复合物的自组装和光物理性质[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1分会:光化学[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屹;纳米金晶簇的催化活性与大小有关[N];科技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永海;Au、Ag、Pd、Cu、Ni纳米催化剂设计构筑与催化氧化还原研究[D];江苏大学;2015年

2 王阳刚;金属氧化物负载的纳米金催化剂的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凌凯;纳米金比色法测定大分子分子量[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隆异娟;基于纳米金模拟酶活性的生物分析化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5 张晶;新型纳米生物探针的构建及其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6 刘蒙蒙;金纳米颗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暗场显微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5年

7 刘英菊;新型纳米金生物传感器的研制及DNA损伤的初步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8 程晓东;单个金纳米颗粒的高分辨成像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胡蓉;基于功能核酸的纳米组装与生物传感的新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10 柴颖;基于发光功能化纳米金核酸分析探针的新型电致化学发光传感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儒超;功能化纳米粒子比色法用于放射性核素铀的快速检测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4年

2 杨霞;Pt@mSiO_2纳米模拟酶的催化性质及其在生物检测中的信号放大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3 尹芳;纳米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D];海南大学;2016年

4 王赛男;蛋白质-金纳米簇的快速合成及其在检测茶多酚上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5 范淑敏;纳米金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应用[D];郑州大学;2013年

6 王明月;表面单层组装纳米金载体催化剂合成及其催化性能调控[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丽丽;生物分子修饰的纳米金及其多维组装[D];扬州大学;2011年

8 吴晓飞;金纳米簇功能化研究及在光学传感器中的应用[D];江南大学;2015年

9 杨桂英;聚乙二醇纳米金的制备及其在丙烯酰胺检测和吸附上的应用[D];西南科技大学;2015年

10 吴爽;纳米金的合成及其在生物中的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6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596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9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