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黄曲霉毒素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免疫分析 纳米材料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剧毒性和严重的致癌性、致畸性和致突变性,摄入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农作物和食品会对人类和动物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基于十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电化学传感机理方面概述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黄曲霉毒素检测中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介绍了各类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制备方法和检测性能。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相比于传统的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微型化等优势。金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纳米材料的使用将进一步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及抗原或抗体的固定效率。超微电极技术、传感器阵列技术以及微流控技术的应用也将进一步提高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毒素检测中的性能。
【作者单位】: 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免疫分析 纳米材料
【基金】:863计划(2012AA1016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401433)
【分类号】:O657.1;TP212.3
【正文快照】: 霉菌毒素是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摄取、吸人或通过皮肤吸附霉菌毒素,可以使人或动物的机能下降、致病、甚至死亡。在400多种不同的霉菌毒素中,黄曲霉毒素(aflatoxin),尤其是黄曲霉毒素MAFB,)是毒性最强的一种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宏达,傅承光,周建科,张晓春;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痕量黄曲霉毒素[J];分析测试通报;1986年01期
2 杨貌端;;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灵敏、快速筛选法[J];中国公共卫生;1988年S1期
3 罗心元;;一种除去黄曲霉毒素B_1荧光杂质的简便方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1年01期
4 刘振伟;杜玉荣;田城;肖建光;刘浩;刘玮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子中的黄曲霉毒素[J];光谱实验室;2013年06期
5 王少敏;张u&;陈洁;毛丹;季申;;UHPLC-MS/MS测定中药材中4种黄曲霉毒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年02期
6 聂福平;易廷辉;唐柏彬;杨俊;王昱;郗存显;李贤良;王国民;;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枸杞、大青叶等中药材中6种黄曲霉毒素[J];检验检疫学刊;2014年04期
7 黄谦存,李军,张秀梅;用液相色谱法测定农产品中黄曲霉毒素的净化方法[J];检验检疫科学;2003年03期
8 谢刚;王松雪;张艳;;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粮食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J];分析化学;2013年02期
9 赵惠兰;袁国良;;黄曲霉毒素B_1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J];分析化学;1985年09期
10 张树身;;等标层析法筛选黄曲霉毒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如迪;朱玲;邹远;朱志;庄峙厦;杨朝勇;;黄曲霉毒素B1核酸适体的筛选及其可视化检测体系的建立[A];第八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喻理;基于石墨烯材料的黄曲霉毒素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608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uaxue/608743.html